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走訪大學 美國高中生「成人禮」

走訪大學 美國高中生「成人禮」

「走訪大學」,這個詞語對於很多計劃留學的中國學生而言,還很陌生,但在西方,卻是和「間隔年」(Gap Year)一樣,是學生求學生涯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可謂「成人禮」。暑期將至,本版以美國為例組織稿件介紹「走訪大學」,以幫助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了解一種不一樣的「成人禮」。——編者

暑期即將到來,美國大學校園變得熱鬧起來,成群結隊的高中生和他們的父母利用難得的「檔期」,精心安排一次特殊的學習體驗——走訪大學(Campus Tour)。

親身體驗大學的課程設計、校園文化和社區氛圍,這成為他們將來選擇大學的重要依據。而且,能到大學參觀並與招生官見面,這也是寫入未來申請簡歷上的一個「資本」,在錄取時為自己加分。其實,走訪大學,已經成為美國高中生的「成人禮」。

近日,我們全家驅車從美國愛荷華州埃姆斯市出發,行程近萬里,沿途探訪了中部、東部5個州的10所名校,希望能夠記錄下點滴心得,從而和中國學生和家長們分享走訪美國大學的經驗與技巧。

走訪一所大學分成3個部分,一般在確定要參觀的大學後,要到學校官網上註冊,按時到達學校的招生辦公室(Admission Office),簽到之後,就會收到一套印製精美的學校資料,由招生官帶入會議室,這就正式開始2—3個小時的校園參觀了。按照走訪流程,主要包括3個步驟,分別是宣講會(Information Session),共1小時;校園參觀(Campus Tour),共1小時;面試(Interview),共半小時。

第一步:宣講會

宣講會的主要目的,是簡要介紹學校的歷史、現狀和特色,讓學生和家長有整體概念,幫助學生感受這所學校的理念和風格。

每所大學的宣講會都是師生同台亮相,如同「二人轉」,由一名招生官帶著一名在校學生,從學術、社交、校友、就業、錄取、獎學金與助學金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這個安排很巧妙,表現為招生官負責介紹學校的一般概況、學業管理等「大框框」,在校學生個性化地講述自己校園生活的小故事,分享申請大學、選課、實習、出國學習的經驗和技巧。前者宏觀,後者微觀,可謂相輔相成。

有的學校還做了精彩的幻燈片(PPT)、電視片,活潑有趣,非常吸引學生。比如,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招生官提到學校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大量的學生社團之時,她身旁的在校生就分享了學生組織視頻轉播斯諾登事件的活動,讓觀眾覺得非常酷。

在西北大學,招生官和學生在介紹時,身後就播放很有衝擊力的幻燈片(PPT),還現場播放採訪優秀校友的「真人秀」,回憶學校帶給他們的幫助。無論是在校生還是校友的講述,都帶來了很接地氣的真實故事。

對於中國高中生而言,如果來美國走訪大學,建議在這部分多記筆記,以便日後寫「申請文書」(essay)時舉出實際例子,解釋自己為什麼想進入這所學校,並表達自己獨特的興趣。

在宣講會的尾聲,招生官會講述如何申請該學校以及學生需要提交的資料等。這些信息一般在學校官網上也能找到。如果之前做過功課,來美國走訪大學的中國學生和家長就千萬不要錯過向招生官提問的10分鐘時間——這個機會非常難得,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勇敢地去問。

第二步:校園參觀

這個部分應該說得上是訪問一所美國學校時最為重要的環節了。一至兩名熱情、健談的學生導遊,帶領高中生和家長們觀光學校,包括歷史景點、主要教學樓、學生宿舍、餐廳以及體育和娛樂設施等。據悉,這也是他們申請到的一份暑期小時工。他們自信且陽光的笑容,對學校了如指掌並滿懷自豪感,一邊穩健有力地向前走,一邊熱情講述自己的校園生活和有趣的小故事,而且他們願意回答參觀者的所有問題。

跟隨學生導遊的遊覽線路,參觀學生可親眼目睹學校的知名建築、教學大樓,想像自己將來在這裡上學的感覺,感受自己對學校設施、環境、伙食、住宿是否滿意。

一般來說,綜合研究型大學(University)的參觀團隊很龐大,就如同這類萬人大學的「百人大課」一樣,而「小而精」的文理學院(Libera Arts College)的參觀人數相對較少。文理學院一般一兩千人的規模,有著師生比僅為1∶7的「小班教學」,走進這裡,有種「家」的親近感。

在位於美國紐約州的瓦薩學院和美國賓州的布林莫爾學院,我們都受到了「貴賓(VIP)待遇」——兩個學生導遊帶著我們一家,在參觀過程中可隨時提問,不用擔心人群龐大以至於聽不清導遊的講解。

在美國著名女校布林莫爾學院,迪莉婭和中國留學生莉薩是我們的學生導遊,她們細心地講解學校的傳統節日之一——「燈籠節」。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大二的學生都會把象徵著智慧的燈籠,傳遞給新進校園的大一學生,表示對新生的歡迎和祝福。這一獨特的傳統,讓我們不禁想起中國「薪火相傳」的成語——知識和智慧在代代傳承中點燃。

第三步:現場面試

對於大部分美國大學來說,校園參觀中的面試不是必須的,但在行程允許、學校也提供現場面試的條件下,建議走訪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最好預定一次面試。

一般來說,面試的形式很輕鬆,就是學校安排一位招生官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招生官提出一些問題以便了解這個學生,他們也很關心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

儘管這樣的非正式面試對學生能否錄取的影響很小,但也是直接給學校招生官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機會。因此,建議走訪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將來的學校申請加分。

現場提問「全攻略」

在美國,大學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權,也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自主權——美國的大學是「申」出來的,3000多所大學「隨便挑」。

為了申請心儀的大學,很多美國學生都要提前做好功課,選定多所目標學校,特別安排時間到大學實地走訪和體驗。

對於每個學生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的——在學術、社群、喜好、氛圍等方面都與自己的個性和興趣相匹配。為此,需要提前做足功課,能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珍惜與招生官、學生導遊們面對面交流的寶貴機會。下面特別編譯了美國著名女子學院曼荷蓮學院的提問攻略,希望對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有所幫助。

提問:在任意的一個工作日,校園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攻略:儘管周末對於學生來說更加有趣,但申請者就讀大學後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工作日上。學生們會聚集在圖書館嗎?或是與教授碰頭,去附近探險?這些問題,值得了解。

提問:學校里的哪些組織或社團最活躍?

攻略:了解學校里有多少學生組織或社團很有幫助,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人氣最高並且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校生的回答可幫助申請者對這個學校的文化與價值觀形成第一印象。

提問:學生們在校園裡討論什麼?

攻略:了解學生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可以讓申請者感受學校的品位,理解這個學校的個性、特色。

提問:你現在最喜歡的課或最喜歡的教授怎麼樣?

攻略:最好走進一間教室參觀,問問在校學生的看法。雖然一所學校的大致信息有它的價值,但是真人真事才能使申請者認識學校,並留下記憶。

提問:以你現在的經驗,你會跟當年17歲的你講些什麼?

攻略:一位在校大學生的過往經驗,能很好地幫助申請者挑選適合自己的大學。申請者還可以了解到進入大一要選哪些課程,什麼時候去申請出國項目等。

提問:什麼原因讓你最終選擇了這所學校?

攻略:現任學生做決定的過程中,可能會出乎意料地誠實,申請者也可能會為他們所重視的方面感到驚訝,比如「這裡感覺像霍格沃茨(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所以我被折服了」。這個問題可以展現一所學校如何滿足學生的需求。

提問:你對來這裡上學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攻略:校園導遊對學校的細節、講解稿上的內容都了如指掌,而這一問題能讓導遊跳出這個千篇一律的模式,開啟一次嶄新的對話。申請者將了解到走訪學校提供的各種機遇、關係、體驗、挑戰和回憶等。

提問:學校的周末會是怎樣的?

攻略:這裡的派對如何?學生會組織舞會、演出、文化交流、音樂會嗎?如果申請者訪問的是一個小型學校,可問學生們如何與周圍的學生群體進行聯誼等。

提問:我還可以在校園裡干點啥?

攻略:是去教室里坐一坐嗎?去食堂吃一頓飯?在圖書館看看?去學生中心放鬆?與一兩位教授交流?這些機會能讓申請者與學生和教師互動,並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特約撰稿 薛峰 藍以青)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3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愛爾蘭國際教育戰略調整非歐盟畢業生簽證制度
教育名詞翻譯「標準版」,每個學校都需要|權威發布
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繼美國之後成為最受國際留學生青睞的國家,印度學生已棄英投華
美國文理學院VS.美國大學
新加坡超越中國,成美國商業地產最大亞洲投資者
中國超越美國 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
英國人眼中的美國最好公立大學Top5
美媒:中國或超越美國成為東亞第一大援助國
西方大國從美國口中奪食,中國漁翁得利成就一強大的工業
在美國上大學比中國容易嗎
靠賣山寨蘋果手機及配件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成「百萬富翁」
英媒:中國未來20年將輕鬆超越美國 成全球最大航空市場
澳大利亞pk掉美國加拿大,成最受有錢人歡迎國家!
美國貼吧:中國科研成就首次超過美國!老外不服氣,冠以中國抄襲
美國51區藏有大量外星人和宇宙飛船 美國與外星人早已展開合作
美國藤校:中國留學生退學率高達25%,曾經的優秀生怎麼了?學生和家長都難逃責任
日本超越美國首次成為中國人最想去的國家!
美國九大國家公園全攻略
為了多撩些中國留學生,這6所美國大學還是蠻拼的
我是中國人!澳洲留學生在美國航班上兩次救人,全部乘客為她鼓掌!
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呈現「格局化」 美洲大陸美國牽頭亞歐大陸中國領銜
在美國人眼中古代中國有多強大?美國網友的看法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