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能寫出這些曲子的音樂家


都是研究哲學禪宗的高手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點擊播放 GIF/1552K



本文首發「靠譜」公眾號,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如果問你最長的交響樂作品是什麼,或許你已經知道馬勒的D小調第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 3)。全部演奏完成約需要1小時34分鐘,僅第一樂章就歷時45分鐘,遠遠超過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全部。此外,交響曲共有6個樂章,打破了「四樂章」的常規。第一樂章作為全曲的第一段落,其餘五樂章作為第二段落。(from wiki)


但是音樂史上突發奇想的人不止馬勒一人,音樂的長度只能說沒有最長,只有更長...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史上長得出奇的古典樂作品。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


約翰·凱奇《管風琴2/ ASLSP》(1987)


John Cage: Organ2 / ASLSP


實際演奏歷時:8小時至639年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右為John Cage。左邊的胖子下文會提。


腦洞型作曲家凱奇的這部作品改編自 1985 年的《ASLSP》,這個標題意為「As SLow as Possible」,即「越慢越好」。但是究竟要多慢,他也沒說。一般的演奏在 8 至十幾小時不等。

不過,管風琴上的音可以無限保持,琴要是保養得好,也不會壞掉,理論上可以永遠演下去,子子孫孫,千秋萬代。於是在 1997 年,德國哈爾貝爾施塔特市(Halberstadt)的一群音樂家和哲學家就蠢蠢欲動了。


該市最早的一架管風琴建造於 1361 年,距 2000 年有 639 年,當然早就灰飛煙滅了。他們因此決定專門為這部作品造一架管風琴,從 2000 年開始演,演 639 年。


可是,作品最終於 2001 年 9 月開演時,琴還沒造好。因此,他們第一次把琴鍵按下去的時候,發出的是——嗯,氣流聲。


著名音樂笑星 Victor Borge 有一個段子:「這部歌劇從一個 45 分鐘長的幕間休息開始。」德國人意外地實現了段子。


20個月後,2003 年 5 月,第一個音才響起。


……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不過凱奇專家羅布·哈斯金斯在《凱奇評傳》一書中對此頗不滿意。因為,凱奇雖然寫過許多奇葩的演奏指示,他始終「認為自己創作的音樂是要在真實的時間中進行演奏的」。


並且,凱奇總是渴望「他的音樂在社會中發揮真實的作用」。因此,他的音樂作品,無論有多麼奇怪,都希望在演出現場給演奏者、對觀眾造成前所未有的特別體驗。也正因此,他才會想到認真地把下面這個作品付諸實踐。

------------------------------------------------------


埃里克·薩蒂《煩惱》(1893)


Erik Satie: Vexations


實際演奏歷時:9至18小時不等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薩蒂(1866 - 1925)也是個橫空出世的怪才,但是在人生末期、整個音樂界開始變怪時,他才引起注意。他的樂譜中充斥著比約翰·凱奇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描述和演奏指示,這首《煩惱》就是其中之一。


樂譜只有 1 頁,共 3 行,旋律非常怪異,介於有調性和無調性之間,方向很不明確,速度為「很慢」。一遍演下來不過兩三分鐘,但作曲家要求重複 840 遍……


因此作曲家建議說:「我建議演奏者事先以冥想的姿勢,在最深的靜默中,做好準備。」


這樣的曲子,大家只當薩蒂又在搞怪而已。但約翰·凱奇當真了。

1963 年 9 月 9 日,他糾集一幫哥們兒,在紐約曼哈頓的 Pocket Theatre 搞了一場馬拉松音樂會,把這曲子完整地演了一遍。凱奇把票價定為 5 美元,聽眾每堅持 20 分鐘可以拿回 5 美分,入場和離開時都要打卡。「這樣,人們就會知道,你消費越多的藝術,花的錢就越少。」結果,凱奇低估了演出的長度,最終耗時超過 18 小時。好在就算堅持到底也只能拿回 2.70 美元,沒有虧本。


那現場又發生了什麼呢?


凱奇觀察到,「連續不斷的演奏為藝術體驗創造了新的空間,沒有目標的懶散演奏改變了演奏者和觀眾,也讓他們都平靜下來,營造出了不同的關注模式——既非清醒也非休憩,或者是接近於體驗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的平常節奏。」(哈斯金斯《凱奇評傳》)


接近日常生活的結果就是,其中一位演奏者、身兼《紐約時報》本場演出樂評人的 Howard Klein 在凌晨 4 點睡著了。


結束時,現場有 6 位觀眾。其中一位喊道:「再來一遍!」


真正從頭到尾看完演出的只有 1 人,另 5 人不是遲到就是中間離開過。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視頻:單人不間斷完整演奏《煩惱》——的節選,雖然速度不是「很慢」。


總長 9.41 小時,感興趣的可以自行 youtube。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


莫頓·費爾德曼


Morton Feldman


後期作品越來越長,動輒數小時


有一些作曲家習慣創作漫長無邊的作品。凱奇圈子裡的另一個神人莫頓·費爾德曼(1926 - 1987)就是其中一位。他和凱奇有一個共識:「貝多芬錯了。」指的是,貝多芬把音樂敘事變成指向某個明確結尾的過程,之前一切的意義都是為這個結尾做準備,從而忽略了「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聲音的獨立意義。


另一方面,費爾德曼也不贊同凱奇把一切有聲、無聲都納入音樂範疇。在《藝術的焦慮》一文中,費爾德曼認為,凱奇所謂「一切都是音樂」跌入了教條的陷阱:

正如在一種精確的、需要選擇的藝術中有一種被暗示的決定,在允許一切都成為藝術時,有一種同樣被暗示的決定。


有一個禪宗謎題回答了它自身的問題。問:「狗有佛性嗎?」「回答有或沒有,你都失去了自己的佛性。」……作為禪宗的高徒,凱奇竟迷失了這一微妙之處。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同一篇文章里,費爾德曼論述了自己的音樂觀:


我關心的是音樂中所有聽覺維度都被清除的條件。這是什麼意思呢?聽覺層面的清除並不意味著音樂應該變得聽不到……舒伯特的《F小調幻想曲》跳入腦海。此曲中,旋律的重量是這樣的:你無法定位它在哪裡,或者它正在從哪裡來。


因此:


在我自己的音樂里,我是如此專註於每一個聲音的消逝……一個聲音的擊響並不是它的性格。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是擊響而不是聲音。然而,消逝——這一逐漸離去的風景——它才表現出聲音存在於我們聽覺中的地方:離我們而去,而不是朝我們而來。


費爾德曼的音樂的確如此:通常通篇是極弱的力度,隔幾秒鐘演奏一個和弦或者一個音型,音高、節奏、方向全無規律可循,有的只是「此時此刻」的聲音以及每個音清清楚楚的消逝。


一花一世界,需要極其認真的聆聽、全身心的「浸入」方能品味。

本段標題中之所以沒寫費爾德曼具體哪部作品非常長,是因為他的後期作品越來越長,動轍數小時。如 1983 年的《第二弦樂四重奏》長達 6 小時,不間斷演奏。1984年的《為菲利普·加斯頓而作》(For Philip Guston)需要4個多小時。數小時沉浸在介於「有」和「無」之間的聲音環境之中,彷彿身處一個臨界空間


費爾德曼(左)和凱奇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


凱霍斯魯·索拉布吉


Kaikhosru Sorabji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英籍波斯裔作曲家凱霍斯魯·索拉布吉(1892-1988)是 20 世紀最多產的鋼琴作曲家之一,但幾乎沒有鋼琴家把他的作品納入演奏曲目,因為他的曲子雖然聽起來正常——有旋律、有節奏、有織體、有方向、甚至有主題和發展,也不是「複雜派」作曲家布萊恩·費尼霍夫(Brian Ferneyhough)那樣滿篇都是沒法演奏的東西——它是既難,又長。

難的比如《100首超級技巧練習曲》,沿襲肖邦、李斯特的音樂會練習曲傳統,但其節奏和織體的複雜令人望而生畏,迄今尚未有完整的錄音。(鋼琴家 Fredrik Ullén 已在 BIS 錄製了前 71 首,共 4 CD。)


長的就太多了,所以也不必列出具體哪部。比如 100 首練習曲的第 100 首——一首五個主題的賦格,就長達 40 分鐘。練習曲哎!


索拉布吉離群索居。所以,雖然活在 20 世紀,他的生平充滿未解之謎。正如他自己所說:「關於我出生的日期和地點,各種辭書無一例外地寫錯了。」但他就是不告訴你。


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他寫過什麼吧。


上述幾部僅有《鋼琴作品》有人演,我尚未聽過全曲,只能先拿 123 分鐘長的《第四鋼琴奏鳴曲》過過癮。


Opus Clavicembalisticum 第一部分的引子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索拉布吉的樂隊作品也十分龐大,關於十五世紀波斯詩人、神秘主義者賈米(Nur ad-DīnAbd ar-Rahmān Jāmī)的《「賈米」交響曲》動用 6 管樂隊、7 聲部合唱,長達 280 分鐘。當然也沒有人演過。


也許他對音樂、對藝術抱有一種中世紀式的信念,愛用拉丁語,也彷彿要動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來稱頌什麼。這只是我的猜測。他著述頗多,但我尚未讀到。不過,在能夠找到的諸多語錄式文字中,能夠看出索拉布吉並不太好相處。


例如《鋼琴作品》的封面上,他註明:「未經作曲家許可,禁止演奏本作品。」題獻更是寫得彷彿要反社會: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上面這句比較拗口,不太好翻譯,大意就是「致我的兩個朋友,也致那極少數人,你們的榮耀是在多數人的詛咒中受到祝福和認可的,那些傻逼的頌揚就是永恆的劫難」。


他自己有一句簡單些的:


「致那些可能有關的人——如果有的話——以及其他除了自己的事情以外任何人的事情都要管的人。」


(To those whom it may concern, if any, and others who mind anybody』s business but their own.)


倒是很優雅的英語呢。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不好相處的面相……


------------------------------------------------------


吉尼斯世界紀錄作品


相比之下,一些號稱登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作品也就顯得完全處在人力所及範圍之內了。


例如哈弗加爾·布萊恩(1876 - 1972)的《第一「歌德」交響曲》(Havergal Brian : Symphony No. 1 「Gothic」),2小時長,需要 8 管編製的樂隊、2 個雙混聲合唱、1 個童聲合唱、4 個獨唱、4 組後台樂隊,排練的時候指揮需要擴音器喊話。2013 年逍遙音樂節上演此曲,也經過了數個月的準備。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1966年,布萊恩90歲,才迎來此曲第一次專業公演。圖為指揮鮑爾特拿擴音器喊話。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2011年逍遙音樂節上演布萊恩《「歌德」交響曲》的陣容,共計2個樂隊,9個合唱團。


當然,我們不能忘了歌劇和其他劇作。不過,音樂在其中佔多重要的地位值得細辨。


《吉尼斯世界紀錄》所列的「常演的歌劇中最長的」是瓦格納的《紐倫堡名歌手》(5小時15分鐘)。


菲利普·格拉斯《海灘上的愛因斯坦》的導演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有一部名為《約瑟夫·斯大林的生平與時代》長達12小時


施托克豪森的七聯劇《光》(Licht)尚未完整演過,音樂總長為29 小時

史上最長的古典樂作品,聽眾的內心是絕望的



這麼長的作品,你真的會去聽嗎?


文 楊寧 Jonathan McAloon


譯 陳思圓編輯 _ Lee 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新媒體旗下分類媒體「靠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 的精彩文章:

帕格尼尼小提琴簡史,名琴的後半生只有漂泊
拿了戛納70周年大獎的妮可基德曼,原來還出過唱片

TAG:靠譜 |

您可能感興趣

感受古典音樂的獨特魅力,聆聽6首來自古典音樂大師的經典作品
古典健體最喜歡的選手之一,被稱為「回歸古典的過渡人」
空前絕後的古典史詩:古典音樂的三巨頭
他的作品,與其說是與古典的決裂,不如說是對古典精神的當下復活!
欣賞古典陶瓷作品,經過細心呵護,威風凜然,並保留著原始的色彩
很古典很唯美的一首中國風歌曲,可惜聽過它的人太少了
鏡頭下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我們在街頭感受到的歐洲古典文化魅力
喜歡古典傢具的人內心都有一個文化情結
最美的古典音樂故事,給孩子的視聽盛宴,大人也愛聽
古典傢具中的藤屜,軟和硬的較量
油畫還是攝影?讓人靜心的古典之美
古典與現代的碰撞,別樣的典雅奢華之作
古典的油畫,遙遠的神性
最美的古典情詩,念給你聽可好?
古典人體,探索內心的感受
娛樂圈最可惜的女明星,長相古典氣質優雅,從藝多年一直默默無聞
很多古典詩歌,結句畫龍點睛,讓詩的境界全出
從這些古典詩詞里找到人生的哲理,看透生活的真相
這是最純正的中國古典詩詞,我們一看就懂,外國人學習了也未必懂
自己這幅最具古典精神的素描,竟然讓達芬奇覺得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