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是我在3月初的時候找充電器,無意間從大箱子里翻出來的。幾年前就聽表姐說過,學生送她這套書,原來被她壓箱底了,最後還便宜了我。《明朝那些事兒》,網上查到有的版本有七部,有的有九部,我看完第四部才知道我手上的是沒有完結的。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喜歡電子版的,因為看起來眼睛會特別累,最重要的是翻閱不方便。我在看書的時候不喜歡停頓,但是如果遇到打動我的地方,要做筆記,那麼電子書就不能隨時給我做記號這個方便了。所以,要多留心誰有剩下的幾部,求借呀!
看了四部,歷時三個多月,時間不得不說有些長久。不過中途,學生樂樂送了我三本動物大王沈先生的作品,我就把《明朝》暫且放一邊了。第一部應該是在一個陰雨連綿,沒有課的日子開始讀的。那一天,我的工作筆記本不知抽什麼風,一直開不了機,在我強制開機關機幾次後,索性把教案什麼都放下不幹了,只能魏先生下班回來幫我解決。於是,我就開始躺在床上,和我的朱爺爺穿越明朝。看著朱爺爺從一個放牛娃,當成了和尚,在鄱陽湖打敗了陳友諒,當上了皇帝,大開殺戒……我記得,朱爺爺的一生,我是一天就跟著他走完的,中間還小憩了一會。
接著第二部,耗時最長,看完前面幾十頁關於「小呆瓜」朱允炆的,我沒有追看把趕他下台的朱棣叔叔了。後來隔了好一段時間,才想起這位大叔,不得不說,電視劇如果改編太多,是會害了我這些「天真無知」的小朋友的。從來還不知道朱棣叔叔在治國和打仗方面還是奇才呢,這樣的明君和奇將可以來一打。第二部我還有個伊斯蘭教徒鄭和哥哥是特別佩服的,好傢夥,為了實現去麥加朝聖的願望,浩浩蕩蕩的,七下西洋,為我國的航海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實在是佩服佩服!
第三部,是休息日舒舒坦坦攤在家裡一口氣看完的,這一口氣真的是太氣了,氣到吃不下飯呀,咱朱棣叔叔創造了一個輝煌無比的大明皇朝,到第三部竟然被王振等一群死太監搞得烏煙瘴氣,荒唐至極!(其實,是懶,不想中途打斷去弄吃的,才沒正經地吃午飯,這算不算「廢寢忘食」呢?)從前,提前于謙,原諒我孤陋寡聞,只知道他的一首古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如果早讀關於他的歷史,知道他的英雄事迹,說不定去年去杭州的時候,有機會去祭拜一下這位傳奇的英雄人物了。所以說,我還是愛財呀,祭拜的是偶像萬三各。有時候詩詞質好的話,一篇就可以流芳千古,就好像張若虛,提到他,不能不提他的《春江花雨夜》。讀完第三部,深感《石灰吟》就是於大哥這一生的真實寫照。一個網無法紀、妖孽橫生、內憂外患的王朝,硬生生的,就是被於大哥挽救了。膜拜他,在危難之際,勇敢得站出來,力挽狂瀾,保衛明朝的半壁江山,拯救無數百姓的姓名;膜拜他,身居高位,卻正直清廉,堅守自己的節操。于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
第四部,讀起來也是神速的,端午回來,漫長的火車旅途,全靠第四部陪伴。看到第四部,明朝歷史上坐龍椅的已經不少了,我覺得我的記性不好,如果皇帝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現在問起我哪個皇帝的事情,我都會張冠李戴。還好明代歷史三百年中最鬧騰的傢伙——朱厚照,被我記住了。哈哈,聽說這位仁兄,在清朝的歷史上有記載,如果有哪位皇子不認真讀書,師傅肯定大聲喝道:「臭小子,你想學朱厚照嗎?」實在厲害,所以做人就是要這樣的,沒有點特別的地方,芸芸眾生,誰記得你是阿貓阿狗啊?朱厚照同志,在位期間,玩出了新花樣,玩出了新高度,最後被自己玩死了,歷史也是對此難以忘懷呀!廢話不多說,第四部最傳奇的人物終於登場了,他就是咱們的王守仁大哥。提到王守仁,我一個不合格的文科生,就只記得當年歷史書上「程朱理學」後面發展心學的他了,還好「亡羊補牢」,有這樣的契機了解到他豐富多彩的一生。王守仁的而立之前,我讀起來真真是饒有趣味。他格物致知,對著竹子格來格去,新婚之夜不見新郎,去寺廟詢問解惑,一句話就把人家高僧問到收拾包袱回家看老娘了。挺有趣的一個人,悟道後又多次拯救大明王朝,化腐朽為神奇。
作者當年明月,我十分欣賞他的文筆,感謝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繹了這樣的一段歷史,用幽默的妙筆帶給我快樂。《明朝》是一部史書,然而卻像一部漫畫一樣讓我多次發笑,這很難得。下面我選取了作者的某些片段:
1.於是他創造性(自認為)的想出了一個主意:把船隻用鐵索連起來!(眼熟吧)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庵的關係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並沒有送他一本。
2.朱文正和朱元璋的見面很有戲劇性,看到朱元璋時,朱文正就懵了。朱元璋卻一點也不懵,他充分表現了自己質樸的本性,沒有講諸如今天天氣很好啊,你好象長胖了之類的寒暄話,一點也不玩虛的,直接用鞭子去抽朱文正,一邊打還一邊說:小子,你想幹什麼!
3.而京城的朱允炆應該也從此戰中獲得了不少教訓和經驗,在我看來,至少有三條:1.李景隆確實是軍事蠢材,應該像扔垃圾一樣扔掉。2.環境保護是個大問題,應該多搞點綠化,防止大風揚沙天氣的蔓延。3.旗杆應該換成鐵制,不可偷工減料。
4.當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兩張鐵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別是第一版「開國輔運」,因為據有關部門統計,拿到這張鐵券的人80%以上都會由朱元璋同志額外附送一張陰曹地府的觀光遊覽券。
此外還附有特別說明:單程票,適用於全家老小,可反覆使用多次,不限人數。
5.錦衣衛詔獄是一所歷史悠久,知名度極高的監獄,級別低者是與之無緣的(後期開始降低標準,什麼人都關),能進去人的不是窮凶極惡就是達官顯貴。所謂身不能至,心嚮往之,有些普通犯人對這所籠罩神秘色彩的監獄也有著好奇心,這種心理也可以理解,從古至今,蹲監獄一直都是吹牛的資本,如「兄弟我當年在裡面的時候」,說出來十分威風。
此外,蹲出名的人也絕不在少數。反正在哪裡都是坐牢,找個知名度昀高的監獄蹲著,將來出來後還可以吹牛「兄弟我當年蹲詔獄的時候」,應該也能嚇住不少同道中人。
這樣看來,蹲監獄也算是出名的一條捷徑。
6. 吳瑾攤開紙筆準備寫上奏,卻遲遲不動手,只是眼巴巴地看著孫鏜,原因很簡單——他認字不多,寫不出來。
孫鏜被他盯得渾身不自在,禁不住吼道:「你看我做甚?我要是寫得出來,還用得著干武將這行?」
於是,這兩個職業文盲圍著那張白紙抓耳撓腮,上蹦下跳,卻無從下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情急之下,他們也顧不得什麼文書格式,問安禮儀,便大筆一揮,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短的一篇奏摺,只有六個大字:
曹欽反!曹欽反!
這二位也是真沒辦法了,如此看來,普及義務教育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7.下面我們開始介紹參加武林大會的各大門派(排名不分先後)。
春派全稱:春藥研究派。
掌門:梁芳。
門下弟子構成:術士、番僧。
獨門絕技:化學物品研究(春藥,現俗稱偉哥)、生理衛生知識研究。
仙派全稱:修道成仙派。
掌門:李孜省。
門下弟子構成:和尚、道士。
獨門絕技:煉丹(屬化學門類)、修道。
監派全稱:內監宦官派。
掌門:汪直、尚銘。
門下弟子構成:太監。
獨門絕技:地下工作(特務)、打小報告。
後派全稱:後宮老婆派。
掌門:萬貴妃。
門下弟子構成:宮女、太監、外戚。
獨門絕技:一哭二鬧三上吊(此絕技經過長期演變,現已普及使用)。
8.於是老光棍們的幸福時光到了,原本找不到老婆,一下子成了緊俏產品,很快被搶光,有一些有老婆的也被搶了,不過這個問題不大,當年娶兩個老婆也是國家允許的。
而那些平日就出名的風流才子此刻就麻煩了,由於聲名在外,立刻成為了多家搶奪的對象,據說有一位姓金的秀才被三家同時拉住,最後被人多勢眾的一家搶了回去,他本人倒有幾分骨氣,趁人不備就爬牆逃走,可剛落地沒多久,就又被另一家搶了回去。
相信對於這一景象,很多男同志都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不過請諸位節哀,在今天這一幕是絕對不會出現的,最新數據顯示,男女比例已經達到117:100,按照這個比例,一百多人中就有十七位先生是註定要將光棍進行到底了。
據說這個比例還要進一步拉大,相信在不久之後的將來,娶到老婆的仁兄們就可以自豪地拍拍胸脯,喊一聲老天保佑,阿彌陀佛了。
最後還要告誡大家,這種上街搶人的方式如果用在現代,那是未必能夠行得通的,因為在今天的街頭,憑外表相貌搶人,只能保證你搶到的是人,卻不一定是個男人。如果你運氣好,沒準還能搶到幾個超女。
……
……
書中筆鋒活潑幽默的句子,比比皆是,不過在第三部有一個片段,我還心有疑惑,當石亨和徐有貞造反,要重立朱祁鎮為王里描寫到「星密月明的夜空」,前面也出現「繁星點綴」「皎潔的月光」的明確字眼。我的職業病又犯了,小學的修改病句,凡是出現「皎潔的、繁星」都是錯的,曹操也有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看來還要多抬頭看看天空,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是作者不小心筆誤了,可能也就是我理解錯了,古人干大事之前喜歡研究天象,一顆星墜落了,一顆星要比原來閃爍,那都是有預兆的。一個偉人的誕生,一般天降吉星,或者他爹娘什麼的會做什麼奇怪的夢……所以,也許作者的本意是為下文朱祁鎮奪回王位做鋪墊。
以上就是讀《明朝》的胡說八道,應該沒有雷同吧?夜又要深了,期待遇見更多類似的好書。
晚安,好夢!


TAG:合歡樹下睡著的豬 |
※《明朝那些事兒》
※「清明」那些事兒
※漢朝那些事兒
※圓明園裡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 讀後
※江晚淺析 明朝那些事兒
※從《綉春刀》看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兒·空林琴館
※《明朝那些事兒》漏掉的「小事」,卻不動聲色見證明朝輝煌
※家長讀書會邀請|那些不是事兒的事兒——共讀《明朝那些事兒》
※領你讀《明朝那些事兒》︱有些事兒總是讓人惦記
※書推《明朝那些事兒》
※還是那些事兒
※我眼中的《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之絕頂的官僚
※明朝那些事兒……這回說瓷器
※《明朝那些事兒》哪些地方不符合史實?
※哼唧那些事兒
※我從《明朝那些事兒》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