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專權危害極大,但為何皇帝都重蹈覆轍?仇士良一番話道破天機
有人說,唐朝並非亡於藩鎮割據,而是亡於宦官專權干政。唐朝宦官勢力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可把將相和皇帝玩弄於鼓掌之間,真正是「手握王爵,口含天憲」。從唐穆宗以後直至唐朝結束,8個皇帝當中,有7個都是由宦官擁立為王的。
可想而知,連天子都要受制於宦官,那麼唐朝宦官專權和干政,為什麼會如此嚴重呢?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的一個必然現象。在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皇帝個人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但皇帝又無法統治和管理整個龐大的官僚機器和日益繁雜的各種政務,無論是依靠朝中大臣還是宗室外戚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而相對來說,只有宦官最容易控制,且本身不構成對皇權的威脅。這就是歷朝歷代的皇帝心中清楚宦官專權干政的危害,但卻照樣寵幸不衰的根本原因。曾侍奉過6個皇帝的大宦官仇士良,在告老懷鄉時,曾直言不諱地向同僚傳授了伺候皇上的秘密和訣竅。
這個秘訣最關鍵的就是「不可以讓皇上閑著」。仇士良說:「皇上閑著就會看書,接見大臣,就會採納他們的意見,智深而慮遠。如果這樣,我們這些人的恩寵就會薄了,權力也會削減。你們今後要想盡辦法弄錢財,蓄養獵鷹好馬,每天讓皇上沉溺於聲色犬馬,使他高高興興而不想閑著。這樣的話,他必然會排斥儒學之士,不想關心政事,凡事都聽我們的,這樣,我們的恩寵和權力就能長久了。」
仇士良的這一番話,道出了唐代宦官專權干政的訣竅和經驗。的確,皇帝的荒淫腐敗和政治黑暗,導致了宦官勢力的膨脹。而在宦官的推波助瀾下,又加速了皇帝的腐敗和政治黑暗。
除此之外,中唐以後外戚勢力的衰弱也是宦官勢力得以膨脹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加上皇子們覬覦帝位,與宦官往來密切,不免會加重宦官的權勢。因為宦官具有接近皇帝、往來引導、開關官門、隨從侍衛的便利,皇子們若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要取得宦官的支持,才能助其成就大業。
中唐時期的高力士、程元振、李輔國等都是因此而受到恩寵的。但不管怎麼說,唐朝宦官專權干政都是空前劇烈的,歸根結底,它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一個不治之症。


※唐太宗嫁文成公主時出的這兩道難題,你或許都解答不出來!
※明代有一皇陵呈七星冢狀,內埋上萬工匠屍骨,幾百年來無人敢盜
※太子死後,扁鵲用針刺活了他,古代的針灸之術真有那麼神奇?
※明定陵中並無寶物,但萬曆皇帝開棺後,考古學家卻激動得說不出話
※這位皇位長得奇醜無比,與醫生通姦,還發明一種黑車專運美男進宮
TAG:七里河山 |
※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東漢為何這麼嚴重?
※古代皇帝都是如何防止外戚專權的?秦始皇最不容易,漢武帝最簡單
※一個管馬廄的憑什麼讓皇帝忌憚,還逆襲成唐朝第一位專權宦官?
※唐朝這次堅決的滅宦行動因何失敗?若成功了能否消除宦官專權?
※太監專權亂政,危害朝廷
※為何元朝沒太監專權?只因皇帝身邊有個人,勢力強大,太監沒機會
※明朝第一個權閹,「土木之變」的禍首,王振為什麼能夠專權?
※漢武帝去世前,為何還下令殺掉他最疼愛的衛子夫,只因外戚專權?
※清朝為何沒有產生權臣,又是如何避免官員專權的?
※後唐皇帝為什麼要刺死皇后?專權?還是攝政?|知言歷史
※宦官專權為何屢禁不止?只因其權力是皇權的一部分
※宰相為唐代宗除去專權太監魚朝恩,為何後來被皇帝賜死?
※明朝第一個權閹,王振為什麼能夠專權?
※漢朝被廢或是被殺的皇帝為何那麼多?並非外戚、宦官專權那麼簡單
※如何看待明朝的宦官專權與儒家士大夫的鬥爭?為什麼文官集團在黨爭中屢遭挫折
※清朝統治者採取了哪些措施避免宦官專權?效果如何?
※太監魚朝恩專權亂政,曾派人挖郭子儀的祖墳,最後如何被殺?
※漢朝軼事:劉邦知道專權,臨死之前為什麼不殺呂后?
※太監的形象都是什麼?專權亂政?細看之後發現,也不全是
※如果沒有魏忠賢專權,會加速明朝的滅亡,這種說法有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