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性情中人李可染:山水大家的牧牛情調

性情中人李可染:山水大家的牧牛情調

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的牧牛圖經過了從忠實於形象的真實到不拘於形似的過程,不斷地提煉概括,簡化不必要的細節。他晚年的山水製作過程看似複雜,但呈現出的效果卻非常簡約,這無疑是他平時不斷練習書法與畫牛的結果。

李可染作品

牛,是人類最重要的動物朋友之一,從遠古一路走來,早在商周時期,青銅器上便出現了以牛為原型的大量饕餮紋飾;從滄源岩畫中的牽牛圖到嘉峪關畫像石上的耕牛圖;從唐代韓滉存世作品《五牛圖》到南宋閻次平《四季牧放圖》……這些古代作品表現了畫家對身邊生活敏銳細緻的觀察和對於牛的盎然興趣。

李可染作品

元、明、清文人畫家筆下也有牛的形象,但鮮有專擅畫牛的名家。直至近世,牛馬等動物形象再度進入畫家的視野,徐悲鴻、劉海粟、潘天壽、黃胄等人均有畫牛的作品,獨以李可染作品居多,成為他藝術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畫牛始於上世紀40年代初,那時他住在重慶金剛坡一家農舍里,夜深人靜時常聽到對面牛棚里老水牛吃草的聲音。那是房東的牛,每天由一個幾歲的孩子放牧。他由牛想到了人生和人生的意義,想起魯迅的話:「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於是他開始細心地觀察水牛,發現南方的水牛比北方的老黃牛骨骼體態富於變化,宜於用水墨畫來表現,而水牛的溫順、勤勞也正和他所追求的做人品格相一致。於是他萌生了畫牛的想法,並藉以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李可染對牧牛系列作品賦予濃郁的詩意,寄以樸厚的深情。

李可染作品

如果說李可染早期的牧牛圖作品中袒露給觀眾的是個性情中人,是一個詼諧幽默、保有童心的藝術家,那麼在李可染主攻山水畫之後,我們看到他重在追求崇高嚴肅的東西,他性格中的天真需要有一個適當的渠道來表達發泄,牧童和牛就成了很好的對象和載體。雄偉的山水是他對精神的不斷升華,牧童與牛使他的靈魂不斷凈化。在「峰高無坦途」的山水畫革新路上,不時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僅是很好的勞逸搭配,也恰好反映出李可染生命情調的兩個側面。

李可染作品

牧童與牛這一題材是李可染在人到中年後很重要的感情寄託,同時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利用它不斷試驗一些新奇的章法和筆墨。他在牧牛圖中的筆墨是最大膽、最豪放、最無所顧忌的,章法結構也最新奇。因為畫牧牛圖的時候,他的心情最放鬆、最無負擔,所以他往往能畫得隨心所欲。因此,李可染的一些筆精墨妙之作,常常出現在牧牛圖系列之中。

李可染作品

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認為,作為一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在山水畫創作之餘進行牧牛圖的創作,不僅緣於心中的情結,其牧牛圖創作也對其山水畫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李可染的牧牛圖經過了從忠實於形象的真實到不拘於形似的過程,不斷地提煉概括,簡化不必要的細節。

圖文 | 源於網路

編輯 | 漁公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朱屺瞻畫山水,用筆淋漓酣暢,難得一見!
天下第一大補是睡覺,告訴你怎麼睡最補
日有所得——陳永鏘2016的365天·作品巡展即將在江門開幕!
楊培江——魔幻絢麗的色彩變化,給人愉悅的視覺感受!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魂與膽——李可染的山水深情
山水情
山水畫名家吳大愷:雪景山水畫中的禪意與鄉情
山水意境的新中式設計中感受藝術家的性情!
【山水悠遊】寧武情人谷
山水畫作家宋唐——風景感悟情懷 山水品位人生
你以為的人生贏家唐伯虎,其實是個縱情山水的悲催人
山水畫中的人物
古琴水墨動畫《山水情》,敘述動情師生之情!
家中的山水自然
王維寶的山水情境
李可染的綠色山水,讓人心曠神怡!
神女峰,有性格的風景,山水也有情,好像曾經的情人
為什麼說: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有情富貴來
濃髯大漢的細膩山水情懷,記當代實力派畫家鞠占圃
我心中的山水
李可染、徐悲鴻、吳冠中三位大師筆下的灕江山水,美醉了!
真情內蘊,大美不言——看夏野的西部山水畫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睹青花山水中的真性情!
林豐俗山水世界中的田園與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