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戒色者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排解——戒言

戒色者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排解——戒言

以前在「邪淫與人際關係」篇章中提過一個觀點,假如現在你正私下裡看黃、手淫,這時候父母突然敲門了,或者給你來了一個電話,把你的「好事」給打斷了,你會不會毫不耐煩的朝他們發脾氣?

當然,父母可能並不知道剛剛你這邊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得到的反饋只是,你現在可能心情不好,或者在忙什麼重要的事情哈。

最近有個年輕的戒友和我說,他的媽媽夏天在家經常穿著比較隨意,對他也不避諱,甚至會當著他的面換衣服等。這些讓他覺得挺苦惱,有時會造成慾望干擾,但他不知道該怎麼排解,覺得可能涉及到一些倫理問題,所以也不知道怎麼和媽媽溝通,只能找我給點意見。

我簡單從幾個方面給他疏導了一下。首先,我問了他一些問題:父母和子女的本質關係是什麼?或者你可以這麼想,你是怎麼來的?

生理答案就是,你是由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結合發育而來的。所以從本質上來看?你是由父母的細胞組合發育而來的,如果把父母看成是一個整體角色,那麼你和這個整體就是同一個人,或者說你是由父親的一半和母親的一半組成的!

為什麼告訴他這些?我們可以先跳出倫理道德的框架,單純從微觀方面來講,其實子女本身就是父母的延續,是父母的細胞分裂而來的。所以,你在看待父母的時候從生理角度而言其實那就是你自己!

正常人看待自己的身體時會有生理反應嗎?當然不會!同性戀也不會。所以,只要看待父母像看待自己一樣自然,思想就不會很糾結了。

下一個問題,覺得涉及到倫理道德因素不好意思和父母溝通?那你可以再換個角度思考。你是由父母各自一半組成的吧?所以對於看待媽媽身體時的你本質上是不是也就等於你爸媽的一半?

這樣以來,你媽媽的一半看待自己的身體並不違背倫理道德吧?同樣的,你爸爸的一半看待你媽媽的身體也不違背倫理道德吧?因為他們本就是夫妻。所以,對於這個共同組合中的你在看待這個問題時也不要受限於倫理方面的困擾。

本身你的媽媽在你面前不加避諱就是因為她知道你是親兒子,所以不會多想,而且也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有違倫理道德之類的。所以你在思想方面完全也可以表現的自然些,不要把問題嚴重化,可以簡單和媽媽溝通一下,甚至是開玩笑的說句,我都這麼大了,您在兒子面前也不注意一下形象之類的,她會理解你的。

下面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些父母與子女之間矛盾發生的內在原因。網上有句話,什麼地方的子女最孝順?朋友圈裡的子女最孝順。說的是很多子女一到了各種節日就在朋友圈、微博等發表或轉載各種對父母感恩的內容。可現實中呢?很多父母壓根看不到這些,甚至有的子女都不會主動給父母打個電話。

本身說朋友圈裡的子女最孝順是一種嘲諷的話語,可這在我看來卻不太認同。我個人覺得,子女們能在朋友圈為父母轉條說說那也說明大家是心存感恩的,不應該被諷刺、打壓。原因可能只是大家不擅長直接表達而已,這並不能說明子女們做錯了什麼。

就像是人們對於越熟悉、越親近的人會不加遮掩、暴露情緒一樣,我們對於感情越深的至親也會覺得難以表達或者沒有必要表達感情。內在原因是什麼?我們的內在意識會覺得,對方肯定是可以懂我的,理解我的,所以我根本沒有必要和其交流感情。談感情反而顯得太見外了?

但實際上,由於兩代人所接觸到的社會信息、經驗,甚至價值觀都不同,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很難做到相互理解,所以矛盾是難免的。例如父母總會覺得,我是為你好,甚至兩代人之間在大小問題上都相互欺瞞,各種所謂善意的謊言。

前面也說過,其實表達方式的不同更多的並不是子女不懂感恩,而只是自己習慣性的不擅長表達。這可能和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例如那些相對融洽的家庭,父母對孩子從小像朋友一樣,可以無話不談,那在表達方面就不會很拘謹。但如果兩代人之間從小長幼分明,不善交心,那可能就慢慢的演化成了相互之間較為沉默的愛。

比如,父母打電話來問你吃飯了沒有,工作如何?很多朋友即使沒吃飯也會說吃了,即使工作不順也會同父母說一切安好。一方面是不想讓他們擔心,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避開父母的追問,給自己減少一些精神上的煩惱。

這類做法看似是一種善意的謊言,但可能這種善意的效果並不一定好。謊言就是欺騙,本質上就是交流的雙方存在觀點上的分歧,哪怕是善意的分歧,長此以往也容易積累成較大的認知偏離。善意都是相對於主動方而言的,被動方可不這麼認為,例如慢慢的父母可能覺得你在外面混的非常不錯,但實際上你還在不停地找工作。等到露餡的時候,就可能會爆發更大的矛盾。

父母需要的可能只是想同子女取得一些生活上的聯繫,他們也想減少代溝,你越是避開交流,雙方的代溝隨時間就會越拉越大。對於父母來說,哪怕是擔心,也是一種情感的互動,自己有煩惱、困難有時也不妨和父母如實反映一下。不要怕他們擔心,擔心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生於憂患。然後再把自己為什麼會遇到這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都簡單分享一下,大家在情緒方面能夠同甘共苦。

下次再遇到父母問你吃飯了沒有之類的問題?吃了就是吃了,沒吃也可以說沒吃啊,甚至可以和父母說說為什麼還沒吃,是由於什麼原因,忙什麼了,他們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就完成了一次簡短的情感互動。

以後和父母發生矛盾時,不要忘了自己本質上和父母是同一個人,幹嘛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歡迎關注戒色俱樂部:jiesej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戒色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邪淫者浮躁時的小動作問題
戒色後精神狀態變化規律
通過失戀的戒斷反應來說戒色

TAG:戒色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之間的矛盾應該讓孩子知道嗎?
孩子如何介入父母的矛盾
如何理解封建制度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聰明的父母如何化解孩子的情緒
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長平之戰前趙括父母心理解析
黃聖依與兒子互懟揭短,童言無忌暴露父母情感狀態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父母該如何訓練寶寶排便
謝霆鋒現身節目 坦言非常支持父母離婚
父母遠赴海外探望兒子,卻被他連捅數刀,母親身亡,父親險喪命!
糖寶-父母之心,之愛,之痛
與父母的戰爭
她是瓊瑤的御用導演,插足別人婚姻,原配之子卻為她要求父母離婚!
重病父母放棄治療是兒女的不孝么
她因嫌太吵勸父母離婚,造成母親終生遺憾,氣質出塵美過孫儷!
養蛙,讓我明白父母之不易
愛之深恨之切,盤點動漫里親手了結了自己父母的角色
華裔男對父母痛下殺手 父母專程來安慰失戀的他
網友讓父母幫忙照顧金毛,不久母親傳小道消息:父親想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