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碎片化閱讀讓我們越來越迷茫,紫檀知識剝繭抽絲——什麼是紫檀

碎片化閱讀讓我們越來越迷茫,紫檀知識剝繭抽絲——什麼是紫檀

透視社會依次為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

——《天道》

寫第一篇文章後,收到很多朋友的反饋,尤其建議我把文章中提到的知識點揉開詳細闡述,經過幾個月的查資料,充電,對紫檀有了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

現在能查到的資料一方面是互聯網上大神們的帖子,一方面是各類學院派的學術期刊。對於我這個從地攤兒、論壇摸爬滾打多年的玩家來說,應該正經一些了,靜下心來把自己我了解的、實踐的、考證的知識和客觀的經驗分享給大家。碎片化的時代,缺乏深度思考,知識都是片段式的,非常容易讓人變得淺薄,並以此為習慣。

1.透過神話,看懂紫檀

一種流行的開始,首先需要一種神話。

比如鑽石的神話,現在不管外國人中國人結婚,不論大小,你要不弄個鑽戒,你都不好意思說你結婚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如果你仔細去考察,發現這個世界上鑽石產量並不少,只不過都被少數家族控制著。戴比爾斯說鑽石快枯竭,很有收藏價值的,所以現在每個人都有個(南非之星確實有收藏價值)。

(鑽石切割工藝,西方人的驕傲)

比如機械錶的神話,曾經是瑞士等國家引以為傲的工藝,後來出來了更為精準的石英錶,傳統製表手工業幾乎一夜凋零,而聰明的西方人將機械錶的概念迅速轉為了奢侈品,雖然不管是什麼陀飛輪技術,還是複雜工藝走得還是不如石英錶准,但你要戴個石英錶去社交還是會被嘲笑的。另外,可能大家不知道,據說現在3分之1的瑞士表的品牌用的機芯都是中國的海鷗。祖國強大了,我等甚幸,保不齊哪天你去瑞士旅遊買回來的表就是中國製造呢。

(本人愛好機械錶的程度僅次於紫檀)

比如小葉紫檀的神話,去年一條滿留疤的炒到了2萬塊,一不留神崩盤了,現在滿留疤的手串又降回到了幾千塊。我慶幸沒有跟神話的風,我始終認為玩也是要有點檔次。你研究的不深,看得不透,就會盲目,人云亦云;你過於脆弱,沒有撿到漏,或者不能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你可能會錯過的更多。

一句話,玩之前,至少你得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在技術層面深入去探索。當你頭腦清醒,然後還能真的熱愛,無論彩色寶石,機械手錶,還是小葉紫檀,或許你才真有些玩家的潛質。

2.學術言語看紫檀

剛玩紫檀的時候,挺簡單的,沉水,紫紅。我第一條紫檀手串我拿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扔水裡了,這在當時就算過關了。後來知道新鮮的紫檀能在白紙上划出痕迹,泡在水裡能起熒光反映,這就是我對紫檀最初的印象。

百科上說:紫檀(拉丁學名:Pterocarpusindicus),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紫檀薔薇目、豆科、紫檀屬落葉喬木,高15-25米。樹皮灰色。羽狀複葉長15-30厘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被褐色短柔毛。生於坡地疏林中或栽培於庭園。主要產於產於印度,木材堅硬緻密,心材紅色,為優良的建築、樂器及傢具用材;樹脂和木材藥用。

國家《紅木》標準說:木材構造特徵: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劃痕明顯;木屑水浸出液紫紅色,有熒光。管孔在肉眼下不得見。;弦向直徑平均92μm;數少至略少,3~14個/mm2。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同心層式或略帶波浪形的細線(寬1~2細胞),稀環管束狀。木纖維壁厚,充滿紅色樹膠和紫檀素。木射線在放大鏡下可見;波痕不明顯;射線組織同形單列。香氣無或很微弱;結構甚細至細;紋理交錯,有的局部捲曲(有人藉此稱為牛毛紋紫檀);氣干密度1.05~1.26g/cm3。

能達到此標準者唯檀香紫檀一種。紅木國標五屬八類三十三種木材中,紫檀位列首位,歷代公認的「木中之王」。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最貴的木頭是海南黃花梨,號稱「木中之後」,貴是因為稀缺,歷史上只有這十來年海黃價格高於紫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

(小葉紫檀的牛毛紋)

3.就檀香紫檀物種而言,產地絕對不止在印度

國家《紅木》標準里明確指出檀香紫檀產自印度。確切說產自印度的檀香紫檀才是最正宗的。而部分文獻中提到檀香紫檀產自印度南部邁索爾邦,比如周默先生的《紫檀研究若干問題之我見》。但是我最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很多網友圖文並茂的實地探究,邁索爾邦實際是檀香的主產區,而印度小葉紫檀,尤其是野生林主要產自印度的古德柏地區和相鄰的內洛爾、奇圖爾區的山坡上有分布。有機會親自去考證。

又出來個問題,檀香紫檀是不是只產於印度呢?肯定不是。我看了很多植物學文獻(如陳文宗等的《機械處理和酸處理對檀香紫檀發芽率和幼苗生長的影響》,要不是有紫檀兩字,對一個文科生來說實在難為我了),發現中國60年代就引進了紫檀紫檀,海南等地;而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曾經的女首富啊)多次深入東南亞尋找紫檀,證明東南亞也是有檀香紫檀的。另外相關資料顯示,泰國、越南、寮國及印度尼西亞也有人工引種。如果有機會拜訪一下陳女士,我想可以更加明確除印度以外地區所產的檀香紫檀樹種。

就實踐而言,其他地方的紫檀因地區不同、生長速度也不一樣,其心材的顏色、密度、紋理均與原產於印度的檀香紫檀有明顯的區別。這也就是我們在市場上看到有些料跟紫檀相似度很高,但總說不上哪裡不對,用老玩家口裡的話:種不純。我2012年買過一條留疤的就是這樣的料,顏色偏呆板,年少無知的放七盤七的盤了一年多...當然,現在市場上所謂的「血檀」雖然叫非洲小葉紫檀,但不屬於此類情況,它的學名是染料紫檀。

(小葉紫檀漂亮的包漿)

4、紫檀滅絕論靠不住,但是這影響紫檀的價值嗎?

很多資料說小葉紫檀,官名檀香紫檀,產自印度南部,鄭和同志下西洋時候帶回來的,放了200年,清朝立國之後,宮廷專用。歷代帝王都推崇至極,尤其乾隆皇帝,可勁造,再到光緒、袁世凱,僅有的紫檀庫存也沒有了。官方也曾經派官員在本土富商處收集,專門去南洋採集,多是粗不盈握之材,於是作罷,於是紫檀近乎滅絕證據確鑿,於是有了我們手中珍貴無比的紫檀珠子。這就是我們最開始著迷紫檀的原因——稀缺。

後來發現有點不對勁。網上說法很多,拿來主義者說100多年前紫檀找不到成材之木是有依據的,比如王世襄先生的高徒田家青《清代傢具》就持這種觀點;極端的說紫檀滅絕論是個陰謀,印度現在邁索爾邦山區種植著大面積的紫檀。

實話實說清宮紫檀到清末民國初告磬,確實是事實,雖然也有極個別的木頭一直留到現在(本人有幸弄到一個由此料製作的紫檀筆筒,放性極好,料質極佳)。這一論述沒有問題,清代存世的紫檀傢具大約萬件,紫檀消耗驚人。而且隨著國力越來越弱,清政府也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大規模的官辦紫檀工藝。同時,2013年檀香紫檀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但是我也查到了另外一項數據,「根據估算,每年仍有3000噸左右的小葉紫檀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2013年,印度貿易與工業部頒發法令,許可印度安德拉邦出口其罰沒的9784.1363噸小葉紫檀原木。」而且我也確實玩到了一部分印度政府拍賣進入中國的料(2014年底中國人拍了1000多噸,2015年進來一批,當然有一部分到現在也沒有進入國內)。

我認為印度南部野生林的種植數量相比人們心目中的滅絕的概念,是有一定距離的,但是僅僅是相對而言。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我國木材消費總量約60941萬立方米,而按斤稱的只有那麼幾種木材,比如海黃,比如紫檀...我國即將滅絕的稀有樹種紅豆杉價格也就是每噸3-5萬元,而紫檀約每噸幾十萬到上百萬一噸不等,可見稀缺。

紫檀對於玩古傢具的、木材商、農林產品科研人員、環保人士、炒期貨的、玩文化的人而言,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分析和見解,觀點不同不必激動。而顯而易見,我們長期鑽在文玩的視角來看「小葉紫檀」是難免狹窄。

就收藏而言,目前的紫檀是支藍籌股,價格不高,無論是比他貴很多的海黃、越黃(這個價格高沒有道理),還是今年價格暴漲的大紅酸枝,甚至草花梨、非洲花梨,只有紫檀原地踏步,甚至相比2014年的高點通貨低了不少。也許我們玩紫檀的朋友都希望他能漲起來實現升值,但疲軟的經濟暫時難以承載,而以假亂真的其他物種木材牟取暴利的同時,混亂了試聽,打擊了玩家的積極性,這個毀滅性的打擊也是需要時間去恢復的。

目前中國紫檀收藏還是小眾,而大眾對於紫檀本身的概念只是一條珠子。而每年大量優質的野生林料被車成珠子,謀取暴利,這不能不說是對這一稀缺資源破壞性的使用。許多行業組織也只能在是不是小葉紫檀,如何鑒別紫檀優劣等層次徘徊。如果有朝一日能站在更高的立意點,統籌規劃,精工細作,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向世界展示中國紫檀文化。當然中國也有這樣的地方,比如紫檀宮,我去過幾次,貌似人不算多。

收藏本身是個勇敢者的遊戲,就如同你選擇伴侶,如果無論沉浮,無論遭受什麼樣的折磨,你都堅定的與她站在一起,待她如初戀,是金子總會發光,給予你的不僅僅是一點點物質回報。

收藏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精多鑽,視野開闊,興趣廣泛,也是玩好紫檀的必備條件。太多人執著在一條手串,一件藏品上,反而失去了生活本來的意義。(轉載自:年華檀談)

推廣

文字來源網路,喜木整理編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木網 的精彩文章:

TAG:喜木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用戶們,亞馬遜表揚你們閱讀氛圍越來越濃厚了
黑粉看王源節目像做閱讀理解一樣找黑點,粉絲都自愧不如
碎片化閱讀讓你錯失的,在這裡可以找回
碎片化閱讀的這五個妙處,你可能忽略了
如果閱讀有「瓶頸」,我們想試著打破它丨見書
怕孩子玩手機傷眼睛?牛聽聽讀書牛通過繪本閱讀讓孩子輕鬆學知識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很重要!
繪本閱讀不是強迫孩子看圖識字
讓閱讀為知識插上翅膀
從快生活到碎片化閱讀,短視頻為什麼在中國越來越火?
不懂這點,牛津閱讀樹真是白買了
適當保持「飢餓感」,孩子更愛閱讀,越讀越餓,越餓越讀!
如果你不想被警察抓起來,最好認真閱讀這篇文章!
怎樣才能讀懂紅樓夢?讀前五回內容的正確閱讀姿勢,應該是這樣
如何,讓片段閱讀做起來不累?
讓孩子閱讀,你可能走進了這幾個誤區,難怪孩子不喜歡讀書
別錯過閱讀飢餓期,讀這些長大的孩子知識面更廣
「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為什麼會培養出閱讀和識字都困難的孩子?
碎片化閱讀嚴重影響認知
你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自己去嘗一嘗——《如何閱讀一本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