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王與磨坊」的雞湯是怎麼燉出來的?

「國王與磨坊」的雞湯是怎麼燉出來的?

你肯定看過德國皇帝與磨坊的故事,故事在中文世界有多種版本,你用「國王與磨坊」為關鍵詞,便可以搜出一大堆的網文,文章或長或短,記述或詳或略,感情色彩或濃或淡,但大體內容都是差不多的,立意更是一致:強調西方社會源遠流長的司法獨立與產權保護的傳統,並暗示中國社會恰恰缺乏這樣的文明傳承。

傳播最廣的版本之一,是賀衛方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敘述的一個版本。這裡我且抄錄下來:

——————————————

上世紀德國有個皇帝威廉一世,他雄才大略,也富於侵略性。在國內他有和毛主席同樣的習慣,喜歡走遍祖國大地,喜歡到處巡視。他派人在波茨坦蓋了個行宮。蓋完之後,他發現前面有個房子特別礙眼,正好把朝前看的視線擋住了。皇帝很不高興,馬上找來他的內務大臣,知道那是個磨坊。他就說,「問問磨坊主的意見,看他願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咱們買下來拆掉。」

結果內務大臣去交涉,想不到老磨坊主脖子一梗,堅決不賣,「那是祖宗傳下來的財產,我的任務就是維護下來,—代—代傳下去。皇帝要買我也不賣,那是無價之寶。」皇帝說給他提高補償標準,給他高額補償,但是他還是不賣。皇帝一生氣,派宮廷衛隊把房子給拆了。

拆房子的時候,老磨坊主站在旁邊,袖手旁觀,搖頭晃腦說了下面幾句話:「你做皇帝的當然權高勢重,你可以為此事。但我德國尚有法院在,此不公平之事我必訴之於法庭解決。」

第二天,一紙控狀送到德國地方法院,法院作出判決,皇帝必須「恢復原狀,」賠償由於拆毀房子造成的損失,皇帝敗訴。皇帝拿著這個判決書,只好苦笑幾聲,說是「我做皇帝的有時候也會利令智昏,權令智昏,認為自己可以無所不為,幸虧我們國家還有這樣的法官在,這種情況下判我敗訴,這是多麼可喜的事情。趕快,恢復原狀。」又給蓋起來了。

當然這故事還沒完,過了幾年,老威廉死了,威廉二世登基,老磨坊主也死了,小磨坊主「登基」。小磨坊主想進城,想把房子賣了,他自己手頭也特別拮据。突然想起他爸爸以前說過,這房子老皇帝想要,小皇帝會不會還想要呢?他就寫了封信給威廉二世,想把房子賣給他。

威廉二世給他回了信:「我親愛的鄰居,你的來信我已收到。聽說你現在手頭緊張,作為鄰居我深表同情。你說你要把磨坊賣掉,朕以為期期不可。畢竟這間磨坊已經成為我德國司法獨立之象徵。理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磨坊主家的名下。至於你的經濟困難,請務必理解我作為一個鄰居的心態,我派人送去三千馬克,請務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話,就算是我借給你的,解決你一時燃眉之急。你的鄰居威廉二世」

到現在那個磨坊,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徵還巍然屹立在德國的土地上。這是件非常感人的事。

——————————————

這個故事確實非常感人——如果我們不知底細的話。但是很遺憾,這是一個以訛傳訛的假故事,在德國歷史上,其實並未發生過這樣的故事。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賀老師編造故事,因為賀老師只是轉述了民國學者楊昌濟先生的記載。楊昌濟1912年畢業於英國阿伯丁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往德國考察,曾參觀波茨坦的離宮,聽到關於離宮與磨坊的種種傳說。回國之後,他在《達化齋日記》與《靜觀室札記》中都講述了「國王與磨坊」的故事。

這裡我們也將楊昌濟版本的「國王與磨坊」故事抄錄出來:

——————————————

德國前皇威廉第一在位時,有一離宮在坡疵坦地方。離宮之前有磨房,欲登高遠覽一切景象,為所障礙。德皇厭之,傳語磨房主人曰:「此房價值幾何,汝自言之,可售之於我。」孰意磨房主人殊強項,應之曰:「我之房基,無價值可言。」

德皇聞之赫然怒,令人將磨房毀去。磨房主人袖手任其拆毀,從容曰:「為帝王者或可為此事,然吾德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訴之法庭。」

彼竟與德皇構訟。法庭依法判決德皇重將磨房建築,並賠償其損失。德皇為法律屈,為人民屈,竟如法庭所判。事後且與人曰:「吾國法官正直如此,我之大錯,彼竟有膽識毅然判決之,此吾國至可喜之事也。」

及威廉第一逝世,磨房主人亦歿,其子孫竟至破產,乃上書今皇威廉第二自述拮据,願將房基售與德皇,並述其先人與先皇之交涉。

德皇覽之,因手書答之曰:「吾可愛之鄰人鑒之:吾何忍使汝棄去此產?汝當竭力保守,傳之子孫,使世世常在汝家主權之下。此事與吾國家極有關係,當長留之以為吾國司法獨立及裁判公正之紀念。汝今窮乏,我甚矜憐,今贈汝六千元,俾汝償債。汝親愛的鄰人威廉復」

竟簽字付以六千元,此磨坊至今日尚屬諸強項者之子孫。

——————————————

按楊昌濟的自述,這一故事是他昔日游德國波茨坦時聽同游的「李倜君」講述的。至於「李倜君」又聽自何人之口,已不可考。但這個「國王與磨坊」故事的原型,倒是可以追溯一下的。可以確定,中文世界流傳的「國王與磨坊」故事是糅合了德國多個傳說與史事而來,我們分述如下。

「國王與磨坊」故事的第一個源頭,是一件可能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小故事。主角就是著名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請注意,不是威廉一世),這件小事講的是:

——————————————

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建造了一座無憂宮,無憂宮外面有一個風水磨坊。腓特烈大帝很喜歡這個磨坊,認為磨坊裝飾了無憂宮外的風景。但是磨坊主認為,高大的無憂宮擋住了吹送到磨坊的風,導致磨坊的風力不足。因此,磨坊主請求腓特烈大帝批准他到另一個地方再建一座磨坊,由王室替他掏這筆錢。腓特烈大帝最後同意批准磨坊主另建一座磨坊,也同意掏錢,但他不準無憂宮外的磨坊停止營業,因為他太喜歡那一個點綴無憂宮風景的磨坊了。

——————————————

在這個真實的歷史小故事中,並沒有國王拆掉磨坊的情節,恰恰相反,居住在無憂宮的國王因為喜歡磨坊點綴風景,一直想保住磨坊。那麼,為什麼又會衍生出國王拆磨坊的故事呢?可能從18世紀末德國出現的一則傳說演繹而來。這就要說到「國王與磨坊」故事的第二個源頭。

這第二個源頭是一則關於腓特烈大帝的傳說(請注意是傳說,不是真實歷史):

——————————————

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建造了一座無憂宮,但行宮外面有一個風力磨坊,嘎吱嘎吱的風車響聲影響了國王的休息,所以腓特烈大帝命人將磨坊買下來,卻遭到磨坊主拒絕,腓特烈大帝便威脅磨坊主:「你知道我能夠動用國王的權力徵用這座磨坊,一文錢都不用出。」磨坊主說:「陛下權高勢重,但柏林尚有上訴法院在。」腓特烈大帝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大度地放過了磨坊主,不再堅持徵用他的磨坊。

——————————————

在這個傳說中,並沒有國王被磨坊主告上法庭的情節,更無從解讀出「司法獨立及裁判公正」的內涵。恰恰相反,如果腓特烈大帝不是自我剋制的話,是有權徵用磨坊的。那麼「鬧上法庭」的情節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需要講到「國王與磨坊」故事的第三個源頭。

第三個源頭是發生在1770年代的一件頗為轟動的磨坊主訴訟案,剛好腓特烈大帝也介入了這個案子。案子說的是:

——————————————

1770年代,普魯士奧德河支流上有一個水力磨坊,由於磨坊主未能按照契約繳納租金,被領主告上法庭。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請求,將磨坊拍賣抵債。磨坊主不服,一次次申訴,最後驚動了國王腓特烈大帝。大帝認為,這分明是法官跟地方權貴勾結起來欺負平民。下令將審過磨坊案的所有法官都逮捕起來。儘管高等法院經過調查,認定法官的判決並無不妥,但國王還是親自作出裁決:幾名法官判處一年監禁,磨坊恢復原樣歸還磨坊主。

——————————————

在這個真實的案例中,與其說國王尊重司法,不如說國王直接干預了司法。此案中的那個磨坊,與其說是「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徵」,不如說是德國國王破壞司法獨立的象徵。

然而,在清末民初以來的中國社會,主張全盤反傳統、全盤西化的思潮正在興起。為了滿足西方傳統就是香的、中國傳統就是臭的假設,那些所謂的新式文人不惜將德國幾條關於「國王與磨坊」的史事與傳說糅成一團,篡改了原有史事與傳說的題旨,裝入自己預設的主題,燉成一碗雞湯。然後,中國人一喝就是一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鉤 的精彩文章:

巨富胡雪岩是怎麼倒掉的
「鬧婚」的陋俗到底是怎麼來的?
宋朝時的高考是怎麼評卷的?
北宋亡國之際,趙構為什麼能成漏網之魚?
看看宋朝的這個布衣學者有多拽

TAG:吳鉤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場光與影的舞會,來自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看懂名畫
來自雷諾阿的煎餅磨坊
紅磨坊的舞會
法國紅磨坊老照片:一間世界聞名的酒吧,曾讓整個歐洲的男人瘋狂不已
張學青:精神的蜂房,思維的磨坊——閱讀木心
中國陸戰「高達」一車7種武器 讓巷戰不再是血肉磨坊
到處都是紅磨坊:生活在19世紀,沒有電腦電視的人們會以怎樣娛樂呢?舞會舞會!
唐朝最慘的有為皇帝:宮內開磨坊吃宮女充饑,太監坐轎子向他示威
他是海報藝術的先驅者 他的代表作是「紅磨坊」
評展:《夜遊者》的孤獨與「紅磨坊」的浮華之外
他是淞滬戰場犧牲的將軍,曾在血肉磨坊中率三百戰士向日寇反衝鋒
淞滬會戰有多慘?被稱為血肉磨坊,一天打光一個師,人命如此輕率
唐朝最慘的皇帝:太監坐轎子向他示威,宮內開磨坊吃宮女維持生計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離世,水餃帝國長期帶動通用磨坊業績增長
血肉磨坊——一戰戰場芝麻圖集
抗戰史上的「血肉磨坊」,文書伙夫拿槍上火線,他一戰成名
阿爾卑斯山曾經發生過海嘯?還將磨坊、房屋、城堡甚至教堂統統沖毀?
山西戰場的血肉磨坊,一個旅犧牲殆盡,日寇入城後還屠殺3千多人
顏值巔峰期的妮可·基德曼在電影《紅磨坊》中的絕美造型
灣仔碼頭和哈根達斯在亞洲賣得不錯,成為通用磨坊財報中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