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跡明察:壓垮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彭家珍捨身炸良弼

史跡明察:壓垮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彭家珍捨身炸良弼

明導讀:宣統三年十二月辛丑日,「革命黨以葯彈擊良弼,傷股,越二日死。」良弼何許人也?他是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之弟巴雅喇的後裔,滿洲鑲黃旗人,與滿洲親貴中頗為能幹的恩銘、鐵良、端方、載澤並稱「滿洲五虎」。早在1907年,恩銘就被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刺殺;宣統三年歲在辛亥,「八·一九」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端方亦在趕赴四川鎮壓「保路運動」的途中,被其嘩變的部屬殺死。

文|蒲雲空

據《清史稿·宣統皇帝本紀》所載,宣統三年十二月辛丑日,「革命黨以葯彈擊良弼,傷股,越二日死。」良弼何許人也?他是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之弟巴雅喇的後裔,滿洲鑲黃旗人,與滿洲親貴中頗為能幹的恩銘、鐵良、端方、載澤並稱「滿洲五虎」。早在1907年,恩銘就被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刺殺;宣統三年歲在辛亥,「八·一九」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端方亦在趕赴四川鎮壓「保路運動」的途中,被其嘩變的部屬殺死。

【01】

按干支紀年法,宣統三年十二月辛丑日為農曆臘月初八,即傳統中的「臘八節」,公曆則已是1912年的1月26日了,正是這一天,「五虎」中的又一員幹將良弼又死於革命黨人的「葯彈」之下,剩下的「兩虎」——鐵良與載澤再也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僅僅十來天后,滿清王朝就壽終正寢了。刺殺良弼的革命黨人叫彭家珍,親歷辛亥革命的老同盟會員馮自由在其專著《革命逸史》中對他有較為詳細的介紹:

彭家珍,字席儒,四川成都金堂縣人,生於1887年。其實他的老家在湖南,先世因入蜀做官,就在四川安了家,其父彭仕勛在川中擔任一個小小的主事官兒,由於妻子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彭仕勛既當爹,又當媽,「實兼任撫育之勞」。家珍自幼受文天祥、黃宗羲等人的思想影響,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他16歲時考入四川武備學堂,以期用軍事振興國家與民族。

數年之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被派赴日本考察軍事。當時有不少四川學生留學日本,家珍就與一批同鄉加入了同盟會。他與會員中持激進革命論者談得特別投機,並油然生出「保種救亡,捨我其誰」的志向。與一些同志談起革命方略時,家珍認為:邊省革命不足以制清廷於死命,因此極力主張回國後投身於軍政界,於京畿地區策動「中央革命」。

同志們都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只可惜京畿為清廷重點防護地區,要策動革命,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彭家珍回國之後,由父輩友人推薦,投身於四川總督錫良麾下。錫良見家珍「丰姿英敏,學識宏富」,對他非常器重。1907年錫良調任雲貴總督,便將他帶入雲南,讓他在雲南陸軍學堂擔任教練官。再往後,家珍被調赴瀋陽,擔任奉天講武學堂及東三省學兵營講師。新軍第二十鎮內軍官中具有革命思想者,不少出自於家珍門下,其中最著名的有商震、程起陸、熊斌、劉驥等——他們後來都成為民國時期的將軍。其時滿清政治腐敗,經濟殘破,南方各省的革命浪潮風起雲湧。

彭家珍便與一批同志謀劃著在軍界起事,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未能如願。1911年,盛京將軍趙爾巽(音xùn)出任東三省總督,彭家珍便向趙請求擔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並被趙爾巽批准。

在天津期間,彭家珍得以與駐紮於河北灤州的陸軍第二十鎮軍官王金銘、施從雲、馮玉祥、朱霽青、郭鳳山等「暗通聲氣,密謀大舉」。兵站有免費乘車券,家珍私下裡贈送給革命黨人,為他們往來於京奉之間提供方便,前前後後共贈送了數萬張,這對於後來灤州義軍反正及京津一帶同盟會的活動起了很大作用。

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湖南、陝西、山西等省先後響應,清廷大為震驚,緊急命令京奉各鎮停止秋操,並調二十鎮統制張紹曾率所部開往長江流域「平亂」。張紹曾不但按兵不動,還與第二混成協統藍天蔚、第三鎮統領盧永祥、二十鎮統領伍祥禎等聯名致電清廷,要求實行立憲。

彭家珍因為早就與二十鎮中的將領有密切聯繫,知道張紹曾等蓄謀進兵北京丰台地區的南苑,然後乘機佔據北京,推翻滿清統治,便暗中給予幫助。其時,清廷從歐洲購買了大批軍械,繞道西伯利亞,準備由京奉鐵路運往武昌前線。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特派彭家珍等負責押運。

途經灤州時,家珍找了個機會,與學生商震、程起陸等商定了一個扣留方法,然後給張紹曾發了份秘密電報,大致內容是:「朝廷並無立憲之意,而且不惜巨資,購買軍火,以自相殘殺。家珍恭逢運輸之役,苦無挽救之方,望公等截住軍火,妥為保護。」張紹曾接到密電後,就將軍火截扣,並拍了份電報給設在武昌的湖北軍政府,報告了截扣軍火的具體情況。清廷聞訊大為驚駭,急急忙忙地宣布立即實行立憲,頒布了憲法十九條,並宣布「特赦」革命黨人。

【02】

可惜的是,11月7日,就在新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與張紹曾、藍天蔚等準備組建燕晉聯軍,分三路直搗北京、一舉推翻滿清王朝的前夕,吳祿貞在石家莊遇刺身亡,燕晉聯軍也隨即瓦解。清廷則乘機免去張紹曾的統制之職,讓他掛一個「侍郎」的虛銜,並擔任什麼「宣撫大臣」,去武昌宣揚朝廷的「恩威」、「撫慰」起義的軍民。當時,軍中的革命志士都希望他不必理睬清廷,繼續留在軍中,為革命效力,因為代任二十鎮統制的潘榘楹初來乍到,不可能很快就控制軍隊。

可是,虎頭蛇尾的張紹曾卻向清廷聲稱有病,又「自願解除兵柄,孑身以去」,很快獲得清廷批准後,就回天津「治病」去了。這樣一來,彭家珍讓扣留軍械的一番舉措,也就失去了意義,怎不令人感慨嘆息!

對於張紹曾的解職,彭家珍雖然非常失望,卻仍然竭盡全力策動施從雲、王金銘、馮玉祥等率所部反正。其時,行刺攝政王載灃的汪兆銘、黃復生等均已被「特赦」出獄,與北方的革命同志張煊、趙鐵橋、羅偉章、杜黃裳、陳憲民、黃子賓等二十餘人組織成京津同盟會,以作中央革命之樞紐——不消說,彭家珍也是其中的一員。

他們租了天津俄租界的洋房作為辦事機關,並推舉彭家珍與黃復生、趙鐵橋、羅偉章等前往上海,製造炸彈,並聯絡南方的革命黨人,請求他們給北方革命黨人以支援。於是彭家珍與黃復生便到了上海,學習、研究製造炸彈的技術與方法。其時,四川旅居上海的革命黨人打算推舉彭家珍回蜀中主持軍務,甚至剛剛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也想任命他為蜀軍副總司令。

可是彭家珍說:「北京是清廷的根本之地,四川不過是枝葉罷了。拔除其根本後,枝葉自然會枯萎;這事情固然很難做,卻總得有人去做呀。」委婉地拒絕了四川之行。不久,江蘇都督程德全任命彭家珍為北方招討使,革命黨人也推舉他為北方暗殺部部長。於是,彭家珍等將軍械、炸彈等秘密由秦皇島運往北京,家珍本人也由上海返回了天津。他將各種事務性的工作分配給同志呂紹、劉應移等,自己則慨然承擔了最艱巨、最危險的刺殺滿清權貴的使命。

再來看看當時的形勢吧:清廷在指揮、調動不了北洋軍的窘境之中,不得不重新起用閑居在家的北洋軍頭子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並授予他南北議和之全權。袁世凱「挾和議以自重」,大耍兩面手法:一方面以北洋軍的優勢兵力壓迫、誘使革命軍妥協,一方面又借革命軍挾制清帝退位。

不料時任禁衛軍總領的良弼卻早已看出袁世凱「有異志」,不會真正忠於清廷,便與小皇帝溥儀的堂兄溥偉、鐵良等在滿清皇族中組織了「宗社黨」,堅決反對清帝退位,堅決反對與革命政府議和。袁世凱威嚇清帝退位的計劃因此而大受影響。其時,袁世凱的驍將馮國璋已經攻下了武漢三鎮中的漢陽,而王金銘、施從雲等策動的灤州起義也已失敗,大都督王金銘、總司令施從雲、參謀長白雅雨等先後殉難。於是清廷的主張頓趨強硬,連進行中的南北和議也因此而中斷。

在這關鍵時刻,「家珍奮然曰,事急矣,良弼梟雄也,此獠不滅,終為革命大患。吾不急除之,人其謂我何!」說干就干,他立即挾帶炸彈進京,日夜伺候良弼。可是,由於良弼防衛森嚴,一直找不到個下手的機會。苦苦籌思後,家珍忽然想起:先前在奉天講武學堂擔任教習時,該校監督崇恭與良弼關係很不一般,我何不派學生熊斌等前往奉天,用崇恭的名義致電良弼,假稱趙爾巽為救清室危亡,推薦崇恭來京,共圖挽救。

在預計電報到達的日子裡,再與幾個革命同志手持崇恭的名片,分別前往良弼、鐵良與陸軍部大臣蔭昌等人的宅第,不就可以將他們「誘而殺之」了么?可是,當他將此策與諸同志商議時,大家都認為這個計劃危險性太大,而成功的概率極小,白白犧牲了性命,卻沒有什麼益處。於是彭家珍慨然道:「捨身赴義,怎能勉強別人?既然大家都不贊同,我就獨自行動吧。」爾後,彭家珍再次與杜黃裳、趙鐵橋、陳憲民等從天津來到北京,入住中西旅社,並設法搞到良弼的照片,辨認記熟。

【03】

直到農曆十二月初六日才探聽清楚:清室內廷將於初八日,借臘八節有一個賞賜喇嘛「恩粥」的典禮,召集諸皇親國戚,秘密商議南北戰事。彭家珍覺得機會難得,就避開眾人,寫了一封絕命書留給諸同志,並囑咐僕人於第二天早晨將自己的一些衣物等運往天津。為防敵人密探,他沒有直接去良弼住宅,而是穿著標統的制服,身佩軍刀,乘車至金台旅館,自稱是從瀋陽而來,到北京找「良大人」,有軍情稟告,並用崇恭的名片登記住宿,然後改乘金台旅館的馬車,先到軍咨府及良弼舊宅,都沒能遇到。

接著又往紅羅廠良弼新宅,守門人說是赴攝政王府未歸,彭家珍便停車於門外等候。約莫夜間十一時左右,良弼才慢吞吞地坐著車子回來了。到了門前,良弼下了車,彭家珍也下車上前,拿出崇恭的名片求見。良弼皺著眉頭說:「什麼緊急的事情,深更半夜地趕了過來?」家珍乘其不備,摸出炸彈投出——可惜沒爆炸;家珍立刻又投出第二枚炸彈,只聽「轟然一聲,階石盡裂」。

良弼左腿被炸斷,登時暈倒於地;而一塊彈片從石頭上反彈過來,正中家珍頭部,當場壯烈犧牲;良弼的八個衛兵與一個馬弁也都被炸死。良弼被救回去後,好一陣才蘇醒過來,把教讀康撰矍喚至床前說:「我輩軍人,死何足惜。

只不過我見政府已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為,只得組織宗社黨,以圖挽救老祖宗傳下來的這數百年江山。如今我一死,清室也很快就要滅亡了。那個刺我者,真可謂知我者啊!」說完長嘆一聲,血流如注而死。這一次暗殺行動,由於彭家珍事先措置有方,同黨中沒有一人因此而罹難。袁世凱當時正謀求取清室而代之,卻因為有以良弼為首的宗社黨處處作梗,深感棘手。

良弼既死,袁世凱便私下裡對清室元老慶親王奕劻說:「彭家珍擔任奉天講武堂及東三省學兵營教練官多年,二十鎮的中下級軍官大多出於其門下,灤州兵變等都是他勾結而成。如今京畿一帶屢出暴力事件,這就足以證明,革命黨的勢力已近在肘腋之間。

從今往後,禍變將防不勝防了!」奕劻將這話稟告了隆裕太后。在因良弼遇刺而「清室震懾」的恐怖氛圍中,隆裕太后能有什麼應對之策?於是僅僅十來天后,辛亥年臘月二十五,公曆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小皇帝溥儀的名義含淚頒布了「遜位之詔」,統治中國268年的滿清王朝、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兩千多年的專制帝制,終於在這一天畫上了句號。

【04】

再來看看《清史稿·良弼傳》中的良弼。他姓愛新覺羅氏,字賚臣,是1842年代表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那位大學士伊里布的孫子。他幼年喪父,對母親極孝,學習特別刻苦,曾留學於日本陸軍學校,畢業回國後入練兵處,歷任都統、軍咨府軍咨使等軍職,在滿洲貴族中以「知兵」著稱。清王朝改軍制、練新軍、立軍學,「良弼皆主其謀」,此外尚有清廉、知人善任等諸般優點,在集體墮落的晚清官僚隊伍中,尤其是在皇室中,堪稱鶴立雞群了。

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那些王公貴人都驚慌失措,「莫知所為」。唯獨良弼與「三數才傑朝夕規畫,外聯群帥,內安當國」,力圖挽救清室於危亡之中。他的種種努力及不凡才幹,使得清廷「上下皆恃以為重」。

如此看來,良弼不但是宗社黨的黨魁,也是滿清皇室中的最後一根棟樑,或者說,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良弼傳》中說他遇刺之後「三日而卒」,又說「醫初謂可療,忽有進以酒者,遂死」。於是有人便猜測,這「進以酒者」已經被袁世凱收買了,「進」的是毒酒,良弼喝下去後就嗚呼哀哉了。良弼被炸後又活了多久,以及有沒有遇毒,這些都無關緊要,關鍵是彭家珍的這一枚炸彈,炸得宗社黨中的那些主要骨幹都驚駭萬分,轉瞬之間已作鳥獸散。

那「五虎」之一的鐵良呢?武昌起義時,他身為江寧將軍,駐守南京,可是不久就被江浙聯軍殺得大敗,倉皇逃回了北京,雖然加入了宗社黨,其實已是驚弓之鳥;何況像良弼這樣的死硬派,下場已經擺在那兒,兔死狐悲,鐵良哪裡還有收拾宗社黨殘局的信心與能耐?於是,清宗室之中,無人再敢堅持與革命政權對抗,大清王朝,焉能不亡!

彭家珍犧牲的時候,因為尚未過舊曆新年,虛齡僅25歲。馮自由稱「南北和議阻力之消除及清帝遜位之決心,實家珍一彈之力有以致之,厥功偉焉」。確實,奄奄一息的滿清王朝已斷無起死回生的可能,然而究竟什麼時候才最後斷氣,卻是個誰也說不清、估不準的問題。因此從這個方面說,彭家珍慷慨捨身、炸死良弼,成為壓垮滿清王朝這隻巨大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成為推翻兩千年專制帝制的絕響音符!

正因為這個原因,1912年2月22日,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令」,追贈彭家珍為「陸軍大將軍」,同時獲此殊榮的僅有三人,另外兩位是著《革命軍》的青年志士鄒容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倫。大學者吳修齡則滿懷欽敬之情地作輓聯悼念彭家珍云:「個人肯為同胞死,一彈可當百萬師。」

更多有精度、有寬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時勢觀察分析文章,及其散文隨筆雜文詩歌等精選美文美詩,請在微信上搜明話全媒關註明話的公號,IDzhoumh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話傳媒 的精彩文章:

有時我們並不需要「標準答案」
希爾讀 明詩詞話
《歡樂頌2》里那些被我們深深誤解的人,剖析之後讓人難以置信
明師教娃:6歲女竟然有「胸」,在追查根源時很多家長不得不沉默
感覺到像母親一樣堅持看天氣預報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後背滲汗

TAG:明話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良史的命運:史家如實記載明史,死後竟遭清廷開棺鞭屍
揭秘,壓死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竟然只是兩張小小的股票?
晚清時期的慈禧為何要組建新軍?為何成了清廷滅亡的急先鋒?歷史學家:一個原因
《延禧攻略》:純妃上演清廷版「我的青春餵了狗」,黑化在即!
清朝最後一個能壓制袁世凱的人:卻被清廷自己剷除,袁世凱笑了
清朝最滑頭的官員,與吳三桂簽訂賣身契,卻又向清廷表忠心
升允:清廷最後一位疆臣,為復辟清廷東奔北走
八珍糕真的是清廷秘方嗎?
一個堪稱清廷蛀蟲的人,憑什麼能得到乾隆的信任?
身為滿清八大鐵帽子王的承襲者,他是被怎樣被清廷絞殺身亡的?
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是如何駁斥康的觀點?為何為清廷所疾,身陷囹圄?
吳三桂投降清朝的惡真實原因,為什麼吳三桂願意投降清廷?
拳師宮寶田外號「宮猴子」,是清廷最後的大內侍衛總管,一生傳奇
清廷畫家姚文翰畫歷代帝王圖,皇帝們原來長這樣!
袁崇煥的後代,為何投靠清廷,還做了將軍
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如何駁斥康的觀點? 為何為清廷所疾,身陷囹圄?
清廷靠什麼確保權威,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效忠慈禧
張之洞明知大清要亡 卻仍忠於清廷 是因為慈禧太后嗎?
李鴻章去世,清廷是怎麼樣蓋棺定論的?比得上郭子儀和諸葛亮
袁世凱稱帝選玉璽,只因清廷玉璽上這一缺陷,被袁世凱無情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