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有問題,而忽視了自己的問題

父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有問題,而忽視了自己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家女寶已經3歲了,現在還沒有上幼兒園,不過準備9月份就讓她上。孩子生下來就由我這個做媽媽的帶著,從小我沒怎麼讓她看過動畫片,半歲後我就開始買繪本和她一起看。現在,她也很喜歡看繪本,有睡覺前一起看繪本的好習慣,動手能力也不錯,家裡的幾種積木也會玩,自己也會畫畫,有什麼事也都願意和我分享,比如說,畫了畫就馬上給我看,搭好了積木也要讓我看看,等等。我現在是和她是同房而不同床睡。我們跟她奶奶也不是住在同一間房子里,而是門對門地住著,奶奶現在退休了,偶爾也會幫我帶一下她,她爸爸下班了也會陪她一下。不過,她現在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第一個是關於上廁所的問題。她到現在還不能自己上廁所,有時候非要急得拉出了一點才告訴我,然後我不做聲直接跟她換掉並且跟她說沒關係,下次如果想上廁所了記得要告訴媽媽,或者學著自己去。可是她下次還是這樣。偶爾可以做到一有尿就會跟我說。如果她要尿尿的表情我知道了,然後問她要不要拉尿,她反而會一直否認。我越說她越不想去上廁所,導致有時候直接就拉在褲子上了。不知道這是不是跟她兩歲多的時候她拉在褲子上我用力打過她屁屁有關係。現在我都後悔死了,有沒有辦法去改變這個現狀?第二個問題就是容易發脾氣。比如說,她玩熱了要脫衣服。我摸了她背上沒汗,就讓她只是解開扣子就可以了不能脫,還說天氣冷著涼了會容易感冒的,解開衣服休息下就不會熱了。她就脾氣上來了,說我熱都熱死了還不讓人家脫啊,然後就生氣了。幾乎每天都要為脫不脫衣服的事情發脾氣,晚上跟她說人怎麼樣會生病,生病了要去醫院,熱的時候不一定要脫衣服的,只要休息一下喝點水解開扣子就會慢慢不熱了。跟她說的時候似乎她都能聽明白,可是到了白天老問題又來了。第三個問題是膽子小。在家裡就我們兩個人,我在廚房,讓她在陽台玩,她就要一直叫我或者直接說怕。我上個廁所也要叫我,也說怕,總之就是要有人在她身邊,她就不怕。如果她聽到有人要來我家做客,她立馬就會擺出不高興的臉。但是客人來了她兩下就跟人家熟了,玩的很開心。孩子的這些問題正常嗎?如果不正常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她改善? 』

孩子的問題一切正常,只是你的問題有點不正常。表面上看,孩子一生下來就由你帶著,你給予了孩子足夠的陪伴,所以孩子和你的關係最親密,所有事情也願意和你分享。但是,關係親密並不等同於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一個和諧的親子關係,必須是建立在父母和孩子之間能相互了解,就算不說出來,內心也能做出相互感應的基礎之上。意思是說,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想建立一種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父母除了要了解孩子,特別是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外,也要通過各種方式方法讓孩子學會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意及各種用心。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那彼此之間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高度的信任感。父母會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解決好他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為孩子包辦所有事情,甚至不需要為孩子的一些小小的問題而煩躁焦慮。而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心裡能時刻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那孩子嘗試去做任何事情時自然就會更加主動和勇敢,不會因為看不見父母就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在他們的心裡早已和父母種下一種強烈的聲音,就是『孩子,你儘管去吧,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在保護你,愛著你的!』。而你認為孩子出現的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因為你和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一種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而造成的。

先來說第三個問題。你所描述關於孩子膽小的表現,這其實並不是孩子膽小的問題,而是孩子內心缺乏對你的信心,對於你不在她的身邊,她會感到沒有安全感,所以才表現出對你十分地依賴,要時刻看到你在視線範圍內。這種表現,其實和缺乏互信的情侶一樣,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的監控範圍,就有可能會造成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擔心另一方會離自己而去。因此,一方就會想方設法的讓另一方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試圖用可視的方法來維持內心的不安。可是,如果彼此雙方連最基本的互信都做不到,又何談長久的愛情?所以,如果父母無法做到讓孩子足夠信任,又怎能要求孩子勇敢,能夠自由自在放心去玩,放心去探索世界呢?而要做到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足夠的信任,父母除了要在時間上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外,更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學會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多與孩子進行平等而親密的對話,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承認和接受孩子的成長特點,並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和孩子共同商量,然後做出可行的引導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只是一味以『為了孩子,孩子不懂』而把一些大人的想法一廂情願地強加給孩子的話,效果不僅不會湊效,往往還會適得其反。所以,從你描述孩子的問題來看,你平時陪伴孩子的時候,應該就很少和孩子作深入的交流,很少和孩子商量。

第二個問題,關於孩子大小便自理能力的問題。一般來說,孩子兩歲以後就要開始訓練其學會控制大小便。如果太早訓練或總是幫孩子把屎把尿,反而會更難於訓練,而太過關注,總愛念叨,長期干擾孩子的心智,也很難進行訓練。大小便的自我控制是生理現象,父母不應該太過在意,要學會放輕鬆,不要給孩子製造強大壓力,孩子的神經系統和泌尿、排便等功能就能夠漸漸完成自我訓練的任務。而為什麼孩子到了三歲還不具備大小便自理能力,甚至你越提醒她要去大小便的時候,她越是不去上廁所,導致有時候拉在褲子上呢?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孩子處於自主意識敏感期,不再願意全盤接受你的指令,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想按自己的想法試試,甚至喜歡和你對著干。另一方面,極有可能是因為你在平時陪伴的過程中,缺乏與孩子的親密交流,缺乏一種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致使孩子並未從你那裡體會到,媽媽是想讓我自己學會上廁所,自己把臭臭和尿尿拉在褲子上是不對的。而且你作為父母因為缺乏對孩子的了解,所以在引導方法上也做得不夠。如果你能在平時的陪伴過程中與孩子建立起一種十分互信的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通過親密的交談讓孩子意識到,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自已去廁所了。而當孩子拉在在褲子上的時候,你能換一種方法引導孩子,效果可能會更好。例如,通過和孩子親密的交談,和孩子共同商量,一起約定,每隔多長時間,如果你自己不去廁所,媽媽可就要提醒你去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相信孩子會逐漸解決大小便自理問題。

第三個問題,孩子發脾氣的問題。這是因為孩子處於自主意識敏感期而導致的,而孩子的自主意識敏感期一般會在2歲後就開始萌芽,3歲左右表現得最為突出。處於自主意識敏感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開始不聽話,總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如果別人橫加阻止或者否定其做法,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發脾氣,甚至哭鬧,打滾,摔東西和打人等。所以,作為父母當遇到孩子出現這種表現時,父母首先是要學會承認和接受孩子這一成長特點,不可以用成人的心態去要求,呵斥,甚至打罵孩子。而是應該用心想出各種更能讓孩子接受的方法去引導孩子。例如,你因為怕孩子著涼而不讓她脫衣服,但孩子心裡又真的非常渴望去脫,這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不如媽媽幫你脫下這件厚的,讓你感到很熱,覺得不舒服的衣服,然後給你換上一件薄的,讓你穿上既舒服又不著涼的好嗎?我相信,如果你和孩子建立了一種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後,再用這種口吻去和她商量,她一定會接受你的建議不會胡亂髮脾氣的。

最後,堅持每天給孩子講故事,既是一個培養和諧親子關係的最好方法,也是引導孩子成長的不二之選。今天限於篇幅就不寫具體引導孩子的場景故事了。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以上類似問題,可參照以上加粗文字所寫的引導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帥公主 的精彩文章:

生活條件優越,會造成孩子內心敏感脆弱嗎?
孩子著急生氣就咬手,父母教他如何表達情緒了嗎?

TAG:小帥公主 |

您可能感興趣

你是孩子的父母還是保姆 這是個不得不說的問題
時間並不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它只是把原來想不通的問題,變得不再重要了
自從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我的睡眠問題了
這是我,自己的問題
看完哭了,父母感情出現了問題,為什麼要讓孩子承擔這一切?
我們的問題,是想自己想太多了
如果有一天你開始認為你的孩子需要這個,請問你自己一些問題
孩子睡覺出現這幾個姿勢,媽媽們不能大意,可能孩子身體有問題了!
如果孩子的問題靠打罵就能解決,還要父母做什麼?
要不要讓孩子看電視,這是個大問題
總覺得自己不漂亮,可能是眉毛出了問題
熊孩子不能慣,這幾種問題家長得讓他們憋過來!
牙齒問題如此重要,為了父母和將來的自己,一定要看!
孩子睡覺出現這幾個姿勢,媽媽不能大意,可能孩子身體有問題了
你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問這孩子問題要麼點頭要麼搖頭不說話,真讓人擔心
你是不是缺心眼啊,問他這樣的問題
不是我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誰的錯
孩子想像力不足,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