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要到哪裡去?——淺談青少年生涯規劃

我要到哪裡去?——淺談青少年生涯規劃

最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短片,名叫《我的生涯規劃》,講述3個孩子為了攔住考試失敗想自殺的一個同伴,就「生涯規劃」問題有模有樣各抒己見。

第一個小男孩嘲笑他僅僅因為成績不好就去死,對他而言讀書是沒有前途的。這時第二個小男孩跳出來說要想發財就應該早點學習投機倒賣。而第三個小男孩則表示你們都太不實際了,他選擇先假扮乖孩子,同時提高爸媽的避孕意識,這樣就不會有人來跟他分玩具,以後家產都是他一個人的……稚嫩的孩子講著大人話,荒誕,讓人忍俊不禁。

短片在反映當下教育弊端、親子矛盾、學習壓力等問題的同時,也透露出孩子對自己生涯規劃的思想萌芽。

你在學生時代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傳說中的哲學三問?

沒錯,有!你身邊都是哲學大咖。

著名生涯發展學者舒伯(Super,1976)曰:「生涯是生活中各種時間的演進方向和歷程,它統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形態」。職業是生涯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生涯由生活廣度、生活空間和生活深度構成。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全國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National OccupationalInformation Coordinating,NOICC,1992)發布了一個文件:《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南(NCDC)》,這個指南從孩子6歲開始,闡述了4個學校層次(小學;中學/高中;高等學校和承認)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自我認識(slf-knowledge);教育與職業探索(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exploration);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

首先從自己的興趣、專長、能力等特質進行自我認識,然後了解職業與教育的關係、學習與工作和社會的關係,最後在前兩者基礎上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在四個學校層次中,美國特彆強調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規劃教育,因為青少年是身體、心理、情感、思維意識高度發展的時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中學階段是關鍵點 (Kenneth B Hoyt,Pat Nellor Wickwire,2001)。從這個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途徑,核心有三個步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然後在兩者之間尋求匹配。

有些家長會想,現在就開始思考孩子們的職業選擇太早了,當然,孩子們自己可能更覺得遙不可及。但事實上,生涯是一個連續的、有多個階段建構而成的生命歷程,每一個階段都是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而且這裡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生涯規劃就是讓孩子做出職業選擇嗎 ?——職業生涯規劃是以學生個人為主體,以有關的教育為載體,提高個人生存能力為基礎 ,通過引導個人探索認識自我並認識實際的職業世界,從而培養具有選擇合適自己且有意義工作,懂得規劃相應未來的決策能力和能根據現實情況做出實際調整的能力,最終實踐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人生的過程。換句話說,生涯規劃的三個核心步驟是動態的相輔相成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學生身心靈的成長才是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

很多成年人可能會發現對現在的工作毫無興趣,很多大學生可能根本找不到為自己奮鬥的目標,有一些可能為了逃避就業而去選擇讀研,有些中學生可能同樣不明白現在所學和未來有什麼關係。某種程度上存在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缺乏認識的因素。

國外和我國港台地區的生涯教育從幼兒園就已開始,在上大學之前,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了解職業社會是怎麼回事,並有足夠的能力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有很成熟的生涯教育體系,分為四個時期,如下圖所示。

有位9歲孩子的父親剛把孩子帶到美國讀小學時憂心忡忡,因為他發現美國小學課堂隨意得像自由討論,可以放聲大笑;老師和學生常常坐在地上沒大沒小;上學就像在玩遊戲;每天下午3點就放學;還居然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問兒子,來美國上學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兒子回答:「自由」。

過一陣子,孩子放學後直奔圖書館,倒是常常背滿滿一袋書回來,可是沒兩天就還了。他又問,借這麼多書幹嗎?兒子回答:「做作業。」然後,看到兒子在電腦上打出作業的題目《中國的昨天和今天》,他驚得差點跌倒,這都是什麼題目?試問哪位在讀博士生敢去做這麼大的課題?他責問兒子這是誰的主意,兒子正色道:「老師說,美國是個移民的國家,每個同學都要寫一篇關於自己祖先生活國度的文章,還要根據地理、歷史、人文,分析與美國的不同,並閘述自已的觀點和看法。」這位父親沒有做聲。

過幾天,他看到兒子的作業出來了,一本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整篇文章氣勢磅礴,有理有據,分章斷節,特別是最後列出的一串參考書目,做父親的大氣不敢出,這種博士論文的氣派,他是30歲過後才開始學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級學期快結束的時候,他更是瞠目結舌,老師留給學生一連串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簡直像是國會議員候選人的前期訓練

「你認為誰應該對這場戰爭負責?」

「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度?」

「你是否認為,當時結束戰爭最好的辦法就只有投原子彈?」

「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這位父親還記得,他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很熟練地利用圖書館的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詢所需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有一次,父子倆因為對獅子和豹的覓食性發生爭議,第二天兒子從圖書館借回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有關動物的錄像片,父子倆一邊看一邊討論。美國小學生這時候已經學會了有疑問去哪裡找答案的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在美國小學階段更多是側重於發展兒童對社會的認識,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習慣、獨立思考、自己動手與參與實踐的能力。職業模擬或者論文寫作只是其中的組織方式。

美國初中生的生涯規劃課程組織方式包括社會實踐體驗(工作體驗、社會調查)、職業參觀、職業諮詢、社區教育、企校合作講學等等形式。在師資配備方面,在專業的職業諮詢機構中有職業的教育人員,在學校配備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這些學校教師都是本科畢業後,還要接受相當於碩士學位的諮詢專業訓練;此外,美國平均每50個中學生中就配備一個進行職業生涯輔導的心理學專家,全美國就有幾十萬心理學家專門從事這項工作(卓念,2009)。

我們經常以為,美國學生上大學之前,小學、初中、高中都在玩,沒那麼大學習壓力,很舒服,大學才真正在投入學習,全力以赴——未免「圖樣圖森破」,他們「玩」了些什麼才是重點。

我國大陸進行生涯規劃教育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主要在大學和職業中學裡展開。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職業生涯規劃對中學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是在課程設計方面系統性與前瞻性略顯缺乏(任卓,2012)。

中國教育部組團於2015年4月26日至5月9日對美國職業教育進行了調研,比較全面地了解了美國職業教育的理念、架構和運行方式,並梳理經驗,提出加快發展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建議。職業生涯規劃將會越來越受到家長及學校的重視,而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也會不斷進入視野。

圖片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在線(cedictol)

Reference:

卓念,中美兩國普通中學職業生涯教育比較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09,06

任卓,初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心說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諮詢的分類

TAG:美心說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房寧:當今年輕人講究人生規劃,我年輕時就沒這講究
來吧孩子,讓我給你規劃一下人生
原來在這個時間生孩子有這麼多好處,後悔當初沒規劃好
下一個十年,你會在哪裡?這 5 本書助力你的人生規劃
「生個孩子窮30年」,全職媽媽如何規劃帶娃賺錢兩不誤?
生涯規劃「預見」未來
二十年後的自己,你有過規劃嗎?
孩子的未來需要規劃嗎?
誰說五一時間不夠去西藏,那是你沒規劃好!
大學你沒做好這些規劃,那你到底在幹嘛?
去日本留學,你真的規劃好未來了嗎?
我為什麼要成為一名生涯規劃師!
【如是覺】新的一年就快到了,可自己對人生沒有一點方向,聽說星雲大師把自己的一生劃分為好幾個時期,請問大師是怎麼規劃人生的呢?
30歲前,一定要完成哪些人生規劃?
如孝法師:做好人生50年規劃,不要在臨終時再茫然失措
胡冰卿的職業規劃是?誰說女生到了30歲就得回家生娃!
為什麼你們HR老喜歡問我5年職業規劃,我是真的沒有規劃啊
今天我們來談談職業規劃怎麼樣
福岡的周末又到了想出去玩但是這麼熱,喵喵給你規劃一條避暑線路
孫燕姿規劃明年生二胎 如今網友評論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