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斬殺匈奴十幾萬人,若不是含冤而死,必是趙國統一六國

此人斬殺匈奴十幾萬人,若不是含冤而死,必是趙國統一六國

趙國北邊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趙武靈王時期,下令國中推行「胡服騎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軍事力量逐漸強大,屢敗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軍事力量逐步恢復強大起來,並不斷騷擾趙國北部邊境,趙惠文王便派李牧帶兵獨當北部戍邊之責,帥府駐在代雁門郡。

抗擊匈奴的鬥爭中,李牧即表現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為了有利於戰備,李牧首先爭取到趙王同意,自己有權根據需要設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賦稅收也全部歸帥府,用作軍事開支。針對趙軍和匈奴軍的特點,他深思熟慮後採取了系列的軍事經濟措施。

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他有權根據需要設置官吏,防地內城市的租稅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為軍隊的經費。他每天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教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偵察敵情的人員,對戰士待遇優厚。訂出規章說:「匈奴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膽敢去捕捉敵人的斬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匈奴卻認為李牧是膽小,就連趙國守邊的官兵也認為自己的主將膽小怯戰。趙王責備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趙王發怒,把他召回,派別人代他領兵。

此後一年多里,匈奴每次來侵犯,就出兵交戰。出兵交戰,屢次失利,損失傷亡很多,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任。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有病。趙王就一再強使李牧出來,讓他領兵。李牧說:「大王一定要用我,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做,才敢奉命。」趙王答應他的要求。

李牧來到邊境,還按照原來的章程。匈奴好幾年都一無所獲,但又始終認為李牧膽怯。邊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賞賜可是無用武之地,都願意打一仗。於是李牧就準備了精選的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訓練作戰。同時讓大批牲畜到處放牧,放牧的人民滿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假裝失敗,故意把幾千人丟棄給匈奴。單于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大批人馬入侵。李牧布下許多奇兵,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敵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chānlán),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農耕民族在與游牧民族的爭鬥中,過去由於機動力劣勢,一直處於被動地位,李牧指揮的此次會戰使機動性較差的趙軍在圍殲戰中得以發揮自身車戰、步戰的優勢,是先秦戰爭史中以步兵為主的聯合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對後世以步制騎的戰術有著啟發作用。

李牧大敗匈奴之後,又趁勝利之勢收拾了在趙北部的匈奴屬國,滅襜襤、破東胡,收降林胡,迫使單于向遙遠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憂患。在這次取得輝煌勝利的戰役以後,懾於趙軍之威,過了十幾年,匈奴兵還不敢來入侵趙的邊境。李牧也因此成為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的最重要的將領。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并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趙王遷七年(前229),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政(始皇)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遂稟告秦王,再行反間故計,派姦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

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司馬尚則被廢棄不用。趙國臨戰而親佞臣誅無辜忠誠良將,只過了三個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勢急攻,大敗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台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攻下邯鄲後,俘趙王遷及顏聚。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公元前222年,秦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李牧這位縱橫沙場的名將最終死在了他所誓死保衛的祖國君臣的手中,其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以致司馬遷義憤地罵趙王遷「其母倡也」。

趙國是戰國後期的第二軍事強國,被秦國滅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用人不信,自毀長城」。前有趙孝成王在長平之役中以趙括代廉頗,造成長平慘敗,趙軍死45萬人,元氣大傷;繼之悼襄王以樂乘代廉頗,迫使廉頗奔魏投楚,失去良將;後又有趙王遷冤殺李牧,招致趙國最後的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趣事 的精彩文章:

末代皇后妃子深夜喜歡召見太監進房間的原因,真相令人臉紅心跳!
李大爺家收藏一張紙幣,商人賣掉房子要買,李大爺都不賣!
我們都被歷史上的「趙高」騙了,這才是趙高的另一面!

TAG:看歷史趣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開國重臣,有王佐之才,滅國之功拱手讓人,最後卻含冤而死
此人一代名將,一戰斬殺10萬匈奴,最終卻含冤而死、國破家亡
唐太宗誇獎的三大名將,一人封神,一人罪有應得,一人含冤而死
史上這些人都是含冤而死,有一個竟是上朝死的,就問你一句冤不冤
蜀漢最著名的七個「政治犯」,兩人含冤而死,五人咎由自取
此皇后取名為「觀音」:寫得一首好詩,卻受人誣陷含冤而死!
蕭觀音:這位遼國第一才女,卻因一組艷詩含冤而死!
他是秦國的棟樑之才,結局卻含冤而死
讓反動派膽寒的紅軍女司令,敵人花大錢買她人頭,最後卻含冤而死
含冤而死的7大名將,一人被一太監害死,一人慘遭皇太極的陷害
高穎一生位極人臣卻含冤而死,怨不得兩個皇帝,怨他自己沒做好
清朝兩大官位最高的漢臣,一人含冤而死,一個抑鬱而終
岳飛含冤而死,竟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他是抗金英雄,精忠報國4個字因他而來,但最終卻含冤而死!
史上最含冤而死的五個人,有一個是咎由自取,有一個卻是心甘情願
精忠報國的岳飛含冤而死,但他的後代如何呢?不辱其先人之名!
再造大明朝的功臣,含冤而死,他的做人原則因這首詩流傳千古
鄧艾含冤而死,為何卻無人為其鳴冤,唐彬一語道出真相
他帶著漢武帝的六萬大軍,投靠匈奴,最後自取其辱含冤而死!
民族英雄46歲含冤而死,被百姓生吃其肉,乾隆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