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詫!為規避減持新規,股市上演離婚減持?

驚詫!為規避減持新規,股市上演離婚減持?

作者 | 陶娟

從理論上來說,考慮到上市公司除實控人之外的董監高,多數情況下都是在10%以下的少量持股,通過離婚的方式,將至少一半甚至大部分的股份判給另一方,然後即便董監高本人不辭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將新規予以規避。

贏時勝(300377)發布的一則離婚公告讓自己火了起來。

2017年6月22日晚間,贏時勝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鄢建兵因離婚進行財產分割,將2783.6萬股(佔比3.75%)公司股份轉給前妻,其自身持股佔比從原本的8.1%降至4.35%,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東了

離婚公告截圖

此公告一出,網友紛紛大呼「減持新套路」。在未分割持股之前,鄢建兵持有贏時勝8.10%股權,本應遵守證監會於5月27日出台的大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交易減持新規,其中一條就是通過集中競價減持時,減持需要提前15天披露。而在分割股份之後,雙方持股均低於5%,雖然身為董事的鄢建兵的後續減持行為依然受約束,但過戶給前妻的持股則將不受減持規則約束

2015年,全國辦理離婚手續的人群達到了384.1萬對,2016年再增長至485萬對。過去幾年,因房價暴漲,多個城市陸續出台限購政策,本市戶籍家庭限購兩套房產。而在房價暴漲的財富效應之下,一些家庭為了儘可能將資產配置於房產,進而採取離婚的方式獲得更多購房指標。離婚算2個家庭,因而最多可購4套房產。直到2016年,各限購城市陸續將漏洞堵上——離異單身限購1套。

為了規避政策的限制而採取離婚的方式,會在股市上演嗎?鄢建兵的離婚分割股份,又果真是為了規避減持新規嗎?咱不能下定論,還是先翻一翻這家公司的歷史情況吧。

16個月內股價上漲18倍,但持股處于禁售期

贏時勝於2014年1月27日上市,其發行價定為21.58元/股,對應市盈率為33.1倍。其主營業務是為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和資產託管的整體信息化建設提供應用軟體和增值服務。上市不久,公司又宣布開拓互聯金融服務,投資1500萬元於上海自貿區成立控股60%的子公司上海贏量,擬開展互聯網票據(特指銀行承兌匯票)平台業務。

贏時勝股價16個月間漲了18倍

贏時勝股價上漲的最大受益者,當然非大股東們莫屬。在贏時勝上市時的前十大股東里,實際控制人唐球、鄢建紅夫妻各持有1559萬股(佔比28.17%)、438.42萬股(佔比7.9%),鄢建紅之弟鄢建兵則持有601.47萬股(佔比10.87%),三人分別為第一、四、二大股東,合計持有贏時勝46.94%股權。若按當時的股價計,這三位原始股東的身家合計已有百億元之巨,堪稱暴漲後的最大贏家!

贏時勝上市後的前十大股東

然而,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唐球身為董事長,鄢建紅、鄢建兵則均為董事,他們上市時均已承諾,股權在上市後鎖定三年,直至2017年方能解禁股價最美的時候,百億身家,亦不過只是紙面富貴。

券商投行哪家最賺錢?哪家項目儲備最多?

2017年,解禁的時間終究是來了。

不過,二級市場的偏好已悄然從小票向漂亮50轉移。

從贏時勝本身看,這些年的業績發展其實並不差: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1.2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3.51億元,同期凈利潤從0.34億元增長至1.22億元(表2)。但由於其2014-15年間過於迅猛的股價漲幅、過於高企的市盈率,已經極度透支了後期的股價空間。2015年,其市盈率最高達到了465倍,之後即便大幅降低,2016年末時依然高達140倍。

大股東持股解禁日接近之時,贏時勝的股價還沒有從股災的陰影中緩過來。以向後復權價格來看,從2015年高點的412元/股,到2017年1月初的152元/股,縮水六成以上!

2017年1月12日,贏時勝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16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 -123%,1.17-1.3億元。

同一天,贏時勝還發布了《關於2016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預披露公告》,分配方案為「擬以2016年12月31日總股本297,013,332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股利2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0股」。

每10股轉增30股,派2元!業績預增100%以上!這方案、這業績放往年可謂重磅利好,按理小散們應該喜大普奔跑步進場。可這次,市場並未認可。

雖然「高送轉」概念昔日也總被專業人士批判,但A股一直以來都有炒作高送轉概念的傳統,披露高送轉預案的公司通常會得到資金的熱炒。而且,送轉比例越高,就越能吸引資金入局。

但2017年的高送轉卻一反常態地「玩不轉」了,不少虧損還推出「高送轉」方案的公司直接遭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贏時勝因為2016年利潤同比預增100%,倒是沒有被交易所直接問詢,但概念已是不靈了。

為啥?在披露高送轉的預案里,贏時勝的前幾大股東步調一致地發出了減持計劃。

贏時勝大股東減持計劃截圖

總結一下:唐球、鄢建紅、鄢建兵都分別擬減持不超過400萬股;張列擬減持不超過575萬股;周雲杉擬減持200萬股;龐軍擬減持不超過154萬股。以上6人清一色是董監高成員。

如果他們頂格減持,按2017年1月12日的收盤價39.78元/股計算,理論上將足足套現8.47億元!

莫非宣布高預增及發布高送轉方案,是為了配合董、監、高減持?

然而,市場並不買賬,兩個利好不如一個減持的殺傷力。公告發布後,1月13日、16日,贏時勝連續兩個交易日接近跌停,13日跌幅9.88%,16日跌幅9.34%。這下可好,還沒等及董監高行動,其計劃減持的8個億已經縮水約1.5個億了。

旋即,唐球於16日宣布增持,並於當日斥資約484萬元,增持了15萬股,表示對企業未來有信心。這樣一來,由於董事6個月內不能進行反向操作,因此唐球也就在6個月內不得減持,但其他董事的減持計劃仍然有效。

唐球增持公告截圖

證監會主席痛批「10送30」,董事集體承諾不減持

鑒於高送轉「掩護」下的高位減持蔚然成風,2017年4月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公開場合痛批「高送轉」之風:「10送30,全世界都沒有,必須列入重點監管」。

此背景之下,贏時勝的「10送30」方案,無疑處於風口浪尖。2017年4月10日,贏時勝發布公告,此前宣布減持的董事們集體對外承諾,半年內不減持!

董事承諾不減持公告截圖

除了董事集體承諾之外,身為董事長的唐球還於5月5日及5月9日進行了少量增持。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宣布減持計劃的是6人,此次承諾不減持的是5人,未加入此次集體承諾的是原董事張列。其已於宣布減持計劃之後在一個半月內減持了70萬股,持股比例從6.72%降低至6.48%。

然而,在其餘董事承諾不減持的半年期限內,證監會於2017年5月出台減持新規。按照新規,除了此前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前須提前15個交易日公告之外,董監高(無論持股是否高於5%)減持也須按相同標準提前15個交易日公告。

離婚規避減持新規,理論上可行嗎?

好了,咱回到鄢建兵因離婚分割股份給前妻這個話題上來。我們自然無法判斷其離婚的真實原因,但我們可以探討一下: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及董監高,通過離婚來規避減持新規,在理論上是否可行?

首先,持股10%以上的自然人股東,通過離婚切割財產來規避減持新規基本無效,因為即便切割股份,雙方各自依然是持股5%以上的股東,其減持依然受約束。當然,有人會說,為什麼非要對半切割?不能是4:6切割嗎?至少持股4%的那位可以不受約束了。如果是這樣,哪怕持股50%以上的自然人股東,也可以通過離婚來把4.999%的股份判給另一半,至少此部分可以不受新規約束。但是,上市公司股權對一個家庭而言,往往是一項重要的資產,如果不平均分割,一旦離婚弄假成真,持股較少的一方利益會嚴重受損,有多少夫妻願意接受這種可謂情感試金石的安排?

假如是持股5%—10%區間的自然人股東,則其通過離婚來規避減持新規具有比較大的可行性。通過離婚,股份各切一半,雙方都變成持股5%以下者。按照減持新規,持股5%以上的股東,無論是通過協議轉讓還是大宗交易減持至5%以下,轉讓方與受讓方在交易完成半年內,依然要受減持新規約束,半年之後則不受約束。減持新規並未規定通過離婚切割股份的方式,導致持股降低至5%以下的情形,但考慮到政策從嚴不從松情形,此種情況也將比照轉讓的情況來執行。不過,即便按照從緊的政策執行,也僅需再等半年即不受新規約束。

考慮到上市公司除實控人之外的董監高,多數情況下都是在10%以下的少量持股,通過離婚的方式,將至少一半甚至大部分的股份判給另一方,然後即便董監高本人不辭職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將新規予以規避。

在嚴厲的減持新規之下,A股市場會大批湧現通過離婚來規避政策嗎?我們可以後續持續觀察。

· End ·

西姆股權激勵研究院:我們專註於公司股權激勵(含員工持股計劃)的研究、諮詢、培訓和方案設計。研究院名稱中的「西姆」,是英文Share Incentive Mechanism縮寫sim的音譯,其中文含義是股權激勵機制。表明西姆專註股權激勵這一業務領域。

打造有效、長期的激勵機制

歡迎參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姆股權激勵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薪酬體系設計
一文秒懂乾股、實股、虛擬股
如何把握公司控制權?控股權和控制權有什麼關係?
中國員工敬業比例僅有6%,遠低於世界水平,問題出在哪?
為什麼星巴克的員工別人挖不走?從不做廣告卻這麼火?

TAG:西姆股權激勵研究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口子窖監事違規減持套現被譴責 高管違規減持緣何屢禁不止
對股東違規減持不僅要嚴罰還要培訓
涪陵榨菜銷售增長明顯放緩,高管配偶「誤操作」違規減持
萬科A再遭減持!寶能系真的要撤退了?
蘇寧再度減持阿里股票,新零售要變天?
依米康:上海亨升於減持計劃期「零減持」
減持潮又來了,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
一堆減持公告,讓賺錢愈發艱難
股權激勵後,解禁期臨近的鋰電設備龍頭最多有多少股票可減持?
涪陵榨菜股東出逃:高管因違規減持道歉,有股東兩次套現上億離場
回購新規一圖看懂!回購規模、用途、減持約束等都有明確,「不當套利」被封堵
銷售下滑、創始人減持,綠城正經歷難關
股東減持+業績下滑,小心這些股!
上市不到一年,同為股份業績幡然變臉,管理層減持難逃圈錢之嫌
萬科股價大跌是因為寶能減持嗎?
遠望谷打算再度減持思維列控股權 這兩家公司股價都跌出了新低
銷售漸入佳境,寶能系減持接近尾聲,地產龍頭要鹹魚翻身?
天海防務控制權低價轉讓受阻 大股東「債換股」變相減持
小米回應雷軍減持股票傳聞:系誤讀 並未減持
康旗股份控股股東擬減持籌款,是「轉型」還是「賣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