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循著歷史的脈絡,去尋找帶有民族精神的古代藝術品

循著歷史的脈絡,去尋找帶有民族精神的古代藝術品

我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熱衷去研究歷史?因為我們有燦爛的歷史。「以史為鏡」可以讓我們少去彎路,訴說歷史找到靈感!

我們為什麼這麼熱衷去研究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我們為什麼熱衷收藏古代藝術品?「愛國護寶」可以讓今天的中國人有了精、氣、神。

一部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就是濃縮到100小時也能清晰敘述了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和起伏,一個王朝的興衰、榮辱都和民族文化的興衰緊密相連。

好深刻的大片,讓久違的正統文化回到了正路,看到這樣的好片,也就看到了領導們的決心。只有這些文化的軟實力,才能讓中國人提神長魄。

自從有了文字,有了歷史的記載,我們清晰了歷史發展的脈絡,才有了歷史的滄桑感。但是我們看到這些古代文物,特別是精美的古代藝術品,我們才能更加領悟時代的特徵和興衰。

看到了秦始皇的兵馬俑,能夠想到金戈鐵馬的威武;看到唐三彩的色彩斑斕,能夠想像唐朝的富裕強大;看到宋徽宗的藝術品,更能理解了他的心態,為了藝術,可以丟了江山。

為了女人丟了江山的更多,還不如宋徽宗那!從整個歷史來看,宋徽宗反而留下了藝術的美名,所以想想看,權利算什麼?文化藝術才能永存。

整個中國歷史出現了好像580多個皇帝,記不住幾個,但是他們留下的藝術品,讓我們記住了。特別是幾個喜好藝術的皇帝,永樂、宣德、成化、康熙、雍正、乾隆,連唐英都被人們永遠的記住了,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古代文化和藝術也是我們驕傲的精神武器,一件秦始皇的兵馬俑可以媲美斷臂的「維納斯」,我們卻有成千上萬,誰知道地下還有多少未知!

我們看到中國的這些古代藝術品,我們可以超越自我,但無法做到「以假亂真」,連「乾隆」皇帝都無法完成超越「宋徽宗」的藝術,我們就在夢裡超越,過過意淫也行,但不太認真!

古代藝術品包含了極高的美學思想和精神內涵,我們還有嗎?沒有了!原來的一些動物本能,被這個浮躁的社會吞吃了,原來人可以預感自然災害,現在只能依靠儀器來求生存了,社會進步了,但人的功能降低了。

一件瓷器包含了多少內涵,不是一個工匠能夠理解的,它的美學思想,我們又能破解了多少?

宋代的瓷器單色釉的美學感悟,要遠遠高於彩瓷的感悟。它的造型美學,需要從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去做分析,由"造物"而產生的"造型",提高到文化藝術創造的高度來認識。

當今不要看收藏了宋代瓷器的不少,沒有幾個能夠真正領悟到宋徽宗的藝術,拿著書籍和指標去尋找那幾個蛛絲馬跡,能找到藝術品的靈魂嗎?

如此簡單的造型形成了自然天成的美感,只有那自然渾成的傑作才是人間大美!

所以研究歷屆藝術品一定要摸清歷史文化的脈絡,歷屆的統治者都「重文」「輕理」,更「輕商」。他們的歷史、生活、愛好、甚至宮闈之事都能尋到一點端倪,不管正史還是戲說。

但是對於陶瓷的燒造,並沒有多少資料可尋。我們只能從文化發展中,甚至是出土文物中,找到更多的物證,來敘說那個時代的藝術。

中國歷史精彩紛呈,有看頭,有噱頭。其實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更了得,由於文字理解的難度,文學作品只是影響了東亞語系,但是形成了獨特的神秘東方主義,其核心就是中國的文學和哲學。如果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西語,基本失去了心靈感應。

文字的影響肯定不如這些鬼斧神工的藝術品,可以靠視覺影響世界,我們總說中國文化的偉大,偉大要有真實的物證,這些物證,就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國寶」。

近期收藏了一些,不是一件、二件,而是百件之多(各)色汝瓷加貼金的汝瓷,也許超出了我們正常的認識,但是它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一件比一件的精美。

我們發出疑問非常正常,懷疑已經不能單從制瓷工藝上,來判斷他是什麼朝代的產品。我們要從歷史發展中找到他的影子,要從藝術上,文化上找到他的精神,也許能給中國的收藏世界帶來一點小清新,也許就是徹底的撥亂反正。

如今關於陶瓷的書籍並不少,一些文博專家們,個個都是產量頗豐,沒辦法啊!提職稱就要看論文和書籍,這是硬指標,如果是被動的去寫,文章不會有多少新意,天下文章嗎,大家去抄吧!所謂換湯不換藥。

主動去寫的文章才有新葯,才能啟蒙人的心智。大學的一些老教授們,只要健在的,見面就問,忙什麼?寫書!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交流才能目清耳明,放到全民收藏方面,民間收藏也需要一部巨作,來描述已經巨大無比的民間收藏。

看全世界的收藏,只有中國最刺激,也是最糊塗,糊塗到何程度,按照專家的說法就是一鍋粥也撈不出一個豆來。

這時候能有一部巨作橫空出世,而且是劃時代的,我想能夠徹底改變我們原有的古藝術品的認識,只有實物才能改變觀感,才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總說中國人心靈手巧,靈在哪裡?巧在哪裡?

有關歷史題材的作品和資料,實在是太多了,多少都能出現一些藝術品的影子,但是以藝術品作為主題,去看中國的歷史,可能另有一番風景。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以《中國古陶瓷大典》的方式去尋找中國歷史的發展,尋找中國歷史的燦爛,這個義舉既大膽,又非常鼓舞人心。

通常認為研究中國古陶瓷,離不開這些國家級館藏。民間藏品和民間編輯能力如何?編纂的《大典》能達到何水準?億萬的中國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那。有人歡喜,有人恨,從羨慕、到妒忌、再到恨,也許沒有任何理由。

一張照片讓我信心十足,1950年,前清的蒙古正黃旗的貴族(左二、薩偉的伯父)給國家的博物館捐獻了他們的全部寶貝,並和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間)一起的合影。

這張照片十分難得,就是中國歷史的寫照。今天看看這張照片,都可以成為歷史的見證。

註:本照片版權屬於新疆的薩偉先生,如有轉載使用,請徵詢薩偉先生同意。

更難得的是他們家族的寶貝全部捐獻給國家,後代每人只留下了一個小碗作為紀念,當時是個什麼樣的精神,我不知道,有些老人可能更清楚,看著不遠的年代,其實離我們的感受相去甚遠。可見那些捐獻的文物何其珍貴,不知道捐獻的文物到了何方,但願能在中國繼續看到這些珍貴的藝術品。

從今天的視野看古代文化,我們一定另闢蹊徑,民間的藏品實在太豐富了,豐富的讓人難以想像,又超出了一般人的鑒賞能力,被認可,還是有爭議,都無法迴避。

我們多從文化的角度,文學的角度來進行這次大無畏的探索。感悟那個時代的文化,感悟那個時代的思維,探索那個時代的工藝水準,探索那個時代的精神,我們不是將各個朝代的陶瓷進行一個大匯總。

我們要突破已經大量出版的陶瓷資料和介紹,而是用全新的視野,和全新的理解去解釋各個時代的精神和風采。也許會讓這些質疑者,相信,我們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壯麗,如此的盪人心懷。

用今天的眼光看整個中國歷史,就是100小時。如果去看古代陶瓷,可能100小時都用不了,一部《瓷路》的紀錄片只用了六個小時,太簡略了。應該更長一些,如果配合古陶瓷大典,一千個小時,也說不完。

所以探索「過去」和探索「未來」都是一個偉大的活動,除了財力,更多的是精神的來支持自己。

一件古陶瓷、一本書、一張老照片(照片雖然是近代的文明創造,但是記錄了許多考古真跡)都可能發現新的線索,來激發人們探索自然、探索藝術、探索古陶瓷的勇氣。

當上世紀80年代,有些學者在日本發現了一些被清代皇帝禁毀的小說真本時,十分激動,有的給騰印下來了,我看到過其中的幾本,就被他的文字徹底征服了。

其實這些書都沒有涉及政治,只是生活的言情,由於太露骨,所以被銷毀,現在看來,這樣的文學作品,讓人腐朽的能力,依然大於如今的色誘。

文學的精彩在於文字的精彩,只有發明這樣文字的民族,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學,才能設計出精彩的藝術作品來,文學和藝術實際是相互相成的。只有匪夷所思的思維,才能有鬼斧神工的藝術。

總而言之,我們中華歷史的精彩、我們文字和文學的精彩,也就是我們獨有的思維方式,才讓我們擁有了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放到任何地方都是「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kallmight 的精彩文章:

在海外看中國文物的燦爛,民藏責無旁貸!
這把白釉褐彩仙人吹笙執壺還是瓷器國寶級文物嗎?
民間文物何其多?民間文物何其少?
把古代藝術品資產數字化,建立高傲的價值體系
自給自足的民間收藏,到了大秀拳腳的時候了

TAG:okallmight |

您可能感興趣

以絲路為核心的西域民族主題美術創作和發展脈絡是張錄成大寫意的精髓
梳理金雀花王朝的脈絡,勇敢的心、權力的遊戲都脫胎於這段歷史
生長的脈絡——人類文明的奇妙之旅
巔峰藝術:由植物組成的人體脈絡
一文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脈絡,快收藏好!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淺談篆書發展的歷史脈絡和篆書的書寫藝術性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於城市的精神脈絡
華夏文明的脈絡以及中華神族回歸修鍊的方向
印度的神之子:開掛背後有一條清晰的文化脈絡
暢遊泰劇《天生一對》取景地:邂逅珍貴古遺址,尋找歷史的脈絡
敦煌寫本,一部脈絡清晰的民間書法藝術史!
有石友質疑筋脈石表面脈絡不是風化形成的,你怎麼看?
神之子開掛背後的文化脈絡
從游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三次大衝擊,看世界古代史的發展脈絡
原創 與文廟並峙的武廟,歷史脈絡如何?供奉了哪些英雄豪傑?
痛苦的原理與快樂的脈絡
最初的情感 在脈絡清晰的葉紋里
中美關係的簡明歷史脈絡——精神殖民發端的清朝篇
巨頭爭搶的文化產業發展脈絡
「傳統@現代」服裝展,用混搭形式回望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