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紐約時報簡化編輯層次,聘請更多記者做原創

紐約時報簡化編輯層次,聘請更多記者做原創

這是2008年來的第六次自願離職計劃

受益於去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紐約時報》一度「重煥生機」,特朗普的攻擊讓這家傳統媒體的付費訂閱用戶有所增長。

《紐約時報》再次推出一項自願離職計劃,這次計劃主要針對編輯部門,主要目的是平衡編輯與記者的比例。執行編輯Dean Baquet與主編Joseph Kahn發布該決定,強調目的是為了「簡化現下多層次的編輯程序」。

精簡編輯層次是《紐約時報》今年初發布的「 2020戰略計劃書」中重要的一環,是該報繼續從傳統印刷轉向數字化的重要步驟。這一變革將改變過去的編輯系統,過去記者的稿件在編輯之間轉來轉去、文字編輯對每則報道進行細微改動,大部分報道在發布前至少經過2-3名編輯作業。《紐約時報》認為,有太多的編輯資源耗費在改錯字、換段落等低級別的編務上。

《紐約時報》在數字化上表現良好,目前電子訂閱用戶達220 萬人, 去年一年,《紐約時報》的純數字收入高達 5 億美元,超過許多其他頂尖出版社,包括BuzzFeed,《衛報》以及《華盛頓郵報》在這方面收入的總和。

5 月份的財報顯示,《紐約時報》數碼廣告的收入上升了 19%,但即便如此,印刷版的廣告滑落 18%,由於紙本的廣告收入佔比還是較高,單季的廣告凈收入換算下來還是跌了 7%。雖然《紐約時報》的線上訂閱用戶穩步增加,但仍不足以抵消印刷報紙的虧蝕。

圖片來自 《紐約時報》

「 2020 戰略計劃書」釋放出《紐約時報》在數字化上將繼續發力的信號,他們認為更穩健的商業策略就是為幾百萬讀者提供強大的新聞資訊。這就要求該報需要更多的記者,來發布原始、耗時進行實地考察的專業報告。

根據備忘錄內容,現制下區分為二部分的編輯部將會統合為一,記者也會擔負更大責任。新的內容管理系統將允許編輯和記者使用視覺元素構建故事,在發布前檢查最終報道。這些變化將減少編輯數量,記者數量則將最大化。

《紐約時報》並未公布自願離職計劃的目標人數,但稱如果人數未達標,公司會進行遣散。節省下來的開銷則會用於增聘最多 100 名記者,讓更多前線記者參與發掘原創新聞。

除了減少編輯人數,取消「公共編輯」一職也是此次計劃的重要部分。「公共編輯」職位於 2003 年創立,因當時轟動全美的傑森?布萊爾抄襲案後,欲借設立「公共編輯」一職挽回公信力。《紐約時報》稱「公眾編輯」已不合時宜,發行人Arthur Sulzberger Jr. 表示,「今天,我們社交媒體的關注者和網上的讀者紛紛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監督機構,比一個人更加警覺和有力。」

公司還成立了「讀者中心」,由編輯 Hanna Ingber率領團隊接收和回應讀者的查詢和投訴,同時會更重視讀者的意見,將大部分文章開放予讀者評論,現任公眾編輯 Liz Spayd 將於 6 月 2 日離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卓點黑科技 的精彩文章:

從單機版AlphaGo戰勝柯傑展望人工智慧的未來

TAG:卓點黑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新媒體時代,記者編輯抓住讀者的二十條寫作秘訣
讀者不滿作家推薦的反猶傾向,紐約時報編輯發文回復
越來越多編輯部開始用自動化報道 AI會取代記者嗎?
手寫時代:莫言用單位稿紙寫成名作,編輯騎車上門催汪曾祺交稿…
編輯找工作簡歷樣本
如何編輯人類的記憶
外媒編輯吐槽:「帶魚屏」筆記本不適合工作
回望手寫時代:莫言用單位稿紙寫成名作,編輯騎車上門催汪曾祺交稿…
編輯自學筆記:如何做原創兒童科普繪本
梅根屢次打破皇家記錄,執意擔任專欄編輯,成為王室第一人
清單編輯部數萬字購物筆記公開,一鍵即可收藏
專訪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負責人:報道本身比點擊量更重要
很久沒看報紙了,原來紙媒的編輯們才是最彪悍的
極簡筆記新選擇:既是便簽備忘錄,又是富文本編輯器
這本黑科技筆記本厲害了!實時同步筆記、文字還能在線編輯!
編輯,請問您剪裁的依據?
編輯手記|最喜古書有溫度
看完編輯手記,你會更懂一本經典好書誕生的不易
橙瓜碼字:一款讓作者、編輯輕鬆日更萬字的寫作軟體
編輯部的日常新年特別篇 編輯半年剁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