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馬拉松比賽中,為什麼第一個5公里就出現了「疲勞點」?

馬拉松比賽中,為什麼第一個5公里就出現了「疲勞點」?

馬拉松跑友們都沒少嘗過「撞牆」的滋味。通常在賽程進行到四分之三,身體會感到特別難受,出現胸部發悶、呼吸困難、心跳、腿軟、頭暈噁心、步子發沉、速度下掉等現象。這種「極限點」是非常正常的反應。

然而,部分跑友起跑不到5公里就出現明顯的「極限點」現象(尤其是出發靠前、起步偏快的跑友),喘氣感和心跳感明顯加強,有時會出現腹痛、噁心,有種想放棄的感覺。

從能量消耗角度看,前5公里應該是體能儲備最充足的階段,無論全馬(疲勞點在30公里左右)還是半馬(疲勞點在15公里左右),為什麼反而會出現疲勞反應呢?

生理惰性是起跑階段不適的主要原因

內臟器官活動主要受副交感神經支配,而運動狀態主要受交感神經控制。在進行劇烈運動的開始階段,副交感神經開始受抑制而交感神經興奮。但是,前者的速率明顯滯後於後者,形成一種生理惰性,導致一系列暫時性生理機能低下的現象。

起跑階段,骨骼肌對血液循環和供氧的需求突然增加,然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卻不能很快跟上這個節奏,可能會出現心率劇增、胸悶、呼吸困難、呼吸肌痙攣(岔氣)等。相應地,骨骼肌也會陷入短暫的缺血缺氧狀態、無氧代謝產生的乳酸就會增加,表現為肌肉酸軟無力或僵硬、發沉。

另外,運動時,肌肉血流量增加而內臟血量減少,從而滿足肌肉運動的需要,把這一過程稱為運動時血液重新分配。因為血液的重新分配、神經控制的變化,消化系統特別容易出現暫時性的不適,比如腹痛、噁心等。

如何正確應對前5公里的疲勞點

要注意起跑階段的「疲勞點」不是真正的疲勞,它是一種暫時性的紊亂。運動員是可以憑著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繼續堅持運動,隨著身體機能的調節,副交感神經的惰性得到克服,內臟器官與運動器官之間逐漸協調,一系列不良反應就會逐漸消失。

此時,生理機能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呼吸和心率趨於穩定,乳酸水平維持較低,直到真正的疲勞點到來。一般來說,馬拉松比賽中如果能夠按平時的運動配速(要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勻速跑,30公里之前都應該處於這種穩定工作狀態。

出現這種「假性」的疲勞點後,可採取的主要措施:適當降低速度(但不要陡降);調整呼吸,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穩定呼吸節奏;繼續堅持運動,保持動作不變形、節奏不亂,直至克服這一疲勞點,進入穩定工作狀態。

如何預防或減少前5公里的疲勞點

進入穩定工作狀態需要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個人特點、訓練水平、運動強度、當時的身體機能狀態以及賽前準備等。一般來說,對於馬拉松第一個5公里出現的「疲勞點」,業餘跑友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問題著手預防:

熱身不夠

充分的熱身活動,可以顯著減少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加快比賽中身體進入運動狀態的速度。在路跑比賽中,專業運動員可以在起跑區外做完準備活動(慢跑、動態拉伸、加速跑等),發槍前10分鐘左右再站上起跑線等待發槍。然而業餘跑友往往提前1小時就在起跑區排隊等候、沒有空間做熱身。所以建議:在排隊時儘可能利用空間進行小幅活動(比如原地小步跑),或者起跑前2km放慢速度作為熱身。

起跑太興奮

在起跑階段,受比賽現場氣氛的影響,大家往往比較興奮,蜂擁向前,比正常配速快出好多。另外,許多跑友遇到錄像鏡頭,都喜歡搶鏡、手舞足蹈、蹦蹦跳跳;遇到熟人、邊跑邊聊天,這都會浪費體力、打亂節奏、導致提早發生疲勞。所以起跑階段一定要沉住氣。

跑步中節奏不穩定

起跑階段的節奏變化,常常是因為受人群干擾。有許多速度較慢的跑友佔據了起跑區靠前位置,而水平較高的業餘跑友只能站在隊伍後方起跑、在人群中不斷超越,使得速度忽快忽慢,跑動方向左右變換,這對體力的消耗是很大的。不過近年來出現了可喜的現象,國內不少大型馬拉松賽事已經開始實行「分區起跑」,按照參賽者的歷史成績,水平越高、速度越快者越靠前,避免了起跑時的混亂場面。

賽前飲食不當

比賽當天早上吃的太遲、太多、太油膩,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得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大幅提高,運動狀態下降。所以,賽前一餐主要原則是「輕負荷、不空腹」即可,這時候再過多講究營養價值已經沒有意義了。

總之,無論全馬、半馬、越野跑等比賽,如果起跑不到5公里就出現了「極限點」或「疲勞點」的反應,一定不是真正的疲勞,更不是能量不足,而是你還沒有進入運動狀態。通過充分的賽前準備(適當飲食、充分熱身)與賽中控制(呼吸與動作節奏的控制),可以削弱甚至消除這種反應。當這個疲勞點出現時,首先心理上不需要太驚慌,相信堅持不久後,你就將進入舒適的「穩定工作狀態」。

本文為98跑原創,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亞洲田徑錦標賽中國隊陣容公布,98跑四名隊員入選
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周訓練計劃
跑過戈壁,跑贏人生
業餘跑者加強節奏跑訓練的意義和方法
活動度的重要於大於柔軟度

TAG:98跑 |

您可能感興趣

離馬拉松終點只差3公里,他放棄了比賽!所有人都來點贊
每天跑1個10公里,跑了半年,我現在能嘗試馬拉松嗎?
三年前的第一個馬拉松
你真的從一場馬拉松比賽中恢復了嗎?
跑馬拉松的最後幾公里,你在想什麼?
馬拉松比賽前一天,這台過保兩年的存儲宕了
你想跑馬拉松,先跑出一個完美的10公里再說吧!
情願每天跑三公里,而不是每隔半年跑一次馬拉松
這3種情況,別去跑馬拉松!
第一次跑馬拉松,該怎麼補給?
馬拉松的第一次備賽,這樣跑更好
八點的比賽十點播為了啥?火密:我們不一樣!我們只愛看馬拉松!
跑了三次十公里馬拉松,今天你因堅持而最美
連10公里都不懂,你還跑什麼馬拉松?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該注意什麼?4個技巧告訴你!
2018年重量級的馬拉松,來了一大波,你準備好了嗎?
這個周日,這場最美賽道的馬拉松,還沒開跑就醉了……
2018馬拉松賽事盤點,新的一年去哪兒跑?
馬拉松為何猝死事件頻發?原因主要6點,這6種人不宜參加比賽!
爬也要爬到終點!馬拉松賽道出現的這一幕讓所有跑友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