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環球科學》2017年6月號新刊上市

《環球科學》2017年6月號新刊上市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技術的起源:330 萬年前的石器

關於人類演化,一個廣為接受的故事是,大約280萬年前,最早的人屬成員出現,隨後我們的祖先開始學會製造石器,而製造石器的能力則讓古人腦量增長,愈發聰明,石器製作技術也越來越純熟……但在不久之前,科學家在肯亞找到了330萬年前的石器——比人屬的誕生還早50萬年。在那樣一個連人屬都還未出現的遠古時代,到底是誰發明了石器製造技術?

人工智慧 ARTIFICAL INTELLIGENCE

合成人類聲音

語音合成技術已經在生活中觸手可及,但當前的合成語音還非常生硬,我們幾乎一聽就知道自己在跟沒有生命的機器交流。法國科學家試圖改變這一點,他們利用恰當的數字工具,可以創造或改變語音的特徵,合成出以假亂真的語音。利用這種技術,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或轉換一個人的語音,讓失聲的人再度說話。

化學 CHEMISTRY

10飛秒,看清生命過程

在最細微的尺度上,生命過程中的很多秘密仍然不為科學家所知。但利用加速器和激光,科學家可以在千萬億分之幾秒的時間裡,看清楚最複雜的生命化學反應,比如在光合作用過程中,關鍵蛋白是如何發生結構上的改變,如何捕捉光子,進而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分子。

遺傳學 GENETICS

馴化狐狸:一場60 年的演化實驗

我們的祖先是怎樣把狼變成狗的?為了尋找答案,俄羅斯科學家開展了一場跨越60 年的實驗,以快進的速度再現這個馴化過程。他們從狐狸中選出最溫馴的個體,不斷繁育,十幾代後,就開始出現喜歡與人親近,甚至能和人建立起情感紐帶的馴化狐狸。這些狐狸不但性情和外貌與狗相似,在基因水平上也有了同樣的變化。

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精神分裂症:遺傳因素重要嗎?

一項歷時數年的大規模遺傳學研究表明,共有108 個基因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但這些基因中的每一個,都只會帶來很小的患病風險。這推翻了研究人員早前認為的精神分裂症源於一個或幾個基因突變的想法。一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與這些基因相比,生活習慣、情感創傷、性虐待等環境和社會因素,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患病風險。

生物學 BIOLOGY

全功能體:超越有機體

每個人體內都有超過1000 種細菌和酵母,它們的總重量超過了1 千克。這些寄宿在人體內的細菌有著多種功能——幫助消化、促進神經細胞發育等。如果離開它們,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都將受到影響。所以,「全功能體」的概念由此而生,因為科學家認為,一個生物與寄生在生物體上的所有微生物才算是一個真正的整體。

天體物理學 ASTROPHYSICS

1000光年外的恆星,存在高級文明?

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一顆恆星讓天文學家傷透了腦筋。這顆看似平常的恆星時而略微變暗,時而大幅變暗,現有的所有理論,甚至很多奇特的理論,都不能完美解釋這顆恆星的亮度變化。排除所有可能後,科學家想到了美國物理學家戴森在多年前的一個預言:如果一個文明發展到較高程度,就有可能用特殊裝置把恆星圍起來,讓恆星的所有能源為己所用。

演化 EVOLUTION

這些消失的DNA,讓人類脫穎而出

使人類區別於黑猩猩、倭黑猩猩等近親的一些重要特徵,並不像我們所預料的那樣,來自於人類祖先後來獲得的基因,而是由於我們失去了某些關鍵的DNA 片段。這些消失的DNA 片段具有基因開關的作用,使得某些在動物發育中極為關鍵的基因在人體中「沉默」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更大的大腦、可以直立行走,能與配偶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

氣候 CILIMATE

印度能源政策決定全球命運

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印度的能源需求正在迅速攀升。莫迪政府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承諾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但在減少碳排放上仍然決心不足。在《巴黎協定》中,印度設定了極高的碳排放上限,同時無力進一步提高國內煤炭、石油價格。如果未來幾年,印度的能源政策不作出重大改革,其他國家遏制全球變暖的努力將付諸東流。

醫學 MEDICINE

裴鋼:用30 年挑戰阿爾茨海默病

在老齡化日趨明顯的背景下,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然而我們卻拿它沒辦法。解決這個對個人、社會、國家來說都很重要的問題,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的努力方向:他已在開展一項大規模研究,希望在不斷加深對大腦健康和衰老奧秘的理解的同時,幫助老年人儘可能地遠離阿爾茨海默病的困擾。

前沿 ADVANCES

反中微子監測器:探測被藏匿的核武器

如何讓信教學生接受演化論?

利用鹽度差發電

精準預報滑坡災害

全球科技熱點

嬰兒一出生就能建立語言認知

從遺骨推斷中國古代女性地位

會跳高的機器人

用太陽能製備氫氣

NASA新技術減少航班延誤

更靈巧的仿生手

防晒霜成分nZnO損傷毛囊幹細胞

專欄

健康科學?THE SCIENCE OF HEALTH

神葯阿司匹林

技術檔案?TECHNOFILES

更好的電池要來了

科學評論?COMMENT

給特朗普的諫言

反重力思考?ANTI GRAVITY

槍支和大麻是研究禁區?

懷疑論者?SKEPTIC

酷刑逼不出真相

圖表科學 GRAPHIC SCIENCE

哈勃不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改造腸道菌群,醫治心理創傷
汽車真的飛上天了!不需要駕照就能駕駛
那些讓你壓力山大的工作,也許能延緩大腦衰老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氣候政策會增加多少碳排放?
特朗普氣候政策會增加多少碳排放?

TAG:環球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環球科學》2018年3月號新刊上市
《環球科學》2018年4月號新刊導讀
《科學》文選集錦2018年1月26日
《中國人口科學》2018年第2期
科學世界2018年第3期新鮮出爐!
《中國科學:材料》2018年第3期
科學世界2018年第2期新鮮出爐!
2018年1月「科學」流言榜
《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目錄
2018年3月「科學」流言榜
3月20日20點 中國科學院博士開講!
2元/本特價包郵:科學之謎及百科新說2017年4期-2018年1期
英國科學家預言:地球將於2018年9月23日滅亡?
「典贊·2017科普中國」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公布
科學家:直徑2公里的小行星將於2019年2月撞上地球!
1時可達30625公里?中國超音速超美澳!科學家:計劃2020年上線
2017 年空間科學熱點回眸
18 名華人科學家獲 2018 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青少年科學素養調查(2000-2014年)——總結與建議
NOAA發布《2017年NOAA科學報告》,盤點2017年研究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