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外部歸因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外部歸因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外部歸因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生活中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你會不會習慣于歸咎自己,做所謂的內部歸因?

如果有這個習慣,那請你好好的看看這篇文章,它會告訴你其實「外部歸因」也一樣重要。

在談外部歸因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歸因是什麼。

無論你察覺與否,我們每天都在進行歸因的行為,而且通常是在沒有意識到其過程和偏差的情況進行的,歸因的目的是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過程進行因果解釋和推論。

換言之,我們需要對發生的事情有一個解釋,而解釋來自哪裡?是否合理卻往往並不重要——這也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在這件每天我們都做的事情上,我們可能錯了很久。而且不知道自己錯在哪?我想通過剖析自己這件事情上的錯誤,給你啟發。

我在讀的佛學院教育質量低下,學習資源短缺+而最可恨的一點是每天都給我們安排很多「毫無意義的重複」因為領導希望藉此來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方便管理。

可如此一來,我自然就沒有時間做那些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每當我在臨睡前發現還有很多待辦事項沒有完成的時候,我通常都會非常的內疚,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努力,要麼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完。

導致內心被滿滿的罪惡感包覆,就像被一大片烏雲籠罩著一樣,更痛苦的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每天都只能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空氣中睡去。

直到後來我讀作家格威爾的《引爆點》時,格威爾提出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基本歸因錯誤:我們傾向於從人的性情一面而不是從環境一面尋找答案,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體情形和環境因素——尤其是當別人出現狀況的時候。

通俗一點解釋,人往往喜歡對人不對事,不善於對事不對人。?

?讀完這本書後,我卻一直在想我是不是也犯了一個歸因錯誤:高估了自己對自己和環境的控制力,低估了環境對我的影響力?雖然這樣很合乎道德情操,但是明顯不符合現實情況啊!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正苦思冥想自己到底錯了沒有的時候,班主任急促的敲我門,大喊讓我快點出坡幹活。

這時我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的煩躁不堪,而是突然頓悟一般想明白了:我效率低下,不是因為我不努力,是因為身處「監獄」的我根本沒有條件為自己的理想努力。

拎清這一點後,我頓時神清氣爽,如釋重負。這次「頓悟」得到的收穫也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另外一個原因:我們往往莫名其妙地內部歸因—結果則往往是冤枉自己,耽誤事情。

內部歸因這個概念和鮮有人提起的外部歸因不一樣,這是一個被現代成功學經常玩的概念。他們告訴你:你窮是因為你傻,你弱是因為你low,總而言之,一切的不幸,都是你自己的原因,和他人無關。而可憐的你還要學會在你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因為你只能改變你自己。

這些話看上去的確很有道理,但如果真如他們所言,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無法改變環境,那人類現在依然還是山頂洞人。

這裡面還有一個誤區:不假思索的內部歸因會讓我們把注意力過於集中到自我。從而忽略情境的重大作用——因為與環境因素相比,我們自己的行為是最容易捕捉的信息。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注意和記憶,而社會環境、社會角色、情境壓力等外部條件則難以引起注意,更加難以留下印象。

可一旦忽視了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只強調自身的原因。?雖然我們的問題依然可以輕鬆得到解釋,但卻難以得到解決——因為找到真正的原因,永遠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開始。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是否需要外部歸因呢?其實只需要思考幾件事情,比如:大多數人在同樣情境下會不會做出同樣的反應?

我之所以如釋重負就是因為我敢斷言:大多數人處於我的情況下,都不會比我把時間利用得更好,做出更多事情。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為一些遺憾內疚的話,不妨想一想,別人處在自己的環境中,他是否能令這件事情有更好的轉機呢?

如果沒有,那就請你對自己溫柔一點。如果有,一定要想一想。為什麼?

第一種情況你需要放鬆對自己的責備,好好外部歸因一下。而後者就需要用到內部歸因了,但就算要內部歸因,也請注意要歸因到自己身上可控的部分——是努力不夠,而非能力不夠。是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條件,而不是自己沒有條件。(為什麼要這麼做,我下面會講。)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寫了這麼多,我既沒有去反對內部歸因。也沒有去吹捧外部歸因。其實我只是在強調一點:我們千萬千萬不要「盲目歸因」。

?因為很多如我一樣內向的人通常會毫無原因的認為錯在自己,就像很多腦殘的盧瑟毫無原因的認為錯在別人一樣。這兩種歸因一個可怕一個可恨,可同樣都是盲目的。

為了避免盲目歸因,我們知道: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歸因能不能為自己帶來改善和進步?

如果你的歸因風格傾向於把原因推到那些你不能改變的事情上,那麼你這種歸因真的會令你很痛苦——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內部歸因都能為你帶來改變,比如我們常用的:性格不好,能力不夠,甚至是原生家庭不幸福等等。

也並不是所有的外部原因都不能被改變:惡友、爛學校、萬事不關心的老師。要知道從來沒有哪一種好環境是主動送上門來的。好環境都是我們不斷朝著好的方向塑造出來的,在被塑造之前,它們往往是「不那麼好的環境」。

把責任推給這些能夠被改造的因素一定會激勵我們進步。而當我們把責任推給不能被自己改變的因素時,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在逃避——尤其是在為自己的失敗歸因的時候。

做失敗歸因時,如果你選擇這些你無能為力的原因,那就等於你默認了下一次失敗。

?從某種意義上講,歸因是認知假設和行為之間的橋樑,歸因的方向,往往就是行為的方向。因此,假如你的行為出了問題,不妨檢查一下你的歸因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偏差。

除了選擇能為自己帶來改變的歸因方式以及多思考以大多數人在同一背景下反應是否一致?之外,還有三招能讓我們的歸因更加準確。

(一)

看選擇權

如果行為是自由選擇的,就可以歸因於行為者自身的原因;如果行為是在外部限制的作用下產生的,就應該考慮一部分歸因於外部因素。千萬記住一點:無論結果好壞,都要以此為準則。

(二)

考慮自己有沒有被立場影響

一件事情,不同立場和動機的人會做出截然不同的歸因推論——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也是歸因偏差的主要來源。因為背景不同,每個人身處位置和環境提供的「歸因暗示也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都是「歸因」不由己的。

(三)

不要尋找想要的原因,

也不要滿足於想當然以為的原因,

保持客觀,尋找真正需要解決的原因。

就像上佛學院在學習上反而效率低這件事情:我想要的原因是希望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不夠努力,從而使這個問題還有轉機,而我一個同學想要的原因,是環境太逼迫了,和自己沒有完全一點關係——哪怕他大多數的痛苦都來源於不上課而導致被老師罵。

我倆追求的都是我倆想要的原因——這也叫自利歸因偏差,因為這種歸因方法對我們有利。

但這不是我倆真正需要的原因——因為這種歸因無法為我們帶來改變。

這種歸因之所以能夠忽悠住我倆,是因為它們是我倆想當然得出來的原因,而不是我們客觀分析尋找出來的原因——在想當然的狀態下,我倆的智商幾乎為零。

所以我們在歸因時,一定要保持客觀理智,千萬要分清楚哪些是間接影響,導火索,哪些因素又是直接原因,核心原因。

只要你把這裡面的次序拎清楚了,就不難把一件事情分析的客觀理性,找出對自己需要解決的那個「第一因」。

其實歸因這件事情說破大天也就是:尋找我們最合適最需要的答案。?

可是,雖然你的大腦很想要一個歸因答案,但你的理智千萬不要輕鬆的隨便認可一個歸因答案,我當然知道你很聰明,但也還是請你不要輕易認可自己已經得到的歸因答案,一定要多檢測一下這個歸因答案——因為未經檢測的歸因往往是幼稚的歸因。而幼稚的歸因往往伴隨著錯誤的行動,錯誤的行動則往往伴隨著失敗的結果。

這個必須倒過來的話就是:能經過檢測的歸因就是合理的歸因。而合理的歸因往往伴隨著合理的行動,合理的行動則往往伴隨著成功的結果。

當然啦,理性分析後你就會發現,絕不存在內部歸因就是最合理的歸因這一種荒謬的歸因謬誤。

而你今後應該怎麼做歸因,難道不是一目了然了嗎?

(書法 / 續祥)

文章 |續祥

美編 | 如梵

校勘 | 如梵

圖源 | 如玥

發 心

由於官方關閉iOS版微信公眾平台文章讚賞功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咯嘰咯嘰!一休哥的漢詩,讀過么?
《瑜伽師地論》四無量心(4):解釋經義(1)
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玄奘法師傳(四):6
天台八教(二)三藏教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近八成胃癌歸因於這種細菌!尤其是這些人更需要注意
「歸因」思維,你以為的單身原因是對的嗎?
別把不良情緒歸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信
八項明顯歸因於HIV感染引起的疾病,你有哪個?
歸因風格測試,測出你屬於3種歸因類型的哪一種!
脾胃虛病不斷!脾胃不好,歸因3個錯誤,你知道嗎?
鬧大了!魯媒曝泰勞森不歸因為他 可這不是好事嗎?
幼兒悶死校車悲劇何時才能終結?不能總是簡單歸因於「大意」「過失」!
投資中的重要一課:克服歸因謬誤
我的朋友我的群婚戀歸因的故事
女性產後體重飆升?歸因於四種不合理因素
5000多年前,有個帝國因「恐怖統治」而出名,是古代恐怖主義的始作俑者,它的興起歸因於一種金屬
問答模型真的理解問題嗎:歸因分析可輕鬆構造對抗問題樣本
由於抽搐首先發生在眼周圍,面肌痙攣常被錯誤地歸因於壓力和焦慮
DNF起源職業改版背景原因:團本難度回歸因為整體傷害溢出
1級致癌物!7成胃癌歸因於它!關於幽門螺桿菌,這4個問題你要清楚
如今青少年身體素質大不如前,老梁歸因為獨生子女教育,你認為呢?
時隔五年回歸因緋聞要退圈?公布戀愛反受歡迎?!
速滑專家:女子團體追逐失利歸因戰略失敗
時隔五年回歸因緋聞要退圈?公布戀愛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