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考試也會密封試卷嗎?

古代考試也會密封試卷嗎?

⊙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從小到大,我們遇到過無數的考試。其中,中高考則是被我們所最為看重的,也是檢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標準門檻。

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與公正,試卷密封則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古時,沒有高考但是有科舉,那麼古代科舉考試也會密封試卷嗎?

試卷密封始於唐朝

唐朝吏部選人,最初試卷上寫有姓名,籍貫,能考特權錄取。武則天曾下令用紙糊上考生的姓名,開創了「糊名」的先河。

不過武則天開創的糊名之法,只是用於吏部升遷的官吏考試,還沒有成為科學考試的一項制度。

到了宋朝,「糊名」才正式用於科舉。根據《宋史》卷155《選舉》談到,宋太宗採用了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了「糊名考校」法。

糊住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後,才予以拆封。這就是為了防止考官有徇私舞弊的做法。這種做法,被後世沿用至今。

在封建時代,科舉作弊是有發生,為了防範,在封卷之外,還有許多的相應措施,比如在閱卷之前,有關部門還將組織人力進行統一的查卷工作,然後才送交考官評卷。

古時,有哪些試卷密封措施?

1、「泥封」技術

所謂「泥封」,就是使用一種叫「封泥」的材料,對重要文檔進行密封包裝的方式。這項保密技術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防偽包裝技術。

泥封興於先秦時期,到兩漢時廣為流行。需要說明的是,為防止泥封偽造,古代對璽印、封泥、檢、囊、繩等包裝保密材料的材質、大小、形狀、格式、顏色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以易於辨識真偽。

2、「封口漆」

「封口漆」又叫火漆,是一種人工合成膠合劑,其功能和作用與膠水、漿糊相似,顏色呈紅色或棕紅色,在尚未凝固時打上印記,凝固後就會留下清晰的圖案。

魏、晉以後,隨著紙張的普及和應用,泥封保密手段成了歷史,古人進而研製出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火漆」。

3、「糊名」制度

宋代將唐代武則天時已出現的「糊名」手段制度化。所有試卷的卷頭上有關考生個人信息部分一律「彌封」,接下來還有「謄錄」、「別試」等。

這些都是出於試卷保密的需要,防止泄密作弊。其中有的保密制度不僅為後面的元、明、清諸朝效仿,也為現代高考所採用。

4、「隔離制度」

宋代採取暫時限制涉密者的措施。針對科舉考試的「鎖院制」,就是一種臨時性隔離辦法。

相關官員在被任命為「知貢舉」(主考官)、「權知貢舉」(副考官)等考官後便被鎖於貢院之中,斷絕與外界的聯繫,以避免出現泄露試題事件。

「鎖院制」自宋代起實行開始實行,一直到現代高考都在採用,有關命題人員要被「隔離」,直到高考結束後才能「放」出來。

科舉考試,考生是如何作弊的?

1、大腕兒威脅主考官。

2、直接賄賂主考。

3、僱用槍手。

4、小抄夾帶。

5、與主考官合謀作暗號,通關節。

如何處理科舉考試違規者?

1、枷號示眾。

2、取消資格。

3、杖責、免職、發配。

4、處斬或絞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一炷香」的時間大約有多長?
逍遙於天地,游刃於紅塵
老北京地名故事:酒仙橋的傳說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風吹麥浪時

TAG:學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迪麗熱巴版考試試卷合集,那些「熱巴卷」上的考題你會嗎?
古代的科舉考試都考了些啥?
古代的考試是怎麼樣的
揭秘,註冊消防考試是怎麼閱卷的?
離婚也要考試?連雲港「離婚試卷」引爭議
古代科舉考試,要想成為狀元,你要經歷哪些考試
搞笑 考試
漫話古代的「考試經濟」
心理測試——你有考試焦慮症嗎?
教師資格考試閱卷流程!你的筆試分數如何出來的?你想知道嗎
韓國人這一輩子:考試!考試!再考試!
為了考試而念書?為了念書而考試?
傳統文化爆滿考卷,閱讀成為考試關鍵
心理測試:你會將筆裝進哪個筆袋?測試你最近的考試會一飛衝天嗎
想離婚先考試?結婚為什麼不考試
考試真的好嗎
古人考試也作弊?清代「小抄」曝光
奇葩考試答卷:敢這樣填答題卡的,估計都被社會大學錄取了吧
給你們看看雪二代的摸底考試試卷……心疼批卷老師……
古代考試如何嚴懲作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