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佛行人是注重在「念」,還是注重在「佛」?

念佛行人是注重在「念」,還是注重在「佛」?

問:念佛行人是注重在「念」,還是注重在「佛」?

答:念佛這二字,你是注重在「念」這個字,還是注重在「佛」這個字?注重在「念」這個字,就是注重自力、注重機;注重在「佛」這個字,就是注重他力、注重法。

注重自力,注重機,就會注重念佛要如何念到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念佛要念到如何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念佛要如何念到禪定心現前、智慧心現前,就會以這樣的心境念佛。對根性很猛利、有時間修行的人或是出家人而言,要做到這般地步可能性比較高,但是對很沒有時間、懈怠放逸的人或是對在家人,要做到這樣的地步,就比較困難。

阿彌陀佛用名號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一切眾生,人人都要救度,不是要救度很少部份的人,不管是念佛功夫很好的人還是念佛功夫不好的人,阿彌陀佛都同樣慈悲平等救度。我們要了解凈土教法的真實,機與法我們都要同時並重,才不會產生修學凈土法門的錯誤。

注重「佛」這個字,就會注重佛力、注重法,也就會注重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要度眾生的佛心佛願。

所以注重「念」和注重「佛」,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心境,因為你念佛,阿彌陀佛都同樣救度你。

但是注重「念」的人,如果念佛念得多,對往生就感覺比較有希望;念佛若念得少,對往生就感覺比較沒希望,這就是因為注重在自己念佛的功夫造成的自然心理。所以我們看很多念佛人,雖然虔誠念佛,但是對往生西方一事不敢肯定,甚至很擔心、很害怕、很顧慮: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到底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到底要累積多少才夠?就像學生考試,考六十分及格,五十九分就不及格,有一個標準,可是一天念佛要念多少才是往生及格?有沒有往生的條件?所以不安的心就會產生:我念佛到底是要念幾年才往生決定?注重在「念」這個字,就會產生這些問題,為什麼?因為注重念佛功夫,不注重阿彌陀佛本願慈悲救度的人,內心就會產生不安的情形。

所以凈土微細的知見觀念,我們一定要明白:不是他臨命終念這十聲的佛號很有功夫、很有道德、很有修持使他往生的,不是!是因為阿彌陀佛念念要救度眾生的願力,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當中,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要救度;念二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要救度;念三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要救度。不是念少不會往生,念多才會往生。所以你只要將凈土的知見觀念建立得很正確,你就會很歡喜念佛、很安心念佛、很快樂念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則悟大和尚率「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參訪團一行到訪新加坡佛教總會
閩南佛學院校友會新加坡分會正式成立
食物身體清理法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是分別心,修行人是如何念佛的?
五辛是指哪五種?對修行人和念佛人有什麼不好?
修行人只注重內在的修心就可以嗎?
【如是覺】聽說修行人應該要「安貧樂道」,星雲大師甚至曾提倡出家人在一生中,要有幾次把擁有的東西全部送人,這樣的觀念有什麼意義嗎?
據說有人是修行人轉世,看看你是不是?
佛說:真正學佛的修行人,不是求佛,而是求自己!
【如是覺】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許多修行人也一直希望可以見性成佛,但是一般人想要悟道談何容易,請問迷悟之間究竟相差有多少呢?
【如是覺】聽說修行人「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請問一劫有多久?佛教對時間的概念是怎麼說的?
修行人都說:「我命在我不在天」,試問有幾人成功了?
閔行人,冬泳去哪裡?要注意什麼?對身體有啥好處?滿滿乾貨全在這兒!
開心一刻:被撞倒的行人大怒,你叫我站住,是為了好瞄準是不是
作為一個慾望很強的修行人,我該如何是好?
修行人苦難多和學佛有求必應,哪種觀點更準確?
修行人為什麼會有劫難,這些劫難是如何產生的!
念佛行人因何而安心?
這四個大綱非常重要,真修行人一定要重視
大部分修行人念佛不能往生西方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言行看起來不像修行人,主要卡在這裡
為什麼說修行人一生都在「與魔共舞」?有人有「神通」,別羨慕,那人其實是被「邪魔附體」了!
人生精彩的不是創意,而是嘗試後的回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