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史之亂時唐軍都去哪裡了,為何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安史之亂時唐軍都去哪裡了,為何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公元755年,安祿山親率自己的20萬反叛大軍直逼洛陽,而此時的唐軍卻是節節敗退,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等眾人西逃。那麼此時的唐軍在哪裡呢?為何會讓安祿山的20叛軍兵臨城下?

這就不得不從唐朝的兵役制度說起了。

話說唐朝建立初期,延續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這是一種怎樣的兵役制度呢?大致上來說就是當時的官兵們平時既要種田又要操練,但是可以不用繳納賦稅,到了戰時,則自備武器上戰場。這在南北朝時期是非常實用的,因為當時諸侯割據,每個政權的地盤都不大,經濟又都還不景氣。

可到了唐朝就不適用了,為啥?地盤太大了,軍隊一旦出動經常就是一年半載回不來,這樣的話,家鄉的耕地也就沒人打理逐漸荒廢了。所以後來在唐玄宗中期,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兵役制度,是為十節度使制度。

意思就是將天下分為十大戰區,每個戰區的司令就是節度使。

一個節度使當然是無法對抗中央的,可後來為了對付游牧民族,便出現了一位將領兼好幾處節度使的情況。當時的安祿山就是兼任三鎮節度使,可謂是超級大軍閥。這節度使最初也只有統兵的權利,還是容易控制的,可後來為了戰爭的需要,中央又逐漸將地方財政支出權和人事任免權都交給了他們。這樣一來的話,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節度使便不再完全聽命中央政權的話了。

當時的唐朝,在南方與南詔國長期鏖戰,在東北方又要面對各種少數民族,在西方還要面對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國,可以說是三線作戰,他們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邊境線上,國內的軍隊很少。安祿山當時能夠指揮的軍隊超過了20萬,而唐朝的中央軍只有區區10餘萬人。

此外天天打仗和天天踢正步的軍隊,戰鬥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時的唐朝已經歌舞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為傲的中央軍早就成了毫無戰鬥力的花花架子。這些由貴族子弟組成的中央軍完全就是為了在軍隊里熬資歷,好給自己掙一個晉陞之路。而安祿山的叛軍,作為天天和游牧民族打仗的軍隊,戰鬥力自然要比他們強悍成百上千倍。

所以叛軍一路南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唐朝的東都洛陽。此時唐朝還有一個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關,可結果也讓李隆基給搞砸了。

當時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將主張死守潼關,等待西部軍團的回援,然後再與叛軍決一死戰。但長安城對水路運輸的依賴性很大,為了打通長安的水上運糧通道,李隆基命駐守在潼關的唐軍出戰,高仙芝等人不同意,最終被下令處死。隨後主持軍務的哥舒翰雖然也知道不能打,但迫於李隆基的壓力,也只能硬著頭皮出戰。

最終的結果就是唐軍一敗塗地,叛軍佔領了潼關,長安城岌岌可危,李隆基帶著自己的女人跑了。不過在逃跑途中,太子李亨發動了兵變,楊玉環成了政治犧牲品,李隆基喪失了權利,而李亨則繼續北上指揮作戰,終於在公元757年的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天下第一爛人,雖建立了一王朝,可終被兒子所殺
史上功勞最大的開國皇太子,不但被滅滿門,還被污衊了上千年
他是小說中的牛鼻子老道,知恩圖報終得善終,孫子卻起兵造反
小說中他們是八拜之交,可為何兄弟被斬,他們卻不求情?
李世民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這個籌碼最重要

TAG:媛媛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安史之亂時唐軍都去哪裡了,為什麼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安史之亂時,唐朝大軍都去哪裡了,為何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安史之亂中,唐朝北方的軍隊為何好日子不過,卻跟著安祿山反叛?
安史之亂中,為何唐朝北方的軍隊有好日子不過,卻要跟著安祿山反叛?
安史之亂,唐軍人數遠超安祿山,為何還會長安失守?
安史之亂,為何北方的軍隊都跟著安祿山反叛?史思明心裡有數
安史之亂,唐玄宗為何不能部下燒了國庫,然而要留給安祿山?
安史之亂中,唐玄宗為何被只有三鎮兵馬的安祿山逼得狼狽不堪?
窮出身的安祿山,為何能在安史之亂前平步青雲?
安史之亂中,唐朝北方軍隊有著大堂盛世,卻願意跟著安祿山反叛?
安史之亂前,安祿山為何能突然發跡?
兵強馬壯的盛世王朝,為何就迎來了安史之亂呢?
安史之亂反叛軍連長安都攻下來了,為什麼沒有滅亡唐朝呢?
安史之亂:沒有任何根基的胡兒安祿山,憑什麼腰斬了大唐盛世?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御駕親征能否打過安祿山?為何又作罷了?
何為安史之亂?其下場如何?
為何安祿山死後,唐朝還用了六年才平定安史之亂?有哪些原因?
安史之亂為何尾大不掉?只因他在潼關一戰,幫安祿山續命七年!
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手握重兵15萬,為何還會長安失守?
安史之亂後,唐太子李亨為何要在靈武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