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格麗·褒曼在中國農村下廚、拉客、帶孩子

英格麗·褒曼在中國農村下廚、拉客、帶孩子

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山西陽城農村,好萊塢大明星英格麗·褒曼正在經受著人生的磨難,她獨自支撐著一個名為「六福客棧」的生意,在這裡做飯、拉客,還領養了五個孤兒,後來還帶著100個孩子翻山越嶺、突破重圍,走了480多公里,將這批戰爭孤兒送到西安。

褒曼在中國

當然,這不可能是褒曼的故事,這是1958年福克斯公司出品的一部人物傳記影片《六福客棧》,影片的主人公叫格蕾蒂絲·艾偉德,在電影中她的角色由褒曼扮演。

《六福客棧》海報

作為褒曼為數不多(可能是唯一的)和中國發生關係的銀幕形象,褒曼扮演的艾偉德深入人心,1958年上映的《六福客棧》也成為好萊塢眾多的「中國題材」電影中相對比較引人注目和客觀的一部作品。當然,不可避免的是,好萊塢仍然是以居高臨下的視點,讓片中的主角成為中國人的救世主,這是當時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所留下的時代印記。

褒曼在劇中扮演艾偉德

通過電影,褒曼在影史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中國形象」,而在現實中,電影中的主人公艾偉德卻已經被大多數中國人遺忘,然而不管她當時是以什麼目的來中國,就她在中國所做的一切,中國人是應該感恩於她的。

艾偉德(Gladys Aylward,1902年2月24日-1970年1月3日),是一名英國獨立女傳教士,被稱為「小婦人」。其實,本來艾偉德是「邊緣式」的宣教人物,她並沒有獲得正規的傳教士的「資質」,所以,一開始她是被教會排除在來華宣教的傳教士之外的。但是,她的信仰鼓舞著她堅定不移的走上了「偷渡」來中國傳教的冒險之旅。

她打工攢足路費之後,走了最廉價的路線,乘火車穿越西伯利亞,途中還經過混亂的紅色蘇聯,期間差點被一個紅軍軍官強姦。之後,輾轉到了天津,因為正規的教會不會安排她工作,她又通過私人關係,到達當時還十分貧窮落後的山西陽城的一個小鎮,接替了在那裡多年的一個老傳教士的工作。由於沒有教會的經費撥給,她通過開「八福客棧」(影片中改為六福客棧)和為縣政府打工(去監督婦女放足)賺取宣教的費用。為便於工作,她主動要求歸化國籍,經批准她成了正式的中國公民。抗戰爆發後,日本人將戰火燒到陽城,她的客棧被炸,自己負傷,後她帶領100個孤兒,一路坎坷,到達了西安,完成了中國抗戰史上一次不太為所知的壯舉,而她並不像電影中身高1.78米的褒曼那麼壯實,她只有1.45米的身高,完全是個弱女子,這一年她37歲。

艾偉德帶100個孩子翻越高山

風餐露宿

涉過河流

到達黃河邊

西安人民歡迎孩子們

電影《六福客棧》基本還原了艾偉德在中國事迹,但畢竟是好萊塢電影,除了電影本身的規定之外,也有一些西方電影工作者的獵奇和偏見。在電影中,那些一會說英語,一會說不知道是哪裡口音的中國話的中國人大都是女主角的配角,都被女主角所征服,包括縣長大人最後也信了基督教(這是真的),女主角也成了一個好萊塢的「偉光正」的角色,從這一點上來說,這部電影和許多中國的「主旋律」電影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據說艾偉德本人對這部電影的改編很不滿意,也不太願意提起。

六福客棧紀錄片

雖然如此,作為一部好萊塢拍攝的「中國人」的傳記片,在當時不能入境拍攝外景的情況下,通過搭建景片和找到與山西地貌相符的外景,還找了眾多的中國人(尤其是許多中國孩子)來拍攝,顯得十分不易。因此這部電影似是而非的「中國電影」也從一個側面為我們提供了一份西方世界對中國「認識程度」的樣本,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在西方人眼中,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早期好萊塢影片中的中國人

在早期的好萊塢電影中,中國人的形象一般都是惡魔、竊賊和妓女。在很長的時間內,這種情況都沒有改變,只有改良,即使在《蘇絲黃的世界》、《大班》、《龍年》、《主席》、《紅色角落》、《末代皇帝》這類中國人為主角的電影中,中國人也是婢女、黑社會、獨裁者(《主席》中還出現了M),總之都是一些負面的形象。直到現在,一些電影中所謂的「中國元素」也是一些很快就被幹掉的配角(如《007》系列中的邦女郎),還有那些在西方電影中「打醬油」的中國一線女星扮演的角色,所以,相比於此,《六福客棧》中的中國人的形象還算是正面和積極的,比如國軍將領林南(導演把他改成了混血兒)、一心為民的縣長(由外國人扮演的中國縣長)和為了掩護孩子壯烈犧牲的李(這是唯一一個中國人扮演的正面的形象,他也是一個囚犯,只不過被艾偉德救贖了。)

《六福客棧》中的中國人老楊(右)

在今天看來,這部好萊塢式的「中國電影」也許存在著某種誤讀和偏見,但它畢竟因為是一份用膠片保留下來的一個偉大的人物故事而顯得彌足珍貴。褒曼盡心儘力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這個人物的真實面貌和精神世界。而與此相對的是,在發達網路世界中,我們只能找到很少的艾偉德的影像資料,但願這只是一種疏漏,而不是忘恩負義,因為,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個忘恩負義的民族,沒聽見歌曲《感恩的心》一直在中華大地回蕩嗎?

艾偉德照片

擁有中國國籍的艾偉德在1949年被驅逐出境,這個中國人回到蘇格蘭的家鄉呆了幾年,在1957年試圖經香港返回大陸,但被拒入境,她只好轉道台灣,後於1970年在台灣病逝,終年68歲。她的死,在國際社會引起極大反響,但卻不為大陸所知。但這不影響她成為20世紀人類值得深刻銘記的歷史人物。如今,她的墓在台北縣淡水鎮"Christ s College"的校園內。碑文有蔣介石手書"弘道遺愛"。根據她的遺願,她的頭朝大陸,表達了這個英國人對那片土地的眷戀。

位於山西陽城的六福客棧遺址

版式編輯∣寧海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傳記片所有。圖片來自網路。

投稿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記片 的精彩文章:

TAG:傳記片 |

您可能感興趣

航拍江西農村金色稻田 如詩如畫
鄉村教師鏡頭裡的農村教育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大數據顯示農村人口已成為全球肥胖的主力軍
農業農村部:轉基因技術安全性可控
戶口紅利「倒轉」城市戶口遷回農村怎麼辦?
農村人正越來越胖,這「科學」嗎?
農業農村部食堂不吃轉基因? 副部長回應:沒特供
鄉村生活健康不發胖?法媒:全球農村超重問題更嚴重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成功研製預防非洲豬瘟病毒注射劑
農村的宅基地會不會越來越值錢?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如何調解?
農村土地流轉一般多少錢一畝?
農村土地徵收為何衝突不斷?
「男人斷掌打死人,女人斷掌不求人」,斷掌在農村有什麼說法
痔瘡最煩人,農村這種開漂亮花的植物煎水洗可治癒,你認識嗎?
《自然》:30年數據顛覆常識!肥胖竟是「農村病」?
開啟致富路,最熱門農村創業項目有哪些?
懂這些問題,農村土地確權so easy!
【乾貨】農村電商創業,這幾個項目不得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