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老師開示:「靜坐」的第一步功效

南懷瑾老師開示:「靜坐」的第一步功效


 

南師說:

 




為了便於了解「靜坐」時有關心理與生理的問題,首先要從心理說起。

人,為什麼想要「靜坐」?

這當然有很多的理由,倘使說「白頭歸佛一生心」,或者「我欲出離世間」,未免太過籠統。如果

把它歸納起來,便如上文所說為了「祛病延年」,希求「長生不老」;乃至說為了「修道」,為了「養生」,為了「養心」等各種願望,總而言之,總有一個目的。



是誰產生這個目的?

那當然會說:「是我。」那麼,是「我」哪方面的動機呢?

一定說:「是心。」——這裡所謂的心,大約包括了現代觀念的腦、意識、思想等等名詞。

好了,既然是我「心」想「靜坐」,或者說「靜坐」先求「靜心」,何以在「靜坐」時,反而覺得思慮營營,其心不能安靜呢?

殊不知我們人的心——意識、思想,由生到死,從朝到暮,根本就習慣于思慮,它猶如一條瀑布的流水,永遠沒有停止過;只是它與生命共同存在成習慣,自己並不覺得平常就有這許多思慮,一旦到了要「靜坐」的時候,在比較安靜,向內求靜的情況中,便會發覺自己的心思太亂。


其實,這是「靜坐」第一步功效。

譬如象一杯渾濁的水,當它本來渾濁的時候,根本就看不見有塵渣。如果把這一杯水安穩地、靜靜地放在那裡,加上一點點的澄清劑,很快便會發現杯中的塵渣,紛紛向下沉澱。不是這杯水因為在安靜的狀態,而起了塵渣,實在是它本來便有了塵渣,因為靜止,才被發現。又譬如一間房屋,平常看不見它有灰塵,當陽光忽然透過縫隙,才發現了光隙中有灰塵在亂舞紛飛,你既不要去打掃它,也不要用一個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搖不動,不去增加,也不去減少它,慢慢的再靜止下去,它自然就會停止紛飛了。

但是在這裡最可能發生的問題,便是當安靜的情況來臨時,往往便會想睡眠,或者不知不覺,自己便進入睡眠的狀態。有了這種情形,又怎麼辦呢?那時,你要

仔細審察,體會自己,倘使是從生理——身體的勞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憊而來,不妨乾脆放身而眠,等待睡足了,精神爽朗時,再來「靜坐」。倘使發現心力和身體,並無疲勞的現象,那麼最好起身稍作運動,或者特別提起精神,作到始終保持適度而安穩的靜態才對。

——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以上篇幅,皆選自《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編輯| 南師國學堂



@圖片|來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

「閱讀原文」

南師國學堂

結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6.5南師語錄】:初學靜坐,如何達到靜?
南懷瑾老師: 楞嚴經 講座(字幕版) 第12集
【6.4南師語錄】:看書,用眼睛把書的字拉回
南懷瑾老師:生命靠自己保養,生命是可以改變的。
真誠和善良是裝不出來的!(好文)

TAG:南師國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開示:圓明清靜就是禪
南懷瑾老師開示:什麼是心一境性
南懷瑾老師開示睡覺的訣竅
一句佛號的功德 仁煥法師開示
南懷瑾老師開示:如何拜佛!
南懷瑾老師開示:隨息法的真意!
南懷瑾老師開示:根本智與差別智
南懷瑾老師開示:打坐時不可貪看光景
師父開示:五辛
南懷瑾老師的這個准提法開示重要!
南懷瑾開示:「五明」的內密
師父開示:佛法僧三寶
南懷瑾老師開示念佛的方法
六字洪名的殊勝功德上明偉法師開示
南懷瑾老師開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一萬菩薩繞清涼:七佛寺悟蓮法師隨緣開示
南懷瑾老師開示:勤集善根的重要性
南懷瑾老師開示:相由心變
南懷瑾老師開示:探望病人等如何避邪
靜波法師:蓮池大師精華法語開示第二十三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