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用美女圖化解了白登之圍?不可能,文學藝術界需要打假了
今天四五月份以來,中國傳統武術遭遇了一場驚爆眼球的「打假」。不但許多當代「武術大師」的身份遭到了質疑,就連生活在古代的武術家、甚至歷史上著名猛將的技擊本領也遭到了質疑。
其實,當代「武術大師」缺乏實戰經驗乃是眾所周知的,他們根本就不能和古代生死相搏的技擊家相提並論。這些「武術大師」大多養尊處優,撐虎皮、拉大旗,以某某正宗武術傳人自居,招徒攬錢,實際上,他們的武術套路早已淪落為花架子,不堪一擊了。偏偏,這些「武術大師」還裝腔作勢,一抬手一投足,總要擺出一付「必殺」的氣勢,讓人看了反感。
尤其噁心的是,明明是公園老爺子、老太太用來健身的慢悠悠的推拉移邁招式,也要冠以「制敵」之名。所以,當「打假」鬧劇出現,人人酣呼痛快。
武術界需要打假之外,文學藝術界也需要打一打「假」。
這裡說的「假」,主要是文學作品對某種東西過度吹噓、過度渲染,從而使不明真相的人產生迷信的心理,信古疑今,最終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國傳統武術今天出現如此尷尬,說起來,也跟文學作品的放大的誇張不無關係。
大量事實證明,所謂「沾衣十八跌」、「鐵掌水上飄」、「凌波微步」、「銅皮鐵骨」等等,都是武俠小說捏造的鬼話,沒有人練得成。
但除去這些虛構的武功,古人真正的實戰能力有多強,沒人說得准。原因很簡單,古人已逝,又無影像資料記錄,查無對證。
但是,對藝術作品來說,即使作者已逝,只要其作品尚存,我們對這些作品,應該是可以作出客觀的評價的。
可惜,因為文學作品的過度鋪陳和吹噓,仍然有絕大多數人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判斷力,人云亦云,隨大流,不敢充當《皇帝新裝》里那個說真話的小男孩,不敢說出與傳統世俗不同的話。
比如說,大部分民間傳說、戲曲小說,包括美術教科書,都說唐伯虎、仇十洲等人繪畫水平高超。還把唐伯虎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稱讚他的畫作「結構嚴謹,風骨奇峭,筆法透逸,水墨淋漓,意趣空靈」,是世間「神品」。同為明代大畫家的董其昌就說:「唐伯虎雖學李晞古,亦深於李伯時,故人物、舟車、樓觀,無所不工。」
民間還流傳有一個叫「唐伯虎畫真容「的故事:
唐伯虎曾在杭州街頭擺畫攤替人畫真容(即肖像畫),明碼標價:一等福相,二十兩銀子;二等,十兩銀子;三等么,賤相,十個銅錢。有一貪心吝嗇的富豪讓唐伯虎給自己畫真容,畫好了,明明畫得很像,卻捨不得二十兩銀子,就橫挑鼻子豎挑眼,連聲說「不像,不像。一點不像」,要唐伯虎倒賠二十兩白銀。唐伯虎同意,但要求富豪在畫像旁邊寫上「不像我」三個字。富豪高高興興在畫旁寫上「不像我」三個字,提起沉重的二十兩銀子,萬分得意地走了。唐伯虎等他走了,把畫攤改擺到最熱鬧的縣衙門大街,在富豪畫像下面寫上「賤相」兩字,然後把它高高掛起,供大家展覽。富豪是遠近聞名的地方一霸,大家看到他的畫像遭到唐伯虎如此埋汰,強勢圍觀,評頭論足,鬨笑不已。消息一下子就傳到了富豪的耳里。富豪又羞又怒,無地自容,卻又無可奈何,最後只好花了十倍的價格贖回了屬於自己的真容畫。
這故事,一聽就知假得不能再假!
唐伯虎給人畫像?還畫得跟本人一樣?開什麼玩笑?!唐伯虎那有這本事?!
諾,我們來看看唐伯虎流傳在世的人物畫,千篇一律,彷彿都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您相信唐伯虎能畫出一幅和真人一樣的寫真肖像畫嗎?
稍微了解一點繪畫技巧的人都應該知道,畫肖像畫要懂得用科學解剖的眼光看人,古代用毛筆作畫和現代用鉛筆作畫不同,毛筆下筆後就不能修改,所以一定要准、快、狠,眼睛看到的,手要跟上,該勾勒的勾勒,該皴檫皴擦,還有暈染什麼的,什麼時候用筆尖,什麼時候用筆肚,什麼地方用線,什麼地方用面,什麼地方用細線,什麼地方用粗線,每根線的出處要有交待,要圍繞透視關係,結構關係等等。不難想像,用水墨畫人像,是極其困難的。所以,中國水墨畫講究的是筆墨線條,講究意境。
用中國水墨畫技法畫花卉、畫鳥蟲、畫蝦、畫馬,也能惟妙惟肖、形神兼具,活靈活現。但畫人物就不行。您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中,畫人物像最有名的,吹噓得最響亮的,無非就是顧愷之、吳道子、閻立本、唐伯虎這些人,但是,看他們流傳下來的畫像,頭大腳小、比例嚴重失衡不說,能有個人形就不錯了,還談什麼寫真?!
所以,不僅唐伯虎,整個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就找不到一個有寫真本事的畫家。
我們看宮廷里的畫師給明清兩朝皇帝的畫像,差不多都是相同面孔,卧蠶眉、丹鳳眼,也許,就如《笑林廣記》里的笑話:「畫得最逼真的,就是鬍子。」
開創出中國現代寫實水墨人物畫技法的,應該是二十世紀初以蔣兆和、徐悲鴻等為代表的那一撥人。蔣兆和早年學習西洋素描和油畫,又在民間磨鍊多年,將素描造型技巧和中國水墨筆法相結合,用硃砂、鉛粉等礦物質作為顏料,明暗渲染,寫實素描般的皴擦,或沒骨為之,或參用肌理,將用於肌肉和骨骼的表現與傳統線描融為一體,中國水墨人物畫才具備寫真容的本領。
所以,像《史記》中寫漢高祖用美女圖以解白登之圍、《西京雜記》中寫毛延壽故意畫丑王昭君等等故事,聽聽就好,不必當真。試想想,西漢時代連紙還沒發明出來,有多少絹綢可供練習畫畫?省省吧,還畫美女!
顧愷之生活的晉代,紙是發明出來了,中國書法和繪畫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時人稱顧愷之是「三絕」,即才絕、畫絕、痴絕。贊其所作人物肖像「傳神寫照,盡在阿堵(指眼珠)中」。相關史料還記,顧愷之為裴楷畫像,頰上添三毛,益覺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繪《維摩詰像》,光彩耀目,轟動一時。但是,他的代表作《洛神賦圖》,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查得到來看,洛神美嗎?從曹植的詩作《洛神賦》來看,是美得不可方物,但睹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絲毫不覺得。
說到這兒,順便提一句,古代官府要緝拿逃犯,往往發「海捕文書」,並配上逃犯的畫像,「畫影圖形」,以便官民辨識和緝拿。這種畫像,應該是百無一用的。《水滸傳》里寫魯達殺了人,看到滿大街張貼捉拿自己的畫像,根本就看不出上面畫的是自己!這個情節是非常寫實的。
可笑的是,許多現代文學作品,還睜著眼睛說瞎話,不斷誇大中國古代繪畫水平,比如《天龍八部》,就是傑出的惡例。此書寫,情聖段譽在琅嬛福地偶見「神仙姐姐」的畫像,便情難自製,後來就牽引出畫中人李秋水、王語嫣的許多精彩故事來。
一句話,武術界需要打假,文學藝術界也需要打假了。
點擊展開全文


※滿語滿文曾被定為國語國書,身份顯赫,卻消亡迅速,後果令人擔憂
※誰說「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宋體字」與秦檜可沒有半毛錢關係
※李自成在滎陽大會上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不可能,夢中囈語罷了
※倭寇到底有多兇悍?區區數十個倭寇,就橫行內陸三千里,還強攻南京
※吳三桂提師入緬捉明永曆帝,永曆帝寫信求饒,泣血灑淚,感天動地
TAG:覃仕勇說史 |
※愛孩子不僅需要藝術更是智慧
※可能你需要了解的機器學習?
※生活需要藝術,學習藝術究竟有何用?
※電影是逃避惡魔的最佳武器,我將永遠需要它的解救
※雷錘美盾弱爆了!制霸復聯,腳踩滅霸?你可能需要漫威的這七件神器
※蒼白唇色的畫法 你需要了解的化妝小技巧
※學習文化知識需要「童子功」嗎?
※如果不用核武器,美國需要多久才能打贏俄羅斯?比你想像的還要長
※為什麼「古墓麗影」不需要改變世界
※有人認為啞鈴只能練出健美的上肢,要想全面鍛煉,可能需要某些更複雜的器械,實際不是
※那些需要離開家才能寫好的文字
※打好女性牌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用了精華液之後,還需要用乳液嗎?這些方法需知道!
※生活的留白也需要藝術!
※關於狂草書法,不是誰想弄就能弄的,那是需要技術含量的
※女性想要青春永駐?需要知道補血的食物有哪些
※愛,需要學習嗎?愛是一門藝術嗎?
※演藝圈的魅力大叔,不需要人氣維持演藝生涯,小鮮肉無法動搖他們!
※如果辦佛事、打法器就能成功,佛就不需要出家了
※去看畫展吧,藝術家們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