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父母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遠離「玻璃心」

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父母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遠離「玻璃心」

前幾天在學校門口,一個男孩,10歲左右,哭的驚天動地的,媽媽一直在旁邊安撫,有5分鐘吧,一點要停的意思都沒有。

原因:月考沒考好,跌出了班級前10名。

面對其他小朋友的開玩笑,姑且稱之為嘲笑吧,小夥子接受不了了,一下就爆發了。

好吧,這也是個大事兒啊。

小夥子抽泣著告訴媽媽,「能不能不告訴爸爸,我怕爸爸批評我考的不好。」不可思議的是媽媽同意了。

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

孩子有一顆「玻璃心」,有時候不是孩子過於脆弱,是一直在家長的羽翼下,被保護的特別好,一直接受來自家人親戚朋友的「過度」誇獎,而肩上承擔的壓力太少,家長也沒有教會孩子合理的承擔壓力的方式。

現代家庭里,這個小夥子不是個例,家人過度的誇獎,導致了以下問題的出現:

1.獨立性差,依賴家人,依賴上朋友同學的「眼睛」,特別希望做事得到肯定。在家人朋友的肯定中獲得自身的價值。

2.自我中心,只能接受自己是那顆耀眼的星,朋友同學稍有超越,就會不滿,嫉妒之心爆發。

既然「過度」肯定會導致「玻璃心」,該如何正確肯定孩子呢?

及時的正向肯定會激發孩子做事的樂趣,增加做事的頻次,激發內在動力。但不是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家長歡呼雀躍,鼓掌,「孩子,好棒呀」。

有的媽媽孩子撒泡尿,脫口而出,「兒子你簡直是個天才。」好吧,看自家兒子自帶光環可以理解。

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用心描述事實本身,孩子就能感受到你在欣賞他。「今天獨立完成作業,媽媽一次都沒有提醒,看這幾個字寫的都很工整。」

孩子也在這種客觀陳述中,懂得客觀分析自身能力,而不會放大了自身,引起「玻璃心」。

請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爸爸媽媽

而避免「玻璃心」,拒絕誇獎,行不行?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具有抗挫折能力,一般都是批評、打壓,好讓孩子刀槍不入。再不就是和隔壁老王家的優秀閨女比較,以讓孩子不敢鬆懈。

這樣的爸媽矯枉過正啦,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喜悅,需要爸爸媽媽與他一起分享;悲傷需要爸媽給予合理的引導與共情,而不是一味地打壓批評。

爸爸媽媽的處理方式,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很可能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會因為你的應對方式,面對困難,積極主動;也會因為你的應對方式,面對不如意,畏縮不前。

向上的枝椏都將綻放美麗的花兒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看到同事家女兒的深厚舞蹈功底、王大媽的孫兒鋼琴過了十級、隔壁小明期末考試又考了第一,而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到自己家孩子的長處,放下比較,去除否定。前幾天的全校樂高比賽,咱們還得獎了呢,彈得一首好吉他,順嘴唱的出來自編的歌。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才不會自卑,才會為自己的童年畫出最美的四季!

而當我們的孩子是那個傳說中隔壁家的孩子時,在被誇獎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要驕傲,因為每個向上的枝椏都將綻放出美麗的花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教育只有父母能給孩子,老師也無能無力
教育孩子不能掉以輕心,這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
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是什麼樣父母,就教育出什麼樣孩子,孩子不好教導,多半是父母的錯
教育孩子千萬不能使用冷暴力,那會嚴重的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父母如果還在這麼教育孩子,其實是在親手毀掉自己的孩子!
孩子愛頂嘴,父母除了發脾氣還能怎麼辦?父母該怎麼教育才好呢?
「三觀不正」的父母,能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注重教育的曾國藩陰差陽錯的成為了老師的女婿,而他的孩子們又怎麼樣
教育孩子有些話真的不能說,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傷了孩子的心
父母們別不信!這3種教育會疏遠和孩子的距離
無論語言還是心智,父性教育太重要,別讓孩子從小就問爸爸去哪了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曾發誓不做那樣的父母,卻變成了那樣的父母
父母最負責任的教育,就是告訴孩子身邊也有大灰狼,並且如何保護自己
有些教育,老師無能為力,只能靠父母
父母這3種教育,會使孩子越長大越笨,還可能抑鬱自閉,你在其中嗎?
父母的這些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患抑鬱症,你是這樣的嗎?
您也在苦惱怎樣教育孩子?做孩子期待的父母!
當了班主任,才懂如何教育孩子,不僅孩子做到這些,父母要這樣做
父母教育孩子的四大誤區,你都知道嗎?你又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