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盧梭關於育兒的10個哲學建議

盧梭關於育兒的10個哲學建議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文/娘娘說

作者/辣媽菲也

很多都知道盧梭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代表作是《社會契約論》、《論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等。

但作為那個年代的大V,竟然也寫育兒經——《愛彌兒》!

這本書假設了一個育兒對象「愛彌兒」,盧梭對其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張,分別針對0-2歲、2-12歲、12-15歲、15-20歲的不同年齡階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則,對現代教育理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今天,就讓我們圍觀一下盧梭這位大V,從哲學和人性的角度,都有哪些育兒理念值得借鑒。

盧梭關於育兒的10個哲學建議

1.到底由誰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盧梭提出了父母親自參與養育與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抵抗社會不良風氣的關鍵所在,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由孩子的親生母親來哺育他,唯有如此,才能喚醒人類最自然、最本真的情感,而國家的復興也都仰仗這一點。」

盧梭竟然還在其中特彆強調了「父親」的責任:「一個父親如果能夠真正意識到一個好老師的價值的話,他就不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去培養,而是自己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2.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堅持做人的本分

盧梭認為,人被造物主創造出來的自然狀態是很完美的,但社會將一切諸如偏見、權威、先例等社會制度和習俗都強加在孩子身上,扼殺了他們的天性。

對此,盧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並不關心我的學生將來成了軍人、教士還是律師,我唯一關心的是,他總能堅持做人的本分,這樣他的地位無可動搖,即使人生有走了下坡路的一天,他也能承受這種痛苦。」

3.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

盧梭分析了孩子叛逆的心理成因:孩子的生命力是旺盛的,但是造物主卻賦予他們極小的行動能力,所以他們喜歡搞破壞,因為這樣能彰顯他們的力量。

所以,盧梭建議,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少替他們做些事情,好讓他們多些自己動手的機會。這樣,他們就不會感覺自己的力量被剝奪了,便也不會生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慾望來了。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一定的距離外,保持孩子的安全。

4.教孩子說話不能急於求成

盧梭認為,孩子在學語期,可能很多語法、辭彙都並不規範,在這樣的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和孩子正常的交流,而不要試圖去糾正這些語言上不規範的小錯誤。

因為如果父母總是試圖去糾正孩子的發音、挑剔他們說話的聲調、指責他們所用的字眼,他們就會羞於在人面前說話,有的甚至終生不敢開口。此外,也不要急於讓孩子掌握太多的辭彙。如果孩子所掌握的辭彙多於他們的觀念,那他們的思想就跟不上他們的表達,這對孩子沒有絲毫益處。

5.孩子最好的老師是自然

嬰兒在最初的生命狀態,記憶力和想像力尚未獲得發展,主要通過刺激視覺、聽覺這些感官來學習。所以,父母應該儘早讓孩子多接觸新的東西、包括難看的、醜陋的甚至古怪的東西,父母也要鼓勵孩子多親身體驗,充分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的感知,來分辨事物的冷熱、軟硬、輕重、大小。

不過,盧梭也反對父母把一些成年人的習慣強加給嬰兒,例如一定要按照成人的要求,在固定的時間吃飯、睡覺,而應該讓他們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盡量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盧梭關於育兒的10個哲學建議

6.給孩子營造好的教育環境

盧梭說:「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既然你無法阻止孩子去學別人的樣子,那你就盡量把那些樣子塑造成孩子去模仿的模樣。」

所以,盧梭認為,教育孩子,與其對他們長篇大論地說教,不如以自己的親身行為去給他們樹立榜樣。

「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老師,都必須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請抑制你臉上的衝動和狂躁,收斂你的熱情,保持你的淳樸,做到謹言慎行。」

7.尊重孩子的資質

盧梭在書中提到:「為了不確定的未來,現在的教育強加給孩子各種各樣的束縛,讓他們終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我們犧牲了他們的現在,這樣的教育能有什麼好處?」

他倡導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展自己的才能,而不能整齊劃一地全部把他們培養成同一個樣子。

盧梭關於育兒的10個哲學建議

8.給孩子樹立財產的觀念

盧梭認為:「孩子的頭腦中形成的第一個觀念不應該是自由,而應該是財產。」為了培養孩子的這種觀念,我們應該適當讓他擁有一些私人的東西。

為了讓孩子理解財產的概念,可以從「探討財產的來源」開始,例如帶著孩子去農場上看農民耕作,並自己參與勞動。然後向他解釋:「因為你在它身上投入時間、辛勤的勞作以及自己的人格,所以它就是屬於你的。」

在這個基礎上,再向孩子解釋「饋贈」的概念,「在別人把東西饋贈給你之前,東西另有主人。」

9.女性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質

非常有趣的是,在此書的最後,路說要給「愛彌兒」找到一位伴侶蘇菲,而這樣的理想伴侶應該如何培養和教育呢?於是盧梭在最後一章論述了對女性的教育。

盧梭認為,應該承認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的差異,大自然賜予男性強大的力量,也賜予女性柔弱的力量。而女性獲得自身的發展,應該充分利用這種與男性不同的「柔弱」的力量,例如用她們的魅力去激發男人的力量、用耐心和細心去養育孩子、用超越任何人的堅強和熱情,去成為孩子和父親之間的使者。

10.教會孩子閱讀「世界」這本書

當愛彌兒從童年時期步入少年時期,由於身體的力量增強,他關注的興趣點也便從與自身密切相關的東西,轉向了整個世界和宇宙。那麼,怎麼引導孩子探索世界呢?

盧梭提出的理念是:「他所獲得的一切知識不是由你口頭傳授,而是他自己探索發現而來的。」

「不管在何種情況下,最重要的不是他學習了哪些知識,而是他學會了如何去獲取知識。這樣的孩子,才會沉迷於知識的美妙,被知識引誘著,一門接一門地學習,一顆也不停息。」

由於時代的限制,盧梭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育兒論點都值得當今借鑒,但是其中不少的閃光點,時至今日,仍然值得細讀。

教育孩子,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的事業,好的教育,不僅能造福千千萬萬的家庭,更能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公民,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

讀一讀盧梭,領略一把《愛彌兒》當中的教育觀點與方法,定能讓你的教育之路更加平坦,也讓你的教育更加有效。

作者介紹: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育兒筆記 Terrible two?
一位寶媽的育兒體驗:我如何用200個創可貼改掉寶寶吃手的習慣
4個血型的寶寶性格差異竟這麼大!不同血型要用不同的育兒之道
7條寶寶夜哭育兒錦囊,幫媽媽和寶寶都睡個好覺
長不大的父母,這是育兒路上最可怕的事實!

TAG:育兒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教育孩子的4個建議
劉軒:關於大學專業的21條建議
畢淑敏:關於教育孩子的4個建議
青少年科學素養調查(2000-2014年)——總結與建議
【譯】凱莉·福克斯-12星座每周運勢7.8-14 關於日食的建議
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給00後的建議
2018年關於12星座如何提升異性緣的建議
10-12月齡的輔食建議
西財超200個交流項目助學子圓留學夢!老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關於2018年春節的六條建議
2018年想順利拿證?教練給學員的5條建議!金兔學車
自衛教練的11條建議
長壽的20條建議
科學延緩腸胃年齡的7個建議!
0-24個月寶寶餵養建議
10個心理學家會告訴你的建議
一個30年教齡的老師的新學期建議
雷軍:我的2018年兩會建議
給年輕女孩的 20 個建議
大學女生宿舍關係:4個人5個群?3個建議給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