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與朱元璋有關的三起大案

與朱元璋有關的三起大案

胡惟庸案

胡惟庸,定遠人,也算是朱元璋的大同鄉。在和州歸附朱元璋。起初只在元帥府里擔任些小差使,外放去當寧國等地的地方官,逐步升遷到湖廣行省僉事。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召回中樞,當上太常寺少卿,不久又晉陞為太常寺正卿。從這張履歷表來看,這個胡惟庸應是一名幹員。至少,他對官場的遊戲規則應當瞭然於胸,才能一路升遷。洪武三年(1370年),由於李善長的推薦,他當上了中書省參知政事,後一年又接替剛升任右丞相的汪廣洋的空缺,當上左丞,踏進中樞之地。

建國之初,朱元璋對於統率百官的丞相一職十分看重。起初給了他所信任的李善長和徐達。但是,徐達長年在外征戰,李善長年齡比較大,還生了病,難任重任。究竟把這份責任交給誰,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進入過朱元璋的視野。楊憲忌刻急躁,攻訐同僚,反而被朱元璋殺了,首先出局。汪廣洋圓滑,也不為朱元璋所喜歡,左遷廣東行省參政,中書省掌權者的職位虛懸了好久。胡惟庸則相當幹練,很稱朱元璋心意,於洪武六年(1373年)升任右丞相,並於洪武十年(1377年)升左丞相。就在這一年,汪廣洋被召還擔任右丞相,本來位於胡惟庸之上的他,反當了胡的副手。如此安排,說明朱元璋雖然欣賞胡惟庸,還是透露出一絲防範的意味。另一些防範措施是:就在這一年五月朱元璋任命李善長、李文忠共議軍國大事;六月,下令全國臣民有事可直接上書皇帝;七月,設立通政使司,作為溝通內廷外朝的通道。九月間才當上左丞相的胡惟庸雖然權重位高,但仍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

然而,胡惟庸似乎對此並不清楚。掌權之初,他還知自勵,處事謹慎小心,朱元璋比較滿意。隨著朱元璋信任有加,他的權勢欲開始膨脹,生殺予奪,並不奏明朱元璋,就擅自決定。內外衙門的奏章,他必定看,於己不利的就留下不發。一批躁進之徒,以及功臣武將沒有如願得到職位的,爭相奔走其門下,送給他的禮物不可勝數。

也有與胡惟庸不合流的,第一個是徐達。他看不慣胡的作為,曾經在朱元璋面前說了幾句。胡惟庸知道了,想通過引誘徐達的門官福壽來算計徐達,不料福壽反而告發了他。

劉基也是其中之一。朱元璋詢問他胡惟庸可否為相,劉基說,好比坐馬車,就怕馬狂奔亂跑。胡惟庸對他恨之入骨,最後派人下毒藥害死了劉基。

胡惟庸如此肆無忌憚,除了朱元璋的信任,還依仗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的支持,或者說,他就是這個集團的重要代表人物。

學士吳伯宗,上奏章彈劾胡惟庸,非但沒有撼動他,差點危及自身。

此後,胡惟庸益發囂張起來。據說,他的定遠舊宅井中生出石筍,拍馬屁的都說這是祥端。又有好事者說,他家祖墳上夜裡火光燭天。這些東西,極有煽動力,在亂世足以啟動人野心,而在承平時也足以葬送人。

胡惟庸恰恰就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在自己周圍糾集了一個小集團。

他向朱元璋推薦陳寧作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工作。陳寧一向以酷吏聞名,與胡惟庸結合後得其所哉。朱元璋批評他,不理。其子陳孟麟勸他,反被亂棍打死。朱元璋得知,氣憤異常:這個陳寧對兒子如此,難道不會這樣對待君王嗎?這話傳到陳寧耳中,更讓他向胡惟庸靠攏。兩人曾在中書省偷看軍隊的秘密檔案,這是犯了大忌的。

在中樞與胡惟庸十分接近的還有御史中丞塗節。

參與胡惟庸小集團的為首分子,還有武將陸仲亨、費聚。

陸仲亨從陝西回應天時擅自動用了驛站的馬匹。朱元璋斥責他:中原兵燹之餘正在恢復,老百姓買匹馬不是容易事,都像你,老百姓賣盡子女也難以供給。罰他去代縣捕捉盜賊。

費聚奉命去蘇州慰問軍民,日夜沉湎酒色。朱元璋發覺後打發他到西北招降蒙古,又無功而返。兩件事並在一起,朱元璋將他一頓痛斥。

兩人本來只是憑著隨朱元璋起兵的老資格,並無多大能力,碰到這樣的事,不痛快了。胡惟庸乘機拉攏他們,在威脅利誘之下,兩人同意在外為胡惟庸效力。

參與胡惟庸集團的,還有都督毛驤等人。

最關鍵的人物是李善長、李存義兄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是胡的女婿,關係很密切。胡惟庸先讓李存義去勸說哥哥,李善長十分驚詫,對弟弟說:你在說什麼,想一想,這是滅九族的事。第二個受委託勸說李善長的是他的老朋友楊文裕,開出的條件是事成之後封淮西王,李善長也沒有答應,據說已經心動。胡惟庸這才親自出馬,李善長卻退縮了。過了好久,胡惟庸又讓李存義去勸說,李善長說自己老了,等他死後,讓他們自己干。

到了這個地步。胡惟庸膽子越來越大。一面派明州衛指揮林賢到海上招納倭寇,一面讓原來元朝大臣封績致書與沙漠中的北元勢力聯繫,請為外應。而且有人說,封績在捕魚兒海地方被藍玉擒獲,李善長也知道此事,只是不報告朱元璋。

上述這些情況,大概都是後來審訊中得知的。

如此驚天動地的大案始發於一件小事。

胡惟庸的兒子在街上策馬狂奔,墜馬死於車下。胡惟庸殺了車老闆。朱元璋藉機大做文章,連胡惟庸提出賠償解決都不答應。這一下,胡惟庸害怕了,與陳寧、塗節等人商議起事,還要通知各地黨羽一起動手。

事情至此,還沒有暴露。

洪武十二年(1379年)二月,占城(即今柬埔寨)來貢。中書省沒有向朱元璋報告,卻被太監碰見了。朱元璋容不得臣下隱瞞如此重要政務,斥責胡惟庸、汪廣洋。他們辯解這是禮部的職責。禮部也不肯擔當。朱元璋更加發怒,把大臣都關了起來。

此時宦海一片驚濤駭浪。先是塗節頂不住,這一年年底供認劉基是被毒死的,汪廣洋也知道這事。

很奇怪,朱元璋此時沒有深查胡惟庸,只去追究汪廣洋。大概,塗節此時只想拋出汪廣洋轉移視線,當然也不能排除朱元璋沒有下最後決心的可能。

汪廣洋當然不承認。朱元璋恨汪廣洋欺騙自己,先將他發配廣南,後來又想到汪在江西時還保護過朱文正,在中書省又不揭發楊憲,數罪併罰,派人追上發配途中的汪廣洋,處死了他。

汪廣洋一死,事情又起波瀾。因為他的小妾陳氏跟著自殺。陳氏是一位知縣的女兒,父親有罪而被沒入官。按慣例,這樣的婦女只分配給功臣家。汪廣洋是文臣,沒有資格得到。朱元璋下令徹查,於是牽連到胡惟庸及六部官員。

塗節這時候端出了胡惟庸。曾經當過御史中丞的商?此時受處分貶謫在中書省當個屬員,也將胡惟庸的密謀上告。朱元璋大怒,下令逮捕了胡惟庸。胡供出了陳寧、塗節。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初六,胡、陳、塗,一大批涉嫌的黨羽都被誅。

接下來,朱元璋乾脆廢除了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皇帝親自總攬大權。功臣武將更不預聞政事,只管打仗。

但是,胡惟庸被殺,不等於案件了結。它整整延續了十年,直到淮西集團的頭目李善長死才告終結。

李善長投奔朱元璋後深受信用,主持政務,籌餉理財,為朱元璋的崛起立下大功。明王朝建立,李善長位列第一功臣,受封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左丞相、宣國公、歲祿四千石。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將自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兒子李祺。朱李兩家的政治婚姻,似乎更鞏固了李善長皇帝之下第一人的地位。

但是,李善長外似寬和,內心忮刻。最明顯的,就是與劉基的關係。以劉基之功只得到個誠意伯的封爵,享祿僅二百四十石,還不得不告老還鄉,大概都有李善長的作用在內。兼之一個淮西籍功臣勛舊集團的日益膨脹,李善長也是一個為首人物。

對此,朱元璋不可能一無所知,不可能一無防範。但是朱元璋過人之處在於他會選擇動手時機,而且不動則已,動則必置人於死地。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長生病致仕,朱元璋賜給他臨濠地若干頃,佃戶一千五百家。過了一年,病好了,朱元璋讓他在臨濠當監工,負責中都的興建事宜。這或許還是出於照顧他身體的緣故。

中都興建過程中,淮西集團中人大過衣錦回鄉的癮,大造私邸,讓朱元璋十分失望。李善長不能辭其咎,朱元璋對他卻並無舉措。相反,卻在洪武七年(1374年)將他弟弟李存義提拔為太僕丞,李存義之子伸、佑,都當上地方官。這段時間,李善長志得意滿,應該十分舒暢。

朱李聯姻,讓這一切達到頂點,而這也意味著轉折的開始。

臨安公主新婚才一個月,一向以無所建白著稱的汪廣洋卻和陳寧聯名上奏指控李善長,如果沒有人指使,他們大概不會這麼干。罪名主要有兩樁,一是朱元璋生病不來探望,一是李祺婚後六天不上朝,作父親的也不自責,犯有大不敬。朱元璋削減了他歲祿一千八百石作為處罰。這只是薄懲。朱元璋此時還不想動手。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伏誅,李善長卻安然無事。

洪武十八年(1385年),禍事開始降臨李家。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是胡惟庸一黨。朱元璋只是把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是李善長沒有去感謝朱元璋的恩德,這事又深深地刺激了朱元璋。

事情的總爆發要在五年之後。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難以約束家人。為了營建私邸,他想向湯和借三百名衛卒。湯和卻報告了朱元璋。李善長又請求不要把他在應天犯了法的親戚丁斌流放。這下,朱元璋發怒了,審問了丁斌。此人原在李善長家干過事,把聽到的李善長兄弟密謀的事供了出來。再把李存義抓來審問,李善長就再也躲不過了。

樹倒猢猻散。李善長家奴盧仲謙等也出來告發他與胡惟庸互相贈送錢物、說悄悄話的情況。

大獄由此告成。

李善長的罪名是,以元勛國戚身份知道逆謀而不報告,狐疑觀望想兩面投機,為大逆不道。正巧此時星象表示大臣會發生變化。朱元璋終於殺了李善長一家七十餘口。只留下自己的女兒臨安公主及其夫李祺,兒子李芳、李茂,但也被遷徙江浦。

這是胡惟庸案的高潮。十年前殺的主要是文官,這時候不但有像李善長這樣的明朝第一文官,還有大批大批的武將功臣都被處死。至此,延綿十年,株連被殺三萬餘人的大案總算告一段落。有的功臣已經死去,還被追坐,被剝奪封爵。被殺被追坐的有陸仲亨、唐勝宗、費聚、鄭遇春、吳禎、陳德、郭興、華雲龍、顧時等9人,都屬朱元璋最初起兵時的24人之列。

朱元璋親自寫詔書,公布李善長的罪狀。還下令將有關人的供詞,編成《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此書後來失傳,據看過它的錢謙益說,裡面矛盾百出。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恐怕都會知道口供之類的是怎麼回事。

這在當時也不是秘密。大才子解縉草就一份奏章,讓工部郎中馮國用上奏朱元璋。內中說道,李善長與陛下同心,得到的已經達到人臣的極致。假使他自己圖謀不軌,還有理由,說他要輔佐胡惟庸,實在大錯。人們愛自己的孩子必定勝過兄弟的,喜歡安享萬無一失的榮華富貴,必定不想圖僥倖萬一。李善長與胡惟庸,不過是侄子的岳家,與陛下則是兒女親家。即使胡惟庸成功,李善長也不過同現在地位一樣。而他豈不知道天下不可能僥倖取得。凡是作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必定是有深仇大恨或者激烈的變故,萬不得已,只能死裡求生,以求擺脫災禍。李善長沒有這樣的事,何苦突然要干這樣的事。而要說到天象有變,要殺大臣以應之,則尤其不可取。很擔心天下人知道像李善長這樣的人都如此下場,導致人心渙散。現在李善長死了,但願陛下作為以後的借鑒。

朱元璋看了,居然沒有處罰這兩人,實際上承認李善長是冤枉的。

空印案和郭桓案

空印案和郭桓案,是朱元璋一手弄出來的又兩起大案。

所謂「空印」,就是先蓋印,後填寫文書。朱元璋要求各地布政使司,也就是各省,乃至府、州、縣,都要派出管理錢糧的官員,當時稱作計吏的,到戶部呈報本地的財政收支賬目。這些錢糧、軍需等款項,要由縣一級報到府,府再報到省,由省匯總報部。戶部審核分毫無差,才准許報核結案。如果有一絲一毫不合,馬上要被駁回,全部賬冊需要重新編造。麻煩在於當時交通不便,真要是回原衙門重新查核,重新編造,路途近的猶可,遠的可能費時數月。於是,為了減少來回奔波,有的計吏去應天前會帶上蓋好官印的空白賬冊,遇有被駁回的,隨即改正填寫。

這辦法實在聰明,大家便跟著學,成為常規,也就是公開的秘密。

它給一些衙門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為官員不負責任打開了方便之門。

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卻認定這裡有貓膩,非嚴辦不可。主印者則被處死,佐官則被杖一百,還要充軍戍邊。實際上,被殺的不止是掌印者,稍有牽連就被處死。

奇怪的是,這個大案究竟發生在哪一年,現在也弄不清了。有說是洪武八年(1375年)的,也有說九年(1376年),乃至十五年(1382年)的。據《明史·刑法志》說,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體當以此為是。此案發生時正值胡惟庸案風聲正緊,殺了些地方官,不足以引起多大轟動。也有可能,有些人是在頂風作案,以致幾個年份都有犯案的。

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由於空印而被殺被流放的官員,數以萬計。

其實,那些人帶的空印文冊,蓋的是騎縫印,不是普通的公文紙,不能用作別的用途。不光帶著這些空印文冊的懂得這道理,連戶部官員也都知道,而且是默認的。否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回原衙門重新編好的賬冊,短短几天就弄好了,他們也會懷疑,也會阻止。

只是胡惟庸案正弄得官場上下緊張萬分,少有人敢惹火上身。

也有人不怕死。

鄭士元是河南的一個地方官,因為空印被逮入獄。他弟弟鄭士利冒死上書,說明空印不過是權宜之計,難以作姦犯科。而且,國家的責任在於立法要明示天下,而後才能給犯罪的定罪。大明朝沒有空印之律,受誅者豈能無話可說,只是不敢說而已。現在被殺的都是一些地方官,人才難得,殺人不可能像割草一樣。

朱元璋見了大怒,將鄭士元、士利兄弟兩人都罰作終身苦役。

對於空印案,朱元璋父子間也有不同看法。朱標受父親之命經常會複審一些案件,以訓練行政能力。朱標藉機減了不少人的刑。朱元璋問御史袁凱:我與太子誰對。袁凱有點急智,說是陛下法之正,太子心之慈。

朱元璋聽了,起初很滿意,但也認定袁凱在兩面討好,厭惡其人。逼得這位御史當場裝瘋。朱元璋不信,叫人用木錐刺他,袁凱居然放聲大笑。放回家後袁凱繼續裝,朱元璋派人來看,完全是一付瘋子模樣,朱元璋這才相信,袁凱總算揀了一條性命。這也算是空印案惹出的一點餘波。

平心而論,以朱元璋的性格,痛恨的就是官員的腐化,讓他抓到一點苗子,豈有不大做文章的。而且,從在位者的角度來看,事關國計民生,不可不慎之又慎。明末談遷就認為:空印事,諸主吏雖無他,然弊不可長,朝廷深懲之未為過。鄭(士利)好義慨然訟其失,輸作終身,亦未為非幸也。在他看來,鄭氏兄弟就是被殺了也不為過。當然,這是被殺頭還要喊「謝主隆恩」年代的人的想法,現代人看見的,主要就是朱元璋的殘忍了。

儘管朱元璋痛恨貪污,嚴懲官員的命令屢屢頒布,而「碩鼠」還是不斷出現。其中影響最大的一隻碩鼠,就是郭桓。他被逮住,又引出了一連串的碩鼠,引發了又一起明初大案。

郭桓官居戶部右侍郎。戶部是主管全國的戶口、土地、錢糧的衙門,郭桓要貪污,條件是現成的。他奉派去收浙西秋糧,應該收四百五十萬石,結果只收了六十萬石,另收鈔八十萬錠,按當時糧價折算,大約可抵二百萬石,即少收了一百九十萬石。郭桓等人共接受浙西等府贓款鈔五十萬貫,參與作弊的有府、州、縣官黃文通等,還有吏員邊源等。郭桓受賄,國庫倒霉。最嚴重的是應天等五府,那裡夏糧秋稅數十萬石無一粒入庫。朱元璋所編《大誥》里說,郭桓貪污的糧食,可以供給軍隊吃三年。最初只公布他們共貪污七百萬石,是說多了怕百姓不相信,實際他們貪污的,折算成糧食為二千四百萬餘石。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終於被告發,同案的還有北平布政、按察兩司官員李?、趙全德等人,罪名是勾結貪污。朱元璋下令審訊。一下子就牽出了一批官員,包括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志德等,郭的下屬胡益、王道亨等也參與分贓。

朱元璋震怒了。談遷說,朱元璋甚至下令將整個衙門的官員都處以死刑,大概過甚其詞。《明史》說,自六部侍郎下皆死。大概還比較可信,至少,有幾個尚書沒有殺掉。此案又是死者累萬,連同空印案,有人估計總共殺了七八萬人。

空印案殺的,主要是地方官。郭桓案則牽連了從中央六部到地方上的一大批官員。這些官員供出貪污所得不少借寄民間。於是,為了追贓,又牽連到平民百姓之家,許多中等人家傾家蕩產。江浙一帶的故家巨室,由此遭受重創。

由官員的貪污而弄到老百姓也受牽連,而這些百姓主要在江浙一帶,又恰恰是以前張士誠的根據地。朱元璋不無有意將案情擴大化之嫌。郭桓案,實際上可以看作封建社會中一種權力和財產的再分配。

隨著案情的發展,牽連越來越廣,人心浮動。而且,朝野普遍將此事歸咎於御史余敏、丁廷舉等人。

如此指名道姓地指責一些鷹犬,大概朱元璋也感到有些麻煩。然而皇帝總是不會認錯的。朱元璋一面親手下詔羅列郭桓等人的罪狀,肯定辦這樁案件是有道理的。一面又將審判此案的右審刑吳庸拋了出來當替罪羊,還辯解說:我要求除去奸惡,怎麼料得到反而生出奸惡來擾民。今後再有這樣的官員,即使遇到大赦也不能寬宥。這樣算是把這樁大案打發了過去。

就在郭桓案曝光之前不久,朱元璋承認:他自己從即位以來,按照自古以來的規矩任命官員,遍布中華大地及周邊地區。但是沒有料到這些人上任時宣誓效忠,當官久了,大都是奸臣貪官。我不得不明定律法,規定的刑罰十分嚴厲。所以內外官員要想做到稱職十分艱難。能夠善始善終的很少,而遭到殺戮的卻很多。

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又說:自開國以來,浙江、江西、兩廣、福建等地所設地方官員,沒有一個能夠做滿一任,往往等不到期滿考核,就不免貪贓事發。

貪官有罪該罰,自是不錯,但是殺了二十多年,貪官還是那麼多,就得考慮單靠殺是否有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古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軍師聯盟》:司馬懿為何會成為三國戲的新寵?
《軍師聯盟》里有哪些顯而易見的歷史錯誤?

TAG:看古今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令人費解的兩大疑團:一個和曹操有關,一個和孫權有關
由霍金想到的,與減肥有關的宇宙大事
王桂元:和季節有關的文字
張遼和李典同為曹操的大將,為何兩人卻有矛盾?真相還與呂布有關
網友心疼劉愷威10秒,背後原因竟然和張大大楊冪有關
有關一個█朱耷
為什麼諸葛亮大權在握後,沒有取代劉禪稱帝?與三個人有關係!
大秦帝國三大敗績,其中兩次都和趙國有關係
元宵節的起源竟和一個女人有關
周立波無罪釋放!罰238美元後銷案,這事或與崔永元有關!
草根教練再回中國?當年楊一民受賄案中,有1萬美元和他有關
張學良和于鳳至離婚,除了和趙四小姐有關,還有一人起了關鍵作用
這個比寶玉還完美的高富帥,與賈元春有關!
大將魏延被殺,與諸葛亮的死有關,「謀反」一事只因犯了蜀國大忌
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起源與劉邦有關
朱元璋臨終時,問了文武大臣1個問題,但沒有一人敢出聲?朱棣造反和此事有關?
劉禪名字背後的故事:和劉封真的沒有關係,和漢獻帝有一點關係
斗羅大陸:剋制昊天錘的四大武魂,有2個是唐昊的死敵,還有2個和唐三有關!
左宗棠雞和左宗棠沒關係 大雜燴卻真的和李鴻章有關係
趙國的長平之敗,除與任用趙括為帥有關外,與一次外交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