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多事之夏,中國航天人愈挫愈奮

這個多事之夏,中國航天人愈挫愈奮

7月2日,一條突如其來的新華社快訊出現在剛剛入夜的中國互聯網:我國於7月2日19時23分點火升空的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看到這則消息,初次反應是看錯,再次反應是報錯,及至調出現場畫面,方知這是真的失利了。」看到這則快訊後,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連夜寫下了一篇評論,為中國航天人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加油打氣:

「中國政府寬容失敗,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的科研環境正在不斷優化,中國人更加理性地理解失利或失敗……大家幾乎都是惋惜、鼓勵的話,還有人引述聶榮臻元帥在東風二號導彈失敗後的講話:

既然是科學試驗,總會有成功,有失敗。成功了,我們就取得經驗;失敗了,我們就得到教訓!成功了,功勞是你們的,失敗了,責任由我來負!」

有此吾民,科技人員又怎能不「擼起袖子加油干」呢!

翻看文章的評論,態度積極、正面鼓勵的佔了絕大多數。

網友「老金牛」說,出現問題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航天人應該挺起。(非常講究辯證唯物主義!)

網友「均無欺言」說,只有從新全面監測和設置有沒有問題,下次肯定成功!(不愧是技術領域的老司機!)

網友「楊國強」說,我們有期待,有信心,努力吧!(洪鐘大呂般的寄語!)

相反,一些人擔心的「負面聲音」幾乎沒有出現,沒有人苛責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中國航天不是很厲害嗎?怎麼這次不靈了?」這樣的話幾乎沒有聽到。

3天後,又一則突如其來的新華社快訊襲來,網友們沸騰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通過我國中星9A衛星自身推進器準確實施10次軌道調整,於2017年7月5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01.4°赤道上空的預定軌道。」

回溯一下事件:2017年6月19日0時11分,長征三號乙遙二十八火箭發射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過程中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當天即發布消息稱,發射過程中火箭三級工作異常,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具體原因正在調查分析。目前衛星太陽帆板和天線已展開,衛星系統工況正常。各方正採取有效措施。

本來,人們對它已經不抱希望了,至少像小編這種外行認為肯定沒救了。採取有效措施?難道再發射一顆火箭把它「頂上去」?

沒想到,地面指揮利用中星9A的自身推進器準確實施了10次軌道調整,硬生生將它從1.6萬公里的高空拉高到近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

「厲害了!」很多網友不約而同地說出這句話。

一脈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的中國航天人,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更不要說一次失利!

這個多事之夏,中國航天人愈挫愈奮!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因為変軌,中星9A「減壽」了多少年?這個科學問題其實你可以私信小編問一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網 的精彩文章:

三言兩語侃科事:怎麼才算「懂科技」
生育年齡迅速演化是人口增長主要原因
海淘保健品 砸了銀子難有保障
「失利」而不「失信」的一次火箭發射
三維地震物探:給地球做個「核磁共振」

TAG:中國科技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與中國航天日一起,重溫中國航天人艱辛強國夢!
那年,美國人扣押了未來的「中國航天之父」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如今從事著這樣的工作,看完令人感慨不已
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現在從事這樣一份工作,看完令人感慨不已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返回地球之後,為何再也不上天了,原因心酸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現在生活的怎麼樣了?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當年從美國回來到底有多艱難?
中國的航天人,是如何披荊斬棘,開啟共和國的航天大業?
當總理說「載人航天」這四個字時,所有的中國航天人都在心裡鼓掌
與中國差距很大!印度又攻克一載人航天關鍵技術,但晚了好幾年
美國籌劃半個世紀的大事,卻被中國航天拿下,英國:偉大的創舉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有感。》
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張曉光:「我人生的新起點,就是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中美航天差距有多大?舉一個美國航天工程你就知道了
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差一點犧牲,在26秒中,他經歷了什麼?
中國將力助此國5年內實施載人航天飛行,這讓印度人不開心
曾經中國載人航天多不不容易,現在第一位女航天員已經生娃
為何中國航天第一人上天之後,就再也不上了,原因讓人紅了眼眶
中國航天日:盤點我國都有哪些精彩的航天技術,中華航天崛起之路
中國航天人的「俠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