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 保守該如何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 保守該如何進行

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部、臀部、腿部出現疼痛、酸脹、麻木等不適癥狀,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急於擺脫病症折磨又該如何治療?很多患者手術不想做,那麼保守治療會有效果嘛!今天就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效果給大家講解一下。

腰椎間盤突出病根在哪?

對於病症如何才能做到藥到病除,找准病根對症下藥才是關鍵。常見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久坐久立導致的上半身壓力長期施加在腰椎上時,導致出現的椎間盤纖維環受到擠壓破損,內部髓核突出壓迫到周圍神經從而引起腰部、臀部、腿部酸麻腫脹痛。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要想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只要讓突出的髓核回縮到纖維環,修復好受損傷的纖維環就可以了。那麼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是如何做到的呢?

手術是如何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

骨外科專家介紹其實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病人經過保守治療都可以緩解癥狀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僅有約8%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很直接,就是把椎間盤突出物切除,如果嚴重的話會把整個椎間盤拿掉。

以下是現代臨床醫學上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方式

傳統手術: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神經根受到壓迫通常是前後收到壓迫,一側是不斷外突的髓核,另一側是腰椎骨椎板。椎板切除術就是把腰椎骨後側的椎板全部或部分去除,椎板切除後神經根就不會再受到擠壓。這類手術需要沿脊柱開一個較大的切口以充分暴露椎管,去除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再對椎板進行切除。由於手術造成的創傷大,恢復緩慢,手術過程中需要切除大量肌肉、韌帶和腰椎骨的關節(椎板),嚴重破壞了脊柱結構,造成脊柱穩定性變差,極有可能出現術後併發症,給病人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椎板間開窗:開窗手術是目前較常用的方法,做法是從病人脊柱單側或雙側開一個幾厘米的切口,準確定位之後將椎板去掉一小部分,掀開神經根,在後面找到突出的髓核並將其切掉取出。手術優點是損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不足之處是暴露範圍小,可能會出現髓核切除不幹凈的情況。導致後期出現複發癥狀。

人工腰椎間盤置換:如果椎間盤已經嚴重退變或脫出,可以將整個腰椎間盤拿掉並換成人工椎間盤。人工腰椎間盤已經發展了好幾代,最新的產品已經能夠允許多個方向的運動並實現更長時間的使用壽命。然而受限制於人工腰椎間盤的材料、結構、使用壽命和病人適應症(如反覆腰痛),這種手術的普及度並不算高,主要是人工椎間盤畢竟很難與人體其他組織器官等產生很好的融合。

椎骨融合:病變的腰椎間盤被完全去除後,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不要椎間盤了,從椎板上切一部分骨組織墊在上下兩塊腰椎骨之間,再用鋼釘固定起來,這兩塊腰椎骨會慢慢長在一起變成一塊。這種手術的優點是原來破損的腰椎間盤永遠不會再出問題了,因為它已經永遠消失了。但它有一個很大的隱患,人的脊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當人做各種活動時,所有椎間盤都要共同分擔受力,當其中一個被永久性地取掉之後,它相鄰的上下兩個椎間盤所受的力會大幅度增加,相應地這兩個椎間盤就會以更快的速度磨損退變,導致出現問題的幾率大增。

所以對待手術治療應謹慎選擇,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病症情況盡量選擇安全系度高、健康有效的治療方式。

保守治療

卧床休息:這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好的方法,人體仰卧時腰椎受到的壓力最小,髓核幾乎不會受到向外擠壓的力,同時因為髓核比較柔軟具有一定彈性,腰椎在沒有受到壓迫時有利於髓核慢慢回縮,雖然不可能完全回到纖維環內,但是突出物會變小,有可能減少甚至脫離與神經根的接觸,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病人在卧床幾個月之後癥狀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當然為了避免躺卧時脊柱彎曲對椎間盤造成擠壓,最好睡軟硬適中的床。

腰肌鍛煉不管選擇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必須每天不間斷地進行腰肌強化鍛煉,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和避免複發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腰部除了脊柱(椎骨和椎間盤)起主要的支撐作用外,同時還有一套圍繞在脊柱周圍相當複雜的韌帶和多裂肌,它們與脊柱共同形成一個完整而精密的體系,我們的每個腰部動作都需要椎骨、椎間盤和韌帶、肌肉共同配合才能實現。當其中某個腰椎間盤突出後,它的高度會降低強度也會下降,整個脊柱相當於塌下去一塊,這個體系的平衡和完整性也就被破壞了。在腰椎間盤的高度和強度不可能完全恢復的前提下,為了使整個體系能夠再次運作起來,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加強腰部肌肉的鍛煉,使其獲得較之前更強的力量,彌補腰椎間盤強度的缺失。強壯的腰肌可以分擔更多的重量,托起整個腰部,給腰椎間盤的康復創造良好的空間。

西藥各種止疼片+營養神經+營養軟骨。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放鬆肌肉治療,對於腰椎不穩等繼發的局部軟組織勞損等還有效果,可是受損的椎間盤沒有得到修復,突出的髓核依舊壓迫神經,就無法從根本上治療腰椎病。

理療超聲+中頻(電擊)+短波(加熱)+牽引。其中超聲、中頻、短波用於剛發病時急性期治療,主要是利用各種能夠穿透皮膚和脂肪的物理能量去刺激肌肉和神經,起到逐漸緩解肌肉緊張和神經水腫。而牽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適當的外力使腰椎骨間隙變大,給髓核向纖維環內回縮創造條件。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牽引,因為牽引的過程會對腰部肌肉形成非常強的拉伸導致強烈的酸痛甚至可能出現肌肉拉傷。而且很多牽引過的患者會有牽引後有效果,但是維持時間很短,不久癥狀就又會複發。畢竟通過拉大椎骨間隙來減少髓核壓迫神經根保持的時間有限

中醫藥貼古醫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藥之優劣,療效是根本。膏藥屬於外治,從而避免了內服藥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療效確切,受到了群眾廣泛歡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膏藥中的藥物直接貼敷於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而傳統的注射及口服療法除損傷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和腸道反應,使病人不易接受外,這些方法都易使藥物通過全身的血液循環及腸道破壞,而真正到達疾病局部的藥物少之甚微,所以現在用藥量極大,並且療效極差。而膏藥的外治療法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透穴通絡直達患部病灶部位,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生機止痛、祛風散寒的功效。同時消除病灶處的無菌性炎症有效緩解疼痛,軟化突出髓核,讓其恢復原有的膠質感和彈性,促使正常的營養供給,配合相關康復鍛煉,促使回縮,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病根(突出的髓核壓迫周圍神經,椎管,硬膜囊等所造成一系列身體不適反應),達到康復治療的效果。

中醫正骨按摩就客觀事實物理學角度來說,任何手法都不可能直接把力量作用到椎間盤突出物上,因為椎間盤髓核在皮膚、脂肪、肌肉、韌帶、腰椎骨和神經根後面,如果想在腰部直接用力試圖把突出物推回去,就要求那這股力要能夠穿透肌肉和韌帶並且神奇地繞過腰椎骨和神經根才能傳遞到椎間盤突出物上。有人說我做按摩幾個月之後突出物確實變小了,我想說的是那可未必是按摩的功勞,即使什麼按摩都不做只是卧床休息外加腰肌強化鍛煉,幾個月之後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中醫按摩如果手法正確的話是能起到緩解肌肉痙攣的作用,如果非要相信的話一定要去正規的中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至少他們不會亂來,盲目做正骨按摩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嚴重的案例有很多了,所以做這些的時候需謹慎對待。

激素注射(封閉針):採用類固醇藥物直接注射到受傷的神經根附近,可以快速消腫止痛。這種療法還有另外一個詞對體育愛好者來說比較熟悉「封閉」,常見專業運動員因為關節傷病疼痛就會選擇在比賽前打一針封閉,可以迅速見效並支撐其完成比賽。激素注射只對神經及其周邊組織有短期的效果,無法從根本上修復椎間盤,而且長期注射還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副作用。

結語:以上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相關知識,只有注重平時不良習慣的糾正,堅持每天鍛煉,才能更好的抵禦病症的侵襲。關注健康,遠離疾病困擾。對待病症只有從病根處治療效果才會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國醫正骨:有關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幾個核心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如何過夫妻生活?這可是大學問
骨科專家教你做腰椎保健操
國醫正骨:詳解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中醫保守治療有作用?
你還在忍受腰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嗎?試試這麼治,健康又養生!

TAG:腰椎 |

您可能感興趣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嗎?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大嗎?其實沒想像中可怕
腰椎間盤手術治療風險大,這樣治療才最佳!
高齡患者適合進行膝關節置換術嗎?手術風險了解一下
下頜角手術有風險嗎?如何規避風險?
腰椎病該如何治療?腰突療法大比較,幫您巧妙規避治療風險!
人工耳蝸植入無需開顱且手術風險極低,手術簡單為何如此昂貴?
磨骨手術有風險嗎
「上帝的手術刀」也失手 基因編輯嬰兒或面臨早死風險
張繼科復出時間確定!攜手劉詩雯率隊出征,冒停賽風險壓力山大
腫瘤患者肺部做穿刺手術會有哪些風險?
人流手術後存在的風險
牢牢守住風險底線——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先天性並指畸形手術風險大嗎?手術後護理看這裡
奮進新時代之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線
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 包商銀行被央行、銀保監會接管
伊朗邁出最危險一步,美國卻依舊保持沉默,戰爭風險急劇上
了解胰腺癌手術的風險,正確選擇胰腺癌手術
美軍邁出最危險一步!俄高層突然出動白楊導彈:核戰風險急劇上升
環保數據造假風險大,謹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