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太原發現北宋刻本《崇寧藏》

太原發現北宋刻本《崇寧藏》

《崇寧藏》圖片太原市文物局提供

7月10日,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舊藏書目、拓片時,新發現了12冊早期版本經書。經專家鑒定,確認該書為國內現存不多的《崇寧藏》零本,在文物、文獻、版本上有極高價值,被列為山西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的重要成果和新發現。

《崇寧藏》又稱《崇寧萬壽藏》《崇寧萬壽大藏》,是北宋時期福州閩縣白馬山的東禪寺等覺禪院發起募捐刊刻的國內第一部私刻大藏經,全藏580函,1440部,6108卷,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虢字止。版式為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也是第一次在大藏經上採用經折裝的形式,此後的《毗盧藏》《圓覺藏》等7種版本大藏經都按此版式不變。這種版式對後代幾種大藏經的影響甚大。所用紙張厚而堅韌,一般都經過染潢,開卷即有一種古樸氣息。經冊背後,往往有「東禪大藏」朱印。該藏從宋元豐三年(1080年)開雕,至政和二年(1112年)雕成。開始雕刻時只稱大藏經,後因以藏進獻徽宗皇帝,祝延聖壽,於崇寧二年(1103年)奉敕,賜名《崇寧萬壽大藏》。目前《崇寧藏》國內僅存零本,經對公開數據檢索,保存《崇寧藏》的國有收藏單位有19家,北京瀚海、西泠等拍賣公司也曾上拍部分零本。

據介紹,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存的《崇寧藏》為原太原市文物商店於20世紀60年代徵集所得,後此批古籍入藏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998年後,因機構變動,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原藏所有文物包括此批古籍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管。入藏以來,這批古籍一直未進行整理著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開展後,在清庫過程中,普查隊員在專家指導下,對這批古籍進行了著錄登記。這批《崇寧藏》為零本,共12本,均有不同程度殘損,其中的6本因缺少卷首和卷尾,普查隊員以「殘經」命名。目前,經過專家核對殘存經文後,可以確認各卷卷名。

保存這批《崇寧藏》零本的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是繼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山西博物院、遼寧省圖書館、太原崇善寺後,又一在經卷數量上保存較多的收藏單位。《崇寧藏》彌足珍貴,且部分經卷具有明確的刊刻時間,印有「鼓山大藏」印,這對於《崇寧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這批經藏本身在文物、文獻、版本上也極具價值。

來源:山西日報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善本古籍。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教你蓋好一座好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大殿與七佛殿
7.12淺談不凈觀法在現代僧伽教育中的作用與意義(四)
金剛經講錄(3)《金剛經》奧義六論之二
東晉與南朝時期佛寺建築初探之佛堂與佛殿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游濟南想起趙孟《鵲華秋色圖》,派人回京取畫,卻發現大錯
《蒙娜麗莎發現史》
考古發現明朝藩王墓葬,發現墓志銘中清朝篡改歷史
陝西咸陽城考古新發現:秦都遺珍帝國府藏
蘇格蘭高地發現罕見白鹿,現實版《白鹿原》?
湖北發現青銅器,青銅器刻「羋」字還原羋月傳歷史傳奇!
《戀愛先生》羅玥的簽字讓李宗翰發狂,他發現宋太太原來這麼狠!
汾口發現康熙聖旨
陝西梁帶村藏有姜子牙寶藏?考古發現令人震撼!
探秘海昏侯「小王子」墓 陪葬物發現青銅玩具
發現太原東區鬧市中的宗教聖地——純陽宮
晉南東周考古的新突破——陶寺北墓地發現墓祭、喪葬遺迹,新出「衛侯之孫申子之子書」刻銘編鐘
《紅樓噩夢》:魯迅佚文發現記
邢台南和發現明代牌坊殘件
都江堰發現唐朝楊貴妃陵墓,可日本女星卻堅稱自己是楊貴妃後裔!
漳縣發現珍貴化石 鸚鵡螺
唐朝才子墓葬被發現,皇帝寫詩悼念,日本人也立碑前來祭奠
北京發現奇怪古墓,穿著清朝官服卻留著明朝髮型,墓主黃拙吾
徐中華:《永樂大典》殘卷 萊州發現記
瑪雅金字塔中發現隱秘陵墓:戴太陽神頭飾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