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湖南臨武:變風資源為「聚寶盆」

湖南臨武:變風資源為「聚寶盆」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 臨武縣,隸屬郴州市,地處南嶺山地,湘江、珠江兩江之源,是湖南省的南大門。正是這個相對閉塞的山地之縣,早在7年前就開始謀劃發展風電產業,如今已成為湖南省著名的「風電之鄉」。

位於臨武縣通天山的風電場

臨武縣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當地己併網發電風電場7個,裝機容量31.4萬千瓦,累計發電19億度。在建項目1個,籌備建設項目1個。這一成績單放在「三北」地區或許並不顯眼,但在風資源並不突出中南部地區卻實屬不易。臨武也因此創造了湖南風電產業五個之最:規劃時間最早、建設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發電量最多、開發效益最好。

在臨武縣委書記李浩看來,「臨武發展風電產業不僅僅創造了經濟效益,而且將風電開發與生態保護、旅遊開發有機融為一體,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超前意識做好規劃

臨武縣受南北氣流雙重影響,在山區和丘陵均能形成較好風況,是湖南省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該縣境內年利用1800—2400小時的6米/秒以上優質風源的裝機容量可達69.4萬千瓦以上,居湖南省前列。但是在7年前,如何將這再平常不過的「風」真正變為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和社會效益的資源,卻是擺在臨武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臨武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陳秀雨是臨武風電產業發展的親歷者和推動者。7年前,當時還是副縣長的陳秀雨親手推動了風電產業在臨武的落地生根。

據介紹,早在起步之初,臨武就給風電產業的發展立下了規矩:「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嚴格環評、規範管理。」這些年來,正是在這十六個字的指導下,臨武風電產業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地走到今天。

陳秀雨回憶說,當時他們意識到,產業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規劃先行。為此,臨武早在2011年就委託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對風電開發精心規劃設計,完成了《臨武縣風資源開發規劃》。該規劃設計涵蓋當時的臨武15個鄉鎮和地區,共規劃14個風電場,規劃裝機容量69.4萬千瓦。同時,他們還委託湖南省電力科學院編製了《臨武縣風電群69.4萬千瓦外送輸電規劃》,並取得了湖南省電力公司的批覆文件,為風電資源開發提前打好了基礎。

在當時,由一個縣單獨來做風電開發規劃和消納規劃,在全國範圍內也很罕見。

一手抓服務一手抓管理

規劃是前提,落實是關鍵。為了狠抓落實環節,臨武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顧問,縣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風電開發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明確兩名縣級領導主抓,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員負責協調處理風電開發建設的有關問題,為風電開發商實施「一站式」服務,大大免去了開發業主「跑手續」的各種煩惱。

為了給風電項目開發做好服務,臨武風電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當時從四方面著力:一是優化了施工環境,嚴厲打擊非法阻工、強攬工程現象;二是及時指導企業,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做好安全生產、環保、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等工作;三是迅速處理問題,對風電開發建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第一時間及時處置;四是採取多種形式,及時溝通、傳遞信息,推進風電項目又好又快建成。

在臨武縣決策層看來,對於風電項目開發既要服務好,又要管理好。因此,風電開發必須有原則,比如,儘可能使用原有鄉村道路;施工同時落實各項環保、水保、植被恢復措施;與森林防火相結合;與旅遊開發相結合等。

「引進多家企業實地考察,擇優選用實力強、業績優、負責任、管理好的企業,明確雙方職責、開發建設時間、範圍、違約責任等,避免出現只簽不建情況。」陳秀雨說,「同時,督查各有關單位、鄉鎮和企業在風電開發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限時整改。」

一手抓服務,一手抓管理。風電開發不僅給當地帶來了清潔電能,也帶動了綠色經濟。

依託風電項目落地建成,通天山高山風光旅遊、大沖國家級「非遺」——儺戲文化旅遊等先後得到開發,成為臨武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延伸產業鏈條

畢竟,一個縣的風資源是有限的,「靠風吃風」的臨武不僅僅著眼於開發當地的風資源,更放眼於成為區域風電產業集群中心,輻射整個華南地區。

去年初,青島天能(湘能重工)公司在臨武布局風機塔架生產項目,如今已正式投產,可年產300套風機塔筒,銷售收入4億元。今年1月,在臨武統戰幹部的牽線搭橋下,臨武縣與中船重工海裝風電達成框架協議,海裝風電項目有意落戶臨武縣,擬投資50億元,力爭打造區域型風力發電製造產業中心。

李浩認為,依託當地的風資源和目前良好的開發布局,可以適當延伸臨武的風電產業鏈,形成風資源開發、風電裝備製造、風電場運維的完整產業鏈條。

「湖南南部和粵北山區,風電項目比較集中,但目前缺少一個區域性的裝備製造和風電運維中心,臨武已經瞄準了這一目標。」臨武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雷劍才說。

自2011年以來,臨武縣先後引進華潤、湘電、中建等企業到臨武投資,為當地風電產業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新一輪的低風速和分散式風電開發熱潮中,臨武與藍田新能源簽訂了分散式風電開發框架協議,正在爭取成為湖南省分散式風電開發試點縣。

臨武縣委副書記、縣長朱陽輝表示,臨武縣以打造「湖南風電之鄉」為引領,將風電項目開發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未來,將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大力建設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將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列為全縣六大「百億」產業之一加以重點打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極星電力網 的精彩文章:

海綿城市建設又有新進展 多地專項規劃相繼出爐
台中港、興達港成台灣海上風電雙箭頭
鋰電池產業全景圖
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蒸發處理技術及展望
電力市場交易策略分析

TAG:北極星電力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江壯麗東湖秀美 武漢盤活水資源、綠水青山按下發展「快進鍵」
廣西海洋生態保護區資源庫、廣西淡水魚類資源庫順利建成
橋溪古韻景區毗鄰雁南飛茶田,景區旅遊資源豐富
陝西寶雞麟游縣九成宮鎮 歷史悠久 文化資源深厚
江西兩棲動物資源
貴州石阡:旅遊資源富集之地
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同屬資源型城市,為何淮南、淮北沒能像銅陵一樣成功轉型?
宇通客車、海南椰島、銀星能源、中礦資源、江蘇吳中等資訊集錦
雄踞玉龍雪山腳下,享珍稀雪山資源輻射
走進江北|尋訪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
資源奇石伏綠草,藍天飛白雲——歐家大界風光!
黎平古茶樹資源
南海面積最大環礁,水產資源異常豐富
廣東塑造「溫床」聚創新資源
水資源豐富的山泉灣,也被叫做美人泉
圈圈聚焦:蘇青元氣?羅雲熙快本?徐靜蕾資源?女星刻意蹭流量?
都是煤炭資源大省,為什麼山西比陝西窮?
教學資源 鄭和下西洋
「海鹽鐵路」連南北資源促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