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的孩子愛反抗嗎?

你的孩子愛反抗嗎?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彆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乾的事情他偏不幹,你不讓他乾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麼有反抗行為呢?

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

怎樣看待孩子的反抗行為呢?家長看到孩子這種表現,特別生氣,覺得自己怎麼攤上這麼一個孩子,真是倒楣。其實,孩子有反抗行為並不稀奇。

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3歲孩子幾乎是與「反抗」連結在一起的。這期間的幼兒正意味著人生第一次「危機來臨」。此期間孩子不管什麼事都要反對,無論叫他做什麼,他都說「不」;即使自己喜歡的事物,只要別人先說或先做了,他就不高興。當家長的對這類「反抗」要有正確認識;孩子並非故意反抗,他們是有理由而反抗的。

1~2歲時,體力逐漸增強,到3歲時許多事情都可自己做了,他希望能把能力充分發揮出來,但卻被壓制著,因而反抗;2~3歲幼兒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想法」,想把他們的「意欲」表現出來,但常被父母阻止和責罵,孩子的想法被成人社會的「規範」壓制了,所以他不得不反抗。欲求不滿足,常會發之於哭、嚷、生氣,大人認為孩子太任性了。這時候的孩子就這樣困擾在自己的意欲與社會規範的矛盾中,彷彿像個「小大人」了。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反抗行為是孩子必須經過的階段,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心理學家曾在2~5歲兒童中挑選100名反抗性較強者,以及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前者有84人意志較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後者僅有少數人意志較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作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要生氣,不要急躁。

二、怎樣教育反抗行為強的孩子

那麼,怎樣才能引導、教育反抗行為強烈的孩子呢?教育孩子安然度過這個反抗期,就要讓「自我服務」不偏離「唯我獨尊」的意識,孩子的反抗便會自然地逐漸消失。如果強迫壓制他的反抗,將會「內攻」,反抗心理一旦「內攻」,便長久蘊釀在孩子心裡,甚至終使孩子一輩子成為「反抗兒」或懦弱兒。因此,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多加以正確引導。

1、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

「自我」心理使孩子什麼都要自己做,只要情況許可,應盡量使他「如願以償」;鼓勵孩子把一事從頭到尾做完,即使成效不好,也要誇他幾句。3歲孩子能把一事做完全是了不起的。例如穿鞋著衣,穿外套等均可訓練。

2、讓孩子幫忙做事

家長可讓孩子幫助做簡單的事,如「抹桌面」,雖然孩子不能把桌面抹得非常乾淨,但也要允許孩子去做。家長要注意他們尚不太關心做事是否完美的特點,例如,孩子戴歪了帽子,根本不願意大人把它矯正過來,他做的事,很不願意大人重新再做一次。孩子因為嘗到自己可以同大人一樣做事的滿足,就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良好情緒。

3、凡事都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

不管做什麼,家長要儘可能尊重孩子意見,不要過分干涉他,讓孩子自己來。有些事情明知孩子不可能做得好,也讓他去體驗一次。例如:此期幼兒尚無「大小觀念」,但有時卻會吵著要把大洋娃娃裝進一個比娃娃小的盒子里。成人不要一下就說「這樣不行」,還是讓他自己去試裝一下,等他試過後就會「知難而退」。這些方法並非討好孩子、遷就孩子,而是細心地啟發。不要用壓制他們來度過「反抗期」,只要堅持下去,不要多久,孩子便會有很大進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寶貝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孩子老喜歡搞破壞?3歲前治好他!
給了生命,你就有權決定孩子的人生?
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學會這幾招,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沉迷
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建立愛的規則

TAG:親親寶貝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真的愛孩子嗎?
你相信你的孩子嗎?
我們懂得孩子的愛嗎?
熊孩子!你是親生的嗎?
你孩子的爸爸是你期待中的樣子嗎?
你和孩子們錯的一樣嗎?
會愛自己嗎?不會怎麼愛孩子呢
孩子,我想更好的愛你
女孩子們的愛豆?
「戀物癖」你的孩子有嗎
聽說你很愛你的孩子,卻給孩子買了少兒平安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些讓孩子變孝順的方法你中招了嗎?
可愛的孩子
你的孩子還在上興趣班嗎?這才是孩子該有的寒假!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這麼丑,給孩子看真的好嗎?
孩子放假了,你還好嗎?
「影子爸爸」,缺失的父愛是你對孩子一輩子的虧欠!
該如何拒絕那些主送抱孩子的人?孩子總被抱媽媽很抗拒
十張圖讓您看清自己——您真的會愛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