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注意三伏天養生要點
今天是2017年三伏天的第一天,也被稱為「入伏」,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了三伏天,那麼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三伏天如何養生
1、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檸檬等。
3、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癥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4、新鮮乾淨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2017三伏天時間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時間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時間: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時間: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時間一共持續30天,從2017年7月18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
三伏天分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為10天,中伏有時10天、有時20天。在一年中白天最長的夏至節氣過後,地表熱量仍然在不斷積累、直至最高峰,這就是三伏天最熱的根本原因。氣象學上的高溫指日最高氣溫達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現象。如果達到或超過37攝氏度,就稱為酷暑。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始於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古人以天干地支記錄時間,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由於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為什麼中國古人用「伏」來表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這體現了對人與自然相處之道的理解。伏,既有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也隱隱透著秋天「蟄伏」於盛夏、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含義。


※鎮西瓜,大蒲扇…沒有空調的時代 我們是怎麼「活過」三伏天的
※超長三伏天,養生應該這樣……
※如果冬天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現在三伏天最適合喝它,你知道嗎?
※進入三伏天 打好暑季「保胃戰」
※進入三伏天,財運伴隨氣溫高漲,喜事盈門,最有橫財命的3大生肖
TAG:三伏 |
※春季養生 女人春季養生要注意五點
※春季養生您需注意以下幾點
※春季養生需要注意哪幾點?
※春季養生的十大要點,你注意了嗎?
※女性冬天泡腳能養生 7大事項要注意
※犯太歲的生肖今日注意了,大年初七是最好的祈福日
※春季如何養生 養生千萬要注意這幾點
※盤星月菩提的幾個注意要點
※春季養生以下幾點要注意!趕快看看吧
※中老年養生,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老人節假日要注意6個養生事項
※夜來香葉子發黃了怎麼辦 日常養護需注意三個要點
※驚蟄時期養生注意幾點最健康
※三伏天坐月子注意事項 三伏天怎麼坐月子
※中年人春天養肝注意五大忌
※日常養生: 早晨起床注意六小事
※狗年犯太歲的四大生肖要注意了
※吃雞蛋一定要注意點的五個點
※毛囊炎患者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冬季養生 注意4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