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縫機行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縫機行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2015年11月,由中國縫製機械協會舉辦的年度行業大會在廣州召開。作為行業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縫協在九屆五次理事擴大會議上發布了《中國縫製機械強國發展戰略》。《強國戰略》以中國製造2025為綱領,將創新驅動作為縫機強國的核心,加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行業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創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影響力的行業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特色中小企業群,實現我國由縫製機械製造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人才培養工程作為縫製機械行業強國發展五大重點戰略工程之一,佔據了重要的位置。由於行業人力資源整體素質偏低,專業人才匱乏,製造、裝配、標準、工藝、維修、服務以及企業管理運營等各方面均存在專業人才不足現象,高水平科技研發人才和高素質的技術創新帶頭人更是嚴重缺乏,行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艱巨而緊迫。

近年來,中縫協持續導入和整合資源,開展各類專業人才培訓,初步建立了面向新時期發展需求的行業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那麼,人才培養工程目前已有了哪些實際性進展和後續效果呢?為此,中國縫製機械協會秘書長陳戟接受了本刊的採訪,就中縫協人才培養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多年來,行業人才隊伍失衡問題明顯,人才依舊是行業發展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目前,中縫協在人才培養上主要針對三種類型的人才: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首先,以技能大賽為平台,提升技能人才整體水平。一直以來,一線操作工機電結合的知識和技能方面有所欠缺,通過技能大賽進行技能比武,強迫引導一線維修工學習先進知識、鑽研技能,推廣普及特種機型的維修使用,適應新時期的需求。2016~2017賽季的「中捷杯」全國維修職業技能大賽已有2000餘人參加了賽前培訓,800~1000人蔘賽,而技能大賽經過八年時間,已有上萬人次參加了賽前培訓,其中有三四千人通過大賽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提升了維修工隊伍的素質,達到了以賽代練的目的和應有的效果。

中縫協主張建立從學徒工、中級技能人才到高級技能人才的梯次人才結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行業內從事維修工作的大約有14萬人,而其中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只有5000~6000人,距離國家10~20%「持證上崗」的要求還距離很遠,這說明技能人才培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其次,針對科技人才的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訓計劃已於2016年正式啟動。從行業科研一線從業人員中分批選拔和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通過基礎理論學習、專業交流、課題研究等進行專業培養和能力拓展,提高行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該計劃目前召集了來自行業二十餘家企業的37名技術骨幹為學員,中縫協按每人3萬元培訓費的預算,計劃為這些學員提供5~6次、每次2~3天關於機械、電控、服裝工藝、裝配加工製造、機械設計理論等全覆蓋的培訓。該系列培訓已經分別在北京理工大學、常熟理工學院和台州舉辦過,6月初,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訓走進西安標準,專家為學員們講授了縫紉機產品測試技術與方法,縫製機械結構設計及優化等方面的理論內容,並參觀了標準公司。

眾所周知,縫製機械屬於特殊行業,一個骨幹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精力和金錢,基礎原理的缺失、技術薄弱是非常普遍的問題。老牌國有企業雖有人才培養規劃和意識,但行業發展太快,科研骨幹轉崗、轉商、退休,造成了資深老專家的稀有,新人又一時接不上;民營企業求效益,採取招新人、挖人才的方法,但技術人才畢竟是有限的,再加上現在對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熟知基礎理論,又要了解服裝工藝,還要對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數據模型分析等高科技知識有概念,這樣的「專家」就更少了。

所以,中縫協針對科技人才的培訓計劃,希望骨幹技術人員進行全方位、定點的提升,利用行業公共資源,請老師、傳知識,全面強化他們在各方面的理論及實踐能力,更希望隨著科研人員基礎理論提高,各企業能優化設計細節,再根據自身定位進行創新。

最後,2017年,中縫協正式實施中國輕工業行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今年5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同中國縫製機械協會、中國皮革協會、中國傢具協會,在京舉辦中國輕工業領軍人才2017年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

研修班由輕工業人才交流培訓中心、中國縫製機械協會共同承辦,首批主要的學員來自縫製機械行業的二十餘家企業,共計38名。培訓旨在培養優秀企業家和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具有宏觀思維、戰略眼光,能判斷風險、把握機遇,善於決策、把握大局,更是一次提升能力、拓展資源、提升管理技能和市場拓展能力的好機會。

研修班請來國家部委的專家傳授國家戰略規劃,使學員們對宏觀政策有進一步的了解;有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等頂尖資深專家為學員傳授知識和技能,為學員們在管理和產品創新上打開思路;有「好孩子」等終端用戶及「商飛」、中關村創業企業等其他行業的優秀企業介紹經驗、提出需求,更好地為縫機行業發展調整思路。研修班預計今年一共舉辦四場,來自各企業的經營人才、技術總監能互相進行多次的內部交流,不管是零部件、整機企業還是經銷商,都能在交流中獲得合作互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研修班將利用輕工資源,逐步邀請來自皮革、家具行業的企業參加,促進上下游的交流與合作,為我國輕工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適應新時期發展需求,培養挖掘行業人才,不管是技能人才、科技人才還是管理人才,三者並重。據了解,技術人才和領軍人才的培養計劃,是在行業發展基金會立的項目,兩者分別已經投入了上百萬元和六七十萬元。通過協會帶動,帶頭促進人才培養,以三個重點的人才培養計劃為抓手,希望通過一兩個點,以點帶面,這也是近幾年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

協會認為,人才培養需要系統化、集中化,這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規劃。比如有幾家骨幹企業在人才培養和員工的技能提升上都有很大投入,希望其他企業都能學習,轉變理念,在行動上更加積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縫製設備 的精彩文章:

TAG:中外縫製設備 |

您可能感興趣

讓專業人才培養緊跟行業發展步伐
金融科技人才培訓促進資產管理行業發展
人工智慧行業總體情況
工業自動化之工業機器人行業綜述
行業領袖現身說法 人工智慧正改變商業世界
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及金融需求分析
颳起智能製造風,工業機器人引領行業發展
工業機器人行業點評:對於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國產化的深度再思考
工業機器人行業點評:對於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及估值體系再思考
小程序行業滲透跟進,深入大學改革體系,鼓勵人才培養
柔性機器人工作站加速汽車行業智能製造
人工智慧為旅遊行業做加法
健康發展的無人機行業
產業政策逐步落實 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人工智慧—製藥行業千里之行
人工智慧技術在針織行業的開發與應用
工信部將推進機器人產業向高端發展 防止行業無序競爭
我國體能訓練亟待行業建設
楊元慶:大力發展行業智能 實施綠色製造工程
怎樣加入人工智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