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認識經脈——健康,就在你身邊

認識經脈——健康,就在你身邊

認識經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話跟經絡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只取第一句,就是「人法地」這句,看看如何通過經絡來如何在人的身體上體現出來的。

經絡學說可以說是針灸理論孕育的,那其實很早了,大概戰國成書的黃帝內經,其中的靈樞,也叫九針,就已經是基本成熟了。而魏晉時期,針灸甲乙經,更是一部針灸專著,此時已經基本完善。後來道家的氣功也從另一方面為經絡學說帶來補充與完善。

人體有14條主要經脈,是學針灸必然要熟練掌握的十四條經脈。大家不用掌握,通過這節課,熟悉下就行。這十四條經脈包括:十二正經以及任督二脈。有人說大地上的14條河流,正好與這14條經脈對應,長江黃河就是任督二脈。姑且不論這種說法的客觀性,但河流這個比喻就很形象。河流里流的是水,經脈里流的是氣。針灸治病原理,其實就跟治理河流,通條水道是一樣的。

河裡的水,因為各種各樣的環境因素,會表現的不正常,不好的結果其實就兩種,會枯竭,會泛濫。氣在經脈里的表現也是這樣,氣不足,氣有餘。氣不足的表現,中醫叫氣虛,形容一個人神疲睏倦,四肢乏力,少氣懶言。在身體局部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比如手足寒涼,容易抽筋,關節疼痛,痛經,哮喘等等。氣有餘的表現,現代社會的人們身上其實已經沒那麼常見,因為自從蒸汽機發明後,大家都逐漸變成了腦力勞動者。為什麼腦力勞動代替體力勞動後,會造成氣有餘的人減少,氣不足的人增多?

先說說什麼是氣吧,有人把中醫里的氣形容為能量,就好像汽車裡的汽油,推動汽車前進。這個比喻,對現代人很形象,但其實還是有點抽象,因為能量也是無形的。再延伸下,油的總量影響一部車跑的遠不遠,我們在自己身上不容易立刻看出來。而一輛車跑的快不快,又跟的馬力大不大有直接關係,除了要供油,靠的就是汽缸的容量,或者說大家熟悉的排量。我們一次性能調動的氣越多,力量就越大。氣跟力,就是這樣的關係。所以,我們常常形容一個人有勁,就是說他力氣大。你想一想張飛,李逵這些猛漢,通常是性子急的,再回憶下,性子急的,好多也是聲音大,底氣足,有力量,做事幹練的。我想太急就是這樣的人吧。做推拿按摩的,力氣不夠可做不好。

而現在的人呢?一個個整天坐在辦公室里,電腦面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不去鍛煉,怎麼可能氣有餘呢?但這麼一來,怎麼解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上火呢?因為,通俗的講,氣有餘,就會亢奮,會上火,但是上火不等於氣有餘。為什麼這麼說,我問個問題,河水泛濫,一定是水太多嗎?

那麼,河水正常的情況下,到底會不會泛濫呢?如果了解黃河下游泛濫情況的朋友,就可以想像的到了。河水正常,甚至不足時,還能泛濫,唯一可能的是河道過於淤積阻塞導致的泛濫,就像一個水壩攔在那裡,阻擋水流的前進,當聚集的水量超過警戒線,自然會決口。在人身上有個比較常見同類問題,中醫說法叫,郁而化火,這個詞說的是什麼情況?魯迅有句話,很形象。就是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當我們的身體,心靈受到壓抑,阻礙時,就會發生這種狀況。比如,晚上通宵,人體的氣應該收回臟腑,但你在那裡看書,看電腦,不斷的消耗氣,氣就回不去,第二天上火;比如,我有件事要到截止期了,趕時間要做完它,但一直沒做完,心裡就會一直想著這件事,慢慢的,情緒會煩躁,身體也會上火。當然,中醫還有個燥而化火,就是所謂的陰虛火旺的解釋了,這等同乾旱的自然現象了。不過這個太直觀,並且不屬於今天講得河流的體系,就不做解釋了。不過,兩種都是虛火,用泄法治標不治本。

剛剛講了上火,這個常見的誤區,再講個女生關心的問題,痛經。中醫有個講法,叫寒凝宮胞。中醫有個解釋,叫不通則痛,痛則不通。就好像河水枯竭,但是原因一定只有水變少嗎?十幾年前,痛經還只是中年女性的專利,青年女子很少見。因為隨著年齡增加,人體的氣會越來越少,所以,這是正常現象。現在人口老齡化,痛經卻在低齡化。人口老齡化好解釋,但痛經低齡化是為什麼呢?這十幾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就不多說什麼了,剛剛說的現代人運動少,氣不足是一個原因,而空調又是一個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主動的保溫避寒,趕時髦,趕潮流沒錯,但也要顧惜一下身體。

關於河流問題與身體狀況的類比,我發現好像把大家繞暈了。剛剛我從直觀的角度,用河水枯竭形容氣不足,河水泛濫形容氣有餘。本來就是個誤區,不過因為很直觀,而且補不足跟損有餘是治病的準則,所以我一下就想到了。其實從對疾病的分類角度,還是換一種說法好,河水不足,就是氣不足,河水過多,就是氣有餘,對應人體的虛症跟實症,虛證則補,實證則泄。這個說法沒問題,但是有一定中醫基礎,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做出準確判斷。所以,下面重新說明:如果只看河水帶來的災難,只有兩種,枯竭跟泛濫。枯竭常常因為水少,卻也可能是寒冷讓水栓塞。泛濫常常因為水多,卻也可能是泥沙使水淤阻。

經絡的分類

剛剛14條主要經脈,我只提到任督二脈,其實對針灸刮痧按摩點穴等用處還不如十二正經大。現在說下整個經絡系統的分類,大家記不住也沒關係,因為我後面還會一點一點的講,一但理解了,就容易記了。

經絡的定義,是人體內運行的氣血的通道。經絡包括經脈和絡脈。經,有路徑的含義,絡,有網路的含義。所以一個是主幹,一個是分支。一為主,一為輔。經脈上下縱行為主,絡脈從經脈中分出側行,溝通經脈。所以,經脈與絡脈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下面就開始具體的講經絡分類有那些。喜歡武俠小說的應該都會有印象。

經脈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以及附屬部分。任督二脈就在奇經八脈里。附屬部分今天就不詳細解說了,就先簡單講下。打個比喻,大江大河都會有流域,比如我現在深圳,是屬於珠江流域。所以,河流的流域就相當於經脈的附屬部分。包括了(在人體就是五官,眼耳口鼻舌,五體,筋骨肉皮毛血脈。)所以,河流其實就遍布了整個大地。

絡脈主要有十五條,開頭講的14條主要經脈各自別出一絡再加上脾之大絡。還有些細小的孫絡,浮絡。所以,絡脈就是支流了,更小的孫絡,浮絡連支流也算不上,但也是必須的,因為人體的細胞不能動,不能都住在江邊吧。

總結下,經絡的類比。經脈,比作大江大河,有流域。絡脈比作支流,是連接各個流域的。而經絡系統呢,就是整個水循環系統。因為水循環系統遍布大地,開頭說的人法地,中醫就是解釋的。並且,經絡學說可以說是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的框架,而氣血津液理論又是經絡學說的內容。其實,這三個理論掌握了,雖然不會用藥,但也能給人看病了。

中西醫對比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就會想到人體的循環系統。這麼看來,好像還是西醫先進,不僅有循環系統,還有其他各大系統。把人體分析的一清二楚。而相形之下,經絡到現在也只是剛剛發現不久,還沒有完整的被科學手段驗證。這二者一比較,不免對後者有些懷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能相信嗎?其實,當你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就說明你進入了一個認知誤區。(為了中醫的未來,我不免要詭辯一下。)

現代醫學裡,看得見,摸得著,是指在實驗室里發現的,人體結構的物質基礎。為什麼病人到醫院要進行各種化驗跟檢查?因為有個簡單的邏輯在裡面,人有病了,就是身體不正常,就會不同於平時的生理結構。(發現了結構的改變,就可以針對性的治療。)但好多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要藉助各種儀器。這也是醫療費用高的一個原因。那麼,我剛剛提到的誤區,在那裡呢?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怎麼能質疑呢?

一方面是誇大了儀器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輕視了自己的觀察。

儀器的優點就不多說了,精確,能見人所不見。我就列舉一些缺點,儀器只能測量某些固定的指標,所以是死的,有局限性的。而人是活的,也是活動的,有好多東西是儀器所測不到的。一些看似無關,其實有關的癥狀。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胃痛;我今天渾身酸痛,沒精神。一些不會在實驗室里發生的事。比如,我夜裡睡覺,盜汗;白天吃飯,喘。這時可能有人會說,現在不斷的新儀器被發明出來,所以西醫會越來越完善。這是事實,也是西醫吸引人的地方,但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應了,目前儀器的不全面,西醫的不完善。比如,藥物的副作用,手術的後遺症,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比如,身體的亞健康,除了層出不窮的保健品,也沒有讓人信服的理論。比如老年人的慢性病,只有換器官,搭支架,還沒有根治的方法。

當然,如果沒有傳統醫學,也就是中醫闖進我的視線,我也不會對現代醫學有什麼意見,也不會稱之為西醫,而會興沖沖的等待,會心甘情願的忍耐。

剛剛說到誤區的另一方面,我們輕視了對自己的觀察,這麼說,我想強調的是人們對自己的感知能力的不重視,或者說,對身體反饋給自己信息的忽略。經絡系統的存在,真的需要科學來證明嗎?病人如果遇到針灸老手。一針下去,或者按摩高手,一指下去。立刻又酸麻脹等類似的感覺,然後病患也隨之減輕了。這時候,難道還要靠科學來研究出經絡的物質結構才會相信針灸按摩能治病嗎?這就是身體感受得到的真實,不僅僅靠五官與邏輯。其實,人體接受內部信息的渠道則更多,雖然信號微弱,但從數量上看,五官與之相比較接來,只是冰山一角。比如,小孩子,餓了會哭,困了會鬧,累了會睡覺,憋得慌,就拉,就尿,完了還哭一聲,叫人來換尿片。長大了之後,雖然不尿床了,但我們有時,餓了,不吃飯,困了,不上床。上床了,又睡不著了。結果經常飢一頓,飽一頓,幾天也誰不了一個好覺。人體的衰老,難道只能歸結於基因,命運嗎?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食物的保質期,有時卻忽視了保存條件,結果就過早的朽壞了。身體,其實會告訴你,應該如何珍惜他,保護他,關鍵是你是否關心的他,聆聽他的呼聲。在我看來,關心自己,改變自己,成就自己,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

總結下我對中西醫的認知:

西醫從解剖學,找到了他的發展方向,血液循環的突破性發現,揭開了人體的奧秘,開拓了治病的方法。

中醫從自然觀,找到了她的發展方向,陰陽五行理論的成熟,加強了人與自然地聯繫,完善了治病的原則。

經絡圖譜講正經

剛剛的中西醫的比較,也不是要貶低一方。不過是現況是中醫比西醫弱勢,想給中醫爭取多點生存空間,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反對中醫,能有個客觀的態度。只相信,不懷疑,是迷信。那隻懷疑,不相信,又是什麼態度?所以,希望大家先把懷疑的心放在深處,把經絡理論先簡單了解下再做評判。剛剛把經絡學說的輪廓給大家勾勒了下,但真正經常用到的,當然就是經脈里的十二正經,因為它跟跟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整體的四肢軀幹,以及人體表面的五官皮膚,發生直接關係,起著聯結與溝通作用

先面先給大家看下常見的經絡圖,講到經絡圖,就一定有十四條經脈,下面的三張圖,都包含了這十四條經脈,不過卻又有各自的特色跟用途。

第一幅:

這是復古味道的經絡圖,純粹藝術表現,參考價值不大。古人大概就只能看這種圖的黑白版。但真正學習經絡的時候,要先背書,背口訣,然後師傅在徒弟身上一個一個的點出來。

第二幅:

這是國家標準版,經常掛在醫院,診所里的經絡圖,作為針灸時的參考資料,也不是學習經絡時用的。不過可以讓人一目了然的看到所有十四條經脈。我就這幅圖先說一下。紅色的線條表示陽經,藍色線條的表示陰經。大家可以看到,手臂內側,有三條藍色的,外側有三條紅色的。兩腿也是。內為陰,外為陽。所以,就有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加起來十二條正經。

第三幅:

現在這個版本,是各種針灸教材里比較通用的版本,他們的特點是,把身體內部的經脈走向也標了出來,是遵照黃帝內經上所記載,其中藍色的虛線表明的就是內部運行路線,當然,是沒有穴位可刺的。而我又把這十四張圖放在一起,加了對應臟腑的名字。並且,十二正經的排列順序也是有規律的。有的同學可能聽說過子午流注,就是每個時辰一條正經當令,然後一天十二個時辰正好輪換一遍。不過教材里只講流注。因為黃帝內經所說的流注,是指氣在經脈里的流動與注入,每天沿十二正經繞身體五十周,白天二十五周,夜晚二十五周。不過兩者的順序是一樣的。今天只稍微提一下,我怕講得太多,把大家搞昏了。大家現在只要記住一個循環順序,就是手三陰三陽,與足三陰三陽的關係。

這張圖就是我自己畫的,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十二正經,手足陰陽的走向。把雙手抬起來,是為了讓陰經走向都往上,陽經走向都往下,如果低下頭,那麼連接點也在一起了,整個就一個環。這樣不一定有什麼道理,不過容易記憶。其實這個抽象出來的循環重複三遍,就是十二正經的大循環了,所謂大周天。

五大常用保健要穴

好了,十二正經講完,就可以進進入今天的附加內容,但也是重頭系,不是乾貨,也不是水貨,是物美價廉的養生保健手法。也是大家現在學了,就能立刻用於自身,也能用在父母長輩的身上。因為手法跟身體狀況的關係,效果不一定每個人都很明顯,但一定沒有副作用。不過,這個過程,也能驗證另一種真實,用身體體會得到的真實。

光講經絡,我們也不能針灸按摩,因為針灸都是扎在穴位上的。今天不講穴位,但可以先把最最有用的幾個穴位告訴給大家。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這首歌訣是最最基本的針灸歌訣,背下來了,就算是入了門。圖裡還有句胸脅內關謀,不知道是誰加的。但加上內關,的確是名符其實的五大保健要穴。至於為什麼有著相應的作用,那要等了解了十二正經,就知道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著五個穴位的位置跟作用。

【人體的五大保健穴位】

1、足三里穴。它位於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是統治胃腸的病症,有補氣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氣膠囊,可以保護胃氣和解酒。針刺足三里能使胃腸功能增強,並對白細胞、血小板等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針灸或按摩該穴可以預防感冒、胃腸疾病和中風,還可以保健長壽。

2、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療,此穴位於膝關節後腘窩中間。具有舒筋通絡、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關節活動障礙,可用小活絡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穴。在腕橫紋上1.5寸,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列缺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的任脈。《四總穴歌》說:「頭項取列缺」,說明針刺按摩列缺穴,不僅善療偏頭患,而且能疏通頸項部經絡氣血,可迅速解除頸項疼痛和感冒不適癥狀,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鐘。

4、合谷穴。拇指彎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處即合谷穴。《四總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說明了合谷穴具有統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療頭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減輕疼痛。用右手使勁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著換手,使用左手使勁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鐘。一日兩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清熱、宣發陽氣、扶助正氣的作用。

5、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胸脅內關謀」中的內關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中醫經常用來醫治心臟系統疾病,它對調節心律失常和緩解胸悶有良好作用。還用於胃腸不適噁心打嗝,常配合足三里應用,甚至暈車也可點按此穴。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脹感,一般按3—5分鐘即可。

今天就講到這,第一次試著講經絡,實在是沒有底,同時這也是我第二次上台講課。記得上次講四季養生,結果整節課都在跑題,結果,大家也跟著跑光了。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講經絡的原因,畢竟有很多東西擺在那裡,也有教科書可以參考,該說的內容一定要講到。

今天唯一有些遺憾的地方,是沒有讓大家讀到經典。而都是通過我的口,我的眼,來認識經典,原文我幾乎一句都沒講。雖然通俗一些,但是也充滿了水分,甚至我的一些片面的觀點。如果大家覺得不錯,我會繼續嘗試這樣講,如果大家比較反對,我會試著加些原文,盡量按照靈樞,跟針灸甲乙經來講。不過,也不可能太詳細,大家又不會當醫生給人看病。而我現在也沒資格給人看病,也只能給大家講講養生的常識。

最後,總結下今天的內容。希望通過經絡,大家能對「人法地」有個形象的理解。中醫對自然界,對生命的領悟,非常豐富,各種醫理幾乎都能在自然界找到。讀懂自然,對讀懂人體有很大幫助。另外,在講到儀器時,我所說的對自己身體的審視,反饋信號的接受,也非常重要。自然與自己,兩方印證,去探索生命的寶藏。

融入自然規律,聆聽生命絮語。健康,就在你身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說貓步談胯!胯是個大拳頭,無有滯礙的時候,很多神奇就有發生!胯擺弄好了,很多問題都能解開了
有好多師傅就算會都未必肯教的內功功夫秘訣:站樁
換個角度和思維!學習王宗岳的「十三勢行功歌」!
終於想通了丹田內轉的練習方法
站樁怎樣放鬆,方法過百種!介紹幾種自己用的供參考!

TAG:九五太極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健身,讓我們先從觀念上認識它,好嗎
才認識,卻感覺已經仰慕他半輩子
我們身邊的「獨角獸」,你們認識它們嗎?
好想認識她!如何在健身房搭訕成功
想健身卻不知道如何開始?三個步驟帶你認識合理健身流程哦!
帶你認識血管健康
你對健身怎樣認識,決定健身最終的結果,健身前請具備這三點認知
認識到自己,才能認識世界
誰說咱身邊沒有創意求婚,來看這些膩人「狗糧」的主角你認不認識
你是從什麼時候認識張藝興的經歷的呢?我是從跑男里認識的
認識自己,是認識世界的槓桿
黃磊不認識金玟岐,她的實力卻讓人刮目相看,張傑感覺自己是廢物
你身邊充滿了德國製造,你認識嗎?
讓你白的連親媽都不認識
為了健康,你最該了解這些知識——如何正確認識直腸癌!
這東西經常黏在身上,你認識它嗎?
春天的野味已經來到我身邊,您認識嗎,您嘗鮮嗎
認識自己,才能幫助世界
她,你們認識嗎?她曾經和古天樂是男女從朋友關係
認識情緒,就是認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