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能創始人劉春專訪:賦能潤滑油品牌時代 創新民族製造生態

納能創始人劉春專訪:賦能潤滑油品牌時代 創新民族製造生態

這是一個充滿變革與機會的時代

改變每天都在發生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我們要爭取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實現我們的價值

一個製造大國的國際化道路,絕不是完全用產品來征服用戶的,與它相伴而生的是一系列的思想、文化和神話。國家製造業的神話,背後就是「民族製造」的影子。

國民的消費,中華的市場,中國製造,用什麼實現我們的價值?

十年磨礪,厚積薄發,在2013年推出的"晶球"牌潤滑油(「納能」前身)獲得國家交通運輸部「十二五」期全國重點推廣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產品資質,2014年推出「納能」牌中高端潤滑油系列產品,從此一路高歌,奮發前行,兩年內獲得全國十大創投之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先生領投的戰略融資、吸引中國潤滑油泰斗張晨輝先生加盟、獲得宏遠投資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更贏得搖滾教父汪峰投資並代言納能品牌。

廣州泛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納能」),專業製造潤滑油、動力恢復劑、汽車空調養護修復劑、燃油添加劑、發動機清潔劑等產品,利用自主研發的國家專利技術,擁抱新國貨時代機遇,用好產品抒寫品牌傳奇,重新定義中國製造。

納能,在創始人、公司執行董事劉春的帶領下突破思維,高歌引航,全面發展。

今天,我們專訪劉總。並且,筆者為本次採訪做了一個冠以「國字型大小」的採訪提綱。

圖為「納能」品牌創始人廣州泛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春先生

國情——需求日益增長,中國製造不似預期

事實上,中國早在2009年就已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大國,潤滑油需求量占亞太地區需求總量的46%,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潤滑油市場。不知不覺中,中國已成為拉動全球潤滑油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

據了解,2016年國內潤滑油產量同比增長6.14%,達到617萬噸。同期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潤滑油進口量為34.55萬噸,出口量為9.97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為641.58萬噸。除了工業消耗,汽車消費對潤滑油的需求日益增長。

「目前潤滑油市場上競爭比較多的是美孚、殼牌、嘉實多三大品牌,這三大品牌佔據大半壁江山。儘管我國央企某些巨頭企業不斷滲透,但從總體所佔比率來看,「國貨」潤滑油卻始終沒能達到消費者的預期。」劉總表示。

他說,對於潤滑油行業的「頑疾」,作為納能品牌創始人及其團隊站在時代新機遇前沿,開出了「新國貨」的良方——自主研發且獨具特色的專利技術產品。

由此,旨在為中國汽車用戶創造技術含量更高、能效表現更好、使用體驗更佳的高品質潤滑油與添加劑產品,納能在過去的時間裡始終致力於車輛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並逐步打造出性能與口碑極佳的產品家族。

國民——慣性思維,大牌優先

除了盤踞國內中高端市場多年的三大品牌,自主品牌也在市場角逐中不斷成長,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潤滑油品牌不斷深耕與穩紮穩打,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另一方面也感受到在國內市場,消費者長期形成的消費觀念非常穩固,對國外尤其是三大品牌的認知度較高。

出現這樣的情況,劉總分析道,這跟汽車行業發展有著歷史上的關聯,中國汽車以市場換技術30年合資道路走來,不但影響了汽車產業的格局,也形成了潤滑油的消費形態。

事實上,中國中高端市場的外國潤滑油品牌向來在中國賣的售價遠高於美國。劉總表示,一是中國稅負重;二是流通環節太多,特別是主機廠和4S店是潤滑油品牌大客戶,三大品牌不會以過低的零售價格影響他們的利益,當然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潤空間;還有一點,就是服務費等人工成本快速增長。所以,中國消費者在國內購買的機油遠比美國人貴,但偏偏國外品牌「先入為主」,加上對於一般家庭,汽車仍然屬於「奢侈品」,愛車、惜車,就應該給車用好點的機油,思維慣性的形成,「大牌」當然成為了大家的優先選擇。

目前,「大牌」潤滑油在國內市場魚目混珠,國民消費逐漸回歸理性:以「納能」為代表的新國貨潤滑油以其品質、體驗和口碑征服國民,顯然已成為國民的另一種選擇。

國貨——自造、自主、自強

國外品牌雖積弊不少,但市場地位依然穩固,「國貨」雖優勢明顯,但要真正稱霸國內市場,還差一定的教育周期。隨著民族品牌潤滑油的技術不斷升級,生產急速擴張,不但品質媲美三大品牌,性能及價格上更有優勢。當「國貨」口碑集聚到一定勢能,市場劇情必將逆轉。

劉總認為,「新國貨」就應該具備技術專利、產品品質、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實現環境友好、可形成用戶依賴循環這五個維度的價值。當前全球潤滑油市場規模足以容納更多的國貨品牌參與其中,但想贏得這場「攻堅戰」的最後勝利,必須要內化科技的「創造基因」、依靠產品質量的常青基石、了解消費理念的轉變、滿足用戶需求的增長、重視可持續的環境發展理念,才能維護對企業及產品的信心。

據介紹,納能潤滑油採用全球高標準基礎油,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分子疊加專利技術調配而成,將傳統的滑動摩擦改變為滾動摩擦,極大減小了金屬表面的摩擦阻力,提高發動機效率和輸出功率。產品符合或超過美國石油協會(API)、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最新要求,在全面養護髮動機的同時,具有卓越的提升動力、降低發動機噪音、物理性自清潔、節省燃油(6-13%)、減少排放的功效,得到用戶的廣泛好評和信賴。

國之希望——民族品牌,新國貨

國之希望,民族品牌,新國貨,新征程。但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品牌拿什麼與世界對話?光明的夢想,價值的心態,更重要的是使用者體驗的反饋。

作為納能的創始人,劉春從金融行業轉入汽車後產品製造營銷領域,開局只有一個人,團隊靠「撿」:

張晨輝,首席顧問、董事,潤滑油行業資深專家,四十多年的潤滑油科研、生產、市場營銷經驗。曾任國家潤滑油「七五」攻關組組長、中石化廣州石油企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等。

巫遠程,納能潤滑油技術發明人,廣東工程節能減排技術研究所所長,十多年潤滑油的研製工作經驗;

左海燕,汽車後市場營銷、技術專家,曾任多家汽車品牌4S店培訓師、南寧1074交通台大嘴修車欄目專業嘉賓主持。

頂級人才組成的專家團隊,還有他的運營團隊,大部分都是劉春走遍中國市場時因產品結緣,體驗過納能的產品,為技術折服,被品質收服,最終加入到這個推動新國貨的集體中。他說,自2014年10月品牌創立至今,納能產品已輻射全國近20個省份、120多個地級市,關鍵在於產品以技術為依託,體驗才是「殺手鐧」。只要體驗過納能產品的,無不驚訝產品的高性能。言語之間,儘是劉春對納能產品的信心與驕傲。

分享一個好產品,共享一個好平台,團隊的建設,正如「納能」品牌的簡義——納賢聚能。推動品牌,推動新國貨,納能,匯聚最優秀的人才支撐品質,以技術賦能品牌;以價值賦能於人,傳播民族的驕傲,成就中國自造的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市場與汽車 的精彩文章:

能膜:打造高端窗膜民族品牌 以品質服務取勝
大連信匯楊學峰: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助力品牌向上
貝歐科楊亞磊:以食品級標準製造兒童安全座椅 精益求精
杜拜科技馮欽:扁平化運營旗艦店,實現門店業績高速增長
大手筆鞠翠紅:深度解讀終端修理企業如何長久盈利

TAG:後市場與汽車 |

您可能感興趣

碧桂園:以創新打造中國品牌 服務美好生活
吉林品牌引領振興 創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郁正剛:搶佔新一代消費者,用品質和創新創建持續性品牌
最具創新精神品牌——努比亞
品牌和產品創新
以創新為引領,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這位中興創始人,曾是華為老大哥,創立首家走向國際的民族通信品牌
鄂中生態:新型肥料開啟新時代 品牌引領綠色生態行業!
而在智能手機行業內創新則意味著品牌廠商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引領風尚
借梯上位從而創造卓越的香奈兒品牌創始人
「匚向」文創沙龍回顧 | 「故事力」如何賦能文創品牌
徐嬌原創的品牌發起打假行動 引領漢服文化潮流
「智慧生態物流品牌聯盟」啟動 中國物流迎來新變革
工業機器人國產化 民族品牌迎來黃金時代
奢侈品牌創始人紀梵希先生去世,曾打造赫本經典造型
天下星農創始人胡海卿:重構品牌黃金支點,回歸創始初心本質
堅持全球化創牌 海爾以科技創新引領中國品牌向上力量
品質創造輝煌,慶賀繽鑽珠寶榮獲中國優選品牌
全球大公司最新動態:華為對5G技術的看法發生轉變,德國三大豪車品牌首季銷量創新高
品牌內衣加盟玩轉創新集合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