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修鍊靜功基礎

道醫學堂丨修鍊靜功基礎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修鍊靜功基礎

編輯/中國道醫研究院






點下面鏈接

相術面相學招生


道家秘傳強悍讀心術!讓你瞬間成為讀心人,看透人心!





道家養生修鍊,首先要築基,如同蓋樓房,必先奠基,基礎穩定,結構紮實,然後才能一層層向上蓋。《天仙正理直論》說:「修仙而始曰築基。築基者,漸漸積累,增益之義。基者,修鍊陽神之本根,安神定息之處所也。基必先築者,蓋謂陽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純全而顯靈者,常依精氣而為用。精氣旺,則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氣耗,則神亦耗而弱,此理之所以如是也。欲得元神長住而長靈覺,亦必精氣長住,而長為有基也。自基未築之先,元神逐境外馳,則元氣散,元氣敗,基愈壞矣,所以不足為基。且精逐之於交感,年深歲久,戀戀愛恨,一旦欲令不漏,而且還氣,得乎?此無基也。氣之散於呼吸,息出息入,勤勤無已。一旦欲令不息,而且化神,得乎?此無基也。神之擾于思慮,時遞時遷,茫茫接物,--旦欲令長定,而且還虛,得乎?此無基也。古人皆言以精鍊精,以氣鍊氣,以神煉神者,正欲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氣、神三寶合煉,精補其精.氣補其氣,神補其神,築而成基。惟能合一則成基,不能合一則精、氣、神不能長旺,而基不可成。乃基築成,精則固矣,氣則還矣,永為堅固不壞之基,而長生不死。」這段話的意思闡明了築基的重要性。道家修鍊築基是最根本的最基礎的,如果築基階段修鍊不好.以後的內丹功法修鍊起來就會出現障礙。





築基的方法有止念、入靜、聚性、網光、獨立、調息、吐納、咽津、導引等,其輔助方法還有煉法人道,即「居靜正坐,閉目冥心,定息住氣,手兜外腎,搓臍下,舉二足等方法。而道則無所不包,無所不通,不泥於伎藝之能,治疾病之功」。



道教養生修鍊可以先從靜功開始。



《養生四要》中云:「人之學養生,曰打坐,曰調息,正是主靜功夫。」打坐與調息都是通過人身肌體的凋整達到「靜」,從而使人之「神全」,實現養生的目的。靜功的修鍊貫穿道家內丹修鍊的始終,修鍊過程的每一步功夫,都離不開靜功的作用。靜功在道家修鍊功法之中,是最為基礎的入門功法。




一、靜功的動作要求




道家靜功修鍊舒適自然是原則,並不要求姿勢統一一致。能夠到上身挺直,呼吸自然就可以了。




練習靜功時的姿式,可以採取坐式、站式或卧式,也可在散步時練習。練習坐式時可以、平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小腿垂直於地面,或者自然放置,還可以盤腿坐在床上,初學者可先在臀下放個枕頭,盤做是最好一個腿根在內抵住穀道(肛門),上肢姿勢是兩手相抱,虎口交叉,放置在丹田穴上(小腹肚臍下3時處,即一拳的距離),或者兩手融然撫在兩膝上。



採制站式姿勢修習靜功可以向然站立,雙膝微屈,兩手交叉平放在丹田上,或自然垂於體側。



採用卧式修習靜功,一般用側卧姿勢。比如右側卧,右手放在頭的下面,手掌平伸,虎口處騎在耳朵根上,以使耳竅開通,左手置於胯上,或放于丹田,左腿自然伸直,右腿呈半屈姿勢。左側卧時姿勢與右側卧

正好相反。








散步時練習靜功,要選擇人少安靜、沒有雜訊的地方,比如公園或者自家的庭院之內,道路平坦,不易分心之處。放鬆下來,輕輕漫步,如飄雲端。散步時練靜功

不要閉眼睛,可以用靜功之巾的聽息法。



選擇好一種練功姿式,做好之後就可以開始練功了。練功的

要點如下:


1

全身放鬆



排除雜念,心情放鬆才會全身放鬆。放鬆的做法關鍵是自然,雙肩要自然下沉。還耍保持練功的姿勢,以便經脈通暢和血液循環,不要為了保持資勢而變得僵直呆板,不能放鬆自己的身心,亦會阻礙經脈的暢通。


2

微閉雙目



微閉雙目是為了排除雜念,眼睛是人體獲取外部信息的主要器官,睜開眼睛容易被看到的景象所分神,甚至滋生雜念。但是全部閉上眼睛容易使人昏沉入睡,反而不利於煉功。雙目微閉的尺度就是眼帘自然下垂,保持一線之光,以能模模糊糊看到眼前的景物為準。


3

舌頂上齶



舌頂上齶的做法是把舌尖反卷過來,以舌尖底面頂到上齶部位.而不是以舌尖直接頂到上顎部位。道家認為上齶有「天池穴」可以上通頭頂的「百會穴」,練功時上顎易漏神漏氣,練功時必須堵住,防止走氣漏神。


4

呼吸自然




起初練功時要自然呼吸,忌憋氣、粗短和長嘆氣。隨著練習靜功程度的不斷深入,呼吸可以逐漸做到深長、均勻、細微。


5

兩手抱訣



道家所謂的「太極八卦陰陽連環訣」、「太極訣」,就是指兩手抱決的方法,要求是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左手。因為道家認為男子左手為陽,女子右手為陽,故以陽手居外,而陰手居內。抱手時外面陽手的大拇指,須放在裡面陰手的虎口裡,這樣

兩手拇指交叉,就形成一個「太極圖」的形狀。道家認為如此相抱,可使能人身陰陽相通,自然調合。



二、練習靜功的內在法門


1

聽息



修習人靜就最要身心安靜下來。為了能夠入靜,必須去除一切雜念,這是靜功築基法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則。






為了入靜,道家創造了許多修習方法,如聽息、坐忘、守一、數息等。聽息法是最有利於人靜的修習法門之一。聽息之法,在

古代道書上面又稱「凋息」。




所有的入靜法門中,莊子的「聽息」法最為道家所推崇。莊子

心齋法《莊子,人間世》記載:「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日: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顏回問「心齋」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孔夫子說,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等到念頭

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功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到了這樣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兩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顏回是孔子的學生,仲尼是孔子的外號。



所謂「聽息」,就是默默聽自己的呼吸之氣。靜功要求自然呼吸。聽息的方法,就是兩耳內聽,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去聽自己的呼吸之氣。修習靜功之初,練習聽息只用耳聽,不加任何意念。



「聽息」的要求是兩耳返聽於內,好像是聽呼吸出入之聲。修習靜功時呼吸出入要求均勻綱微。所言「聽息」的意思是為了精神內注,專心養靜;而不是必須聽到鼻內呼吸的聲音,也不是將意念集注予聽覺器官。聽息的正確做法是精神集中,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慢慢似聽非聽地去做,只要能夠覺得自己一吸一呼的下落,勿讓它瞞過去,就是正確的做法。聽息時呼吸的快慢、粗

細、深淺、長短,都要順其自然變化,不要用意念去強行支配。聽息是為了排除雜念而人靜,練習聽息一陣後,神氣合一,

雜念全無,連呼吸也幾乎忘記了,這樣也就逐漸達到了「入靜」的

境界。



初學者修習聽息時可以分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

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專一於練功,不要有雜念干擾。如果不能夠把雜念排除,功夫很難做到好處。



第二,

開始做功夫,運用「聽」字的口訣。起初練習就是聽鼻孔的呼吸之氣。雖然鼻孔呼吸不應發出聲音,但是自己卻能感覺

得到鼻中的氣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細。



笫三,

聽息的功夫做得時間長久之後,「心」和「氣」已經相通,此即丹經所謂「心在氣中而不知,氣包心外而不曉」的一種境界。但尚未達到混融境界,還稍微有些知覺。繼續深入做下去,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自然就能做到完全無知無覺了。從有知覺到無知覺這一暫時的過渡階段,已經不再著意於聽,一切化為自然。






第四,

初練靜功,關鍵在於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後,就受注重「聽」字訣了。隨著功夫程度的

進嚷,最後要用「止」字訣,就是叫人不必著意於「聽」了。此時的功夫已經逐漸入於混沌境界,心與氣合為一體,心中的知覺已不起作用,心已合氣,氣五知覺,故心僅合氣,達到了「心氣合一」的地步。此時雖無知覺,還有自我;進步做到忘記自我,皆歸於「虛」,才是真正人靜,築基功夫到此完成。


2

觀光



道緣養生家將靜功修鍊法中的「聽息」和「觀光」稱為「同光調息」。《丘祖秘傳大丹直指》論述「回光調息」說「其法自兩眼角收心-處,收到兩眼中間,以一身心神,盡收此處,所謂『乾坤欠地一起收來」是也.

「觀光」之法,是道家秘傳的修鍊法門,從前秘而不授,皆為師徒相傳。觀光的作用,就是為了煉性。吾人之性,原為虛空一光,在下生之前,來自宇宙。因此這是煉性的根本方法,謂之性功。有人以為道家所講的性」功就是道理,沒有功夫,是未得明師傳授性功之故。性之根,在於兩目中間之一竅。此竅來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稱為「祖竅」。








初先靜坐片刻,用前面所講的「聽息」法。身心人靜之後,即將兩目之光收回,似觀非觀,止於祖竅之前。這個「祖竅之前」,不在身內,亦不離身外,就在眼前約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

所講「觀祖竅」之法,是為了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會見光。但是這個境界是自然的,萬萬不可追求;




如果追求,也會見光,但為幻境.非為真性。許多鍊氣功的人士,件往就在這裡進入魔境,不自覺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須要用「若有若無,似看非看」的意思,在無意有意之間,不可著意,又不可無意,自然而然。這就對了。






心神微微放於祖竅,就可能出現自己的性光。初則點點,飄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它;開始似乎由外而來。出現之後,此時以心神稍微照攝之、凝定之,即以真意照於白光中,此為聚性之功;繼之由點而漸漸凝聚成片,片片而來,由外

歸內,慢慢聚起;再繼之則時聚時散,難以固定;如是則最後終於成勾一片,而無波動,如此真性漸聚矣,而吾人已人大靜。



光是性的表現,觀光即知自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性即定,光滿性即滿,光圓性即圓。王重陽祖師當初描摹其圓滿形狀曰:「圓陀陀,光灼灼。」圓者,是言其沒有不規則的形狀;灼者,是言其沒有黑色的漏洞。這樣才能到達「性光圓滿」的最高境界。進入這一境界,生死可以自主。但是,如果不足深入大定,而且具備極高功德,就不可能達到。



觀光的功夫,雖用「觀」法,而其實不是在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鍊此功,須循序漸進,由光小而至光大,由光弱而至光強,從波動而至光定,從片片而至光聚。亦有人修鍊多口,兩眼漆黑,而從來她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

以上所言,「聽息」與「觀光」之道,雖似有為,其實無為:無為之中,無所不為。雖曰聽息,其實無聽;雖日觀光,其實無觀,聽息無息,息聽於無:觀光無光,光觀於無。無息之息,謂之真氣;無光之光,謂之真性。由此參悟,方入真道。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道家秘傳強悍讀心術!讓你瞬間成為讀心人,看透人心!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它是夏季第一瓜,1顆等於4味葯!降脂護心、解毒祛斑,超便宜!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看過此文一目了然!收藏~




打開督脈通陽氣,這樣做,肩頸病分分鐘不疼了~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w18901234567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由武當山道醫傳承基地、中國道醫研究院創辦,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新生兒出生證明上的身高大都是這個數字,難道醫生在偷懶?想多了
道醫學堂丨道教養生長壽秘方——內丹術
養生精華全在腳:健腦、養臟腑、調未病
今日入伏,全家一定要這樣做!包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值得收藏群發~
道醫馬元剛專欄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醫學堂丨靜心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基本特點
道醫學堂丨 道醫神治體系的基本內容
道醫學堂丨 道醫基本流派
道醫學堂丨論和諧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定義
道醫學堂丨羲黃文化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大醫」思想
道醫學堂丨調 性 情
道醫學堂丨 善解脫
道醫學堂丨天心
道醫學堂丨道醫學的歷史地位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乾坤二用章
道醫學堂丨足心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天心建始章
道醫學堂丨方士
道醫學堂丨論醫道同源
道醫學堂丨丹鼎與科學
道醫學堂丨道醫的法道淵源
道醫學堂丨卷仙學修鍊經典之朔受震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