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重磅 | 牙醫爸爸親測有效的寶寶護牙攻略(最全補充版)!

重磅 | 牙醫爸爸親測有效的寶寶護牙攻略(最全補充版)!

六媽說:


昨天發了《為了孩子的顏值,請家長幫忙刷牙到學齡前》後,留言特別多。除了大家紛紛感慨沒有刷牙或者沒刷乾淨導致齲齒之外,比較多的都是關心窩溝封閉,刷牙繪本推薦,牙膏要不要含氟,牙線使用,塗氟等具體的操作問題。這篇文是我去年在日本花幾個小時採訪一個東京排名很靠前的牙科診所的院長後首發的,今天補充了上述幾個重點關心的內容,和大家分享。希望我們能對保護牙齒有更深的了解,

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此文本公號首發於2016年1月5日




幾個月前帶六六進行入園體檢時,檢查的醫生看了她一口白牙後問我「你是不是一直在給她刷牙啊,保護的真好!」




說真的,護牙科普從六六出生開始我就在學習,但在多渠道學習後,我卻驚訝地發現不同醫生給出的牙齒科普,內容是有些矛盾的。所以,對六六牙齒的保護,我是以科普為基礎,根據孩子習慣靈活調整的。這篇護牙文我已經著手寫很長時間了,最初模式是有些科普要求怎麼做,另一些科普要求怎麼做,而我是怎麼做的,整篇讓人看完更焦慮,我就一直糾結著始終沒發。前些天去日本,通過朋友介紹拜訪了東京的一個牙科診所,花幾個小時跟院長深聊了一回。那是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當我問一些家庭護牙實際操作問題時,他的答案跟我在實踐中所得出的經驗是吻合的,實施難度更小,可操作性更強。

如果你正在為如何給孩子一口好牙而焦慮,不妨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


寶寶牙齒什麼時候開始萌出,萌出早晚有影響嗎?


一般嬰兒出生後六個月~十個月開始,就會萌出第一顆牙,兩歲半到三歲之間長齊全部20顆乳牙。




在一歲前乳牙萌出早晚不用太在意,只要在一歲前萌出第一顆牙都屬正常,姐妹們千萬不要把萌出時間作為補鈣和添加輔食的依據。

如果一歲後還沒有萌出乳牙,在醫學上被稱為出牙延遲;此外如果三歲後乳牙還未全部萌出,則需要引起注意,請儘快就醫。


還有媽媽關心乳牙萌出早晚是否跟身高有關,這個也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孩子今後的身高,決定的因素在於遺傳、營養和適宜的運動,與出牙時間的早晚沒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寶寶出牙晚,靜靜等待吧。

如果最近發現寶寶口水變多,哺乳時開始咬人等與以往不一樣的舉動,那說明可能快了。


孩子從多大開始看牙醫?




很多牙科普建議孩子從長出第一顆牙就去看牙醫,最晚不能超過一歲。

而日本孩子一般是從一歲半開始看牙醫的,東京都23區政策雖然規定從出生到15歲,除了正畸外,其他治療全免費,但診所一般都建議孩子一歲半左右再看牙,半年複查一次。


什麼時候開始刷牙?


這點,

純母乳寶寶和非母乳寶寶是區別對待的。





由於母乳中含有抵抗齲齒的成分,所以純母乳的孩子開始刷牙的時間可以稍微晚一些。

而且,刷牙開始的時間也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



如果孩子母乳餵養,在添加輔食後又喜歡喝清水,那樣即使沒有刷牙,齲齒的概率也不大;而如果寶寶奶粉餵養,又不喜歡喝清水,那就需要儘早的開始刷牙。

就習慣培養而言:


這點請參考昨天那篇《

為了孩子的顏值,請家長幫孩子刷牙到學齡前

》。



什麼時候開始用牙線?


關於牙線,雖然有科普說孩子出兩顆挨著的牙就要堅持用牙線,但牙醫爸爸認為牙線沒必要使用的太早,在大牙長出後再用牙線也可以。

大牙位置靠後,刷牙很難刷乾淨,所以需要牙線輔助。而早期,孩子牙齒少,牙縫大,刷牙漱口都很容易清理,不用牙線也可以。




六媽解語:


關於看牙時間,刷牙,牙線這三個問題,我解釋一下。

日本醫生的意見不是反對家長很早開始給孩子刷牙看牙醫。

如果家長對刷牙非常有熱情,願意從出生擦拭牙床,從六個月開始刷牙也沒問題,但如果沒有做到,也不需要太自責和焦慮,如果不是生活習慣極差,一歲以後開始刷牙並不算晚。

牙線沒必要開始得太早,當然,如果家長很空閑,孩子又很享受,開始早也是沒問題的。

這和國內一些年輕牙醫觀點不太一致,國內一些科普並沒有錯,但可能沒有在孩子身上實踐,會稍微脫離一些實際,也會造成家長的焦慮。換個角度來看,國內許多家庭尤其是老人,對於孩子的牙齒並不夠重視,那麼如果早一點去看牙醫也未嘗不可,可以學習一些刷牙或是牙齒護理的常識,醫生的話,終歸大家都是更信任的。





有些孩子也從很小開始刷牙了,但為什麼牙齒還是會壞掉呢?


刷牙方法不對!

我接觸過的所有專業牙科醫生都會強調用

「巴氏刷牙法」

。知道我在寫牙科普的時候,一個朋友轉發給我的視頻,淺顯易懂寓教於樂,比我本身找的圖片好理解多了。我讓六六看著視頻在自己牙上比劃,她很願意學,強烈推薦大家給孩子試試!

(此視頻乃果殼網出品,最後一句很惡搞,大家忽略吧。。。哭哭哭)





反正乳牙會掉,壞了可不可以不管?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兒童乳牙齲齒現在非常常見,但是卻沒有引起很多家長足夠的重視。

甚至於有些家長會認為等孩子六歲換牙後就會長出恆牙,乳牙壞了就拔掉好了。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樂觀。





乳牙疾病發展:

齲洞-牙髓炎-根尖周炎-乳牙鬆動或粘連-恆牙釉質發育不全,恆牙早萌或遲萌,咬合紊亂,牙頜畸形。




名詞或許聽不懂,

我來簡單的用大白話解釋一下:

首先

,乳牙壞了孩子會疼,會影響孩子吃飯,而小寶寶需要通過正常的咀嚼獲得充足的營養。

其次

,每個乳牙的根下有繼承恆牙的牙胚,乳牙都幫助恆牙佔領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空隙,不能掉不能拔。

如果把乳牙拔掉,其他牙齒會往空洞這個地方歪,原本該恆牙萌出的地方就會被侵佔,滿嘴牙齒歪七扭八不說,也會影響恆牙的萌出,進而影響頜骨的發育。


看到了么?如果前面佔地方的乳牙壞了被拔了,後面的恆牙就沒位置了!




所以,兒童乳牙一旦開始齲齒就需要加強護理,去專門的口腔醫院看牙。這個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疾病,孩子還容易因為牙齒殘缺導致發音不準,或者一口黑牙被小夥伴嘲笑。




如果兒童齲齒了,牙科診所會採取怎樣的治療手段


1歲~3歲由於大部分孩子還處於對牙科診所比較恐懼的年齡段,擔心如果強迫孩子治療,會導致心跳加速,故

牙科診所主要採取最普通的牙齒清理,塗抹氟素及對家長的指導,讓家長學會如何引導孩子刷牙。



給孩子刷牙本來就是件比較麻煩的事兒,熊孩子們經常不配合,那讓孩子養成刷牙好習慣,日本牙醫爸爸有什麼好方法呢?





  • 1

    .選擇可愛的,孩子喜歡的牙刷



  • 2

    .用孩子喜歡口味的牙膏



  • 3

    .在孩子面前刷牙,引導著讓他們產生好奇和學習的興趣,不要逼迫!



  • 4

    .在孩子嘗試刷牙並刷完後,要想辦法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刷牙是件快樂並有益的事。




用溫和的方式讓孩子接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比強迫著給孩子刷牙更重要,有利於讓他們感受到刷牙是件有樂趣的事情,從而養成自覺保護口腔的好習慣。




小朋友的牙膏用含氟還是無氟的呢?



美國牙醫學會給出的指導意見是監護人應該在孩子牙齒萌出後立刻給孩子刷牙,同時使用含氟牙膏,但用量要控制。




氟是一種元素,在含氟牙膏里的「氟」是無機氟化物。醫學研究證實氟可以減少和預防齲齒的發生。長期使用氟含量超標牙膏,兒童可導致氟斑牙的形成,是一種慢性輕度氟中毒的表現。




所以,

適量的氟不僅可以增強牙齒鈣的抗酸性,也可以預防齲齒,因此在選購之前,一定要看清楚牙膏上氟含量有無標註和是否超標。




有一些高氟區,出現過大量氟中毒患者,所以不含氟牙膏也是有必要的,家長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情況選擇。




光氟都能寫篇論文了,實在展開了沒完沒了,給個結論,我和牙醫爸爸給孩子選的都是含氟牙膏。

但提醒大家一定注意牙膏用量,3歲以前的孩子只需要薄薄一層,3歲以後放豌豆大小即可。


如圖所示▼



摘自:aapd《美國兒童牙科學會》





長期使用奶瓶會導致奶瓶齲!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要盡量引導他們使用水杯喝水,並逐漸停止使用奶瓶餵養。

尤其是有的孩子喜歡長時間叼著奶瓶或含著奶瓶睡覺,而當嬰幼兒人睡後,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吞咽功能減弱,口腔的自潔、稀釋、中和作用均下降,發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並環繞在牙齒周圍,很容易發生齲齒。





主要表現為上頜乳切牙(即門牙)的唇側面,及鄰面的大面積齲壞,牙齒患齲病後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長好)。

由於乳牙的鈣化程度低,因此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並且治療效果差。因此積極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夜奶會增加齲齒風險!




關於母乳夜奶是否會導致齲齒這個問題,日本牙醫的觀點是,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母乳本身並不導致蛀牙。

但不可否認的是,母乳和輔食食物殘渣混合後,就為致齲菌提供形成齲齒的條件。尤其在夜間睡眠期間唾液分泌大大減少的情況下,如果睡前口腔清理工作做的不夠好,母乳也可能會導致齲齒的。


配方奶夜奶更是不管孩子是否添加輔食,都是造成齲齒的高危風險行為



六媽亂入:


六六是一歲半左右才自然而然的斷夜奶的,她牙齒保護比較好,可能和她習慣喝大量白水有關。

餵奶完後還要喝幾口清水,這是很好的護齒習慣。

這個問題我也跟嬰兒睡眠科普達人、也是我的好朋友@林小暖bella探討過,她告訴我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如果白天正常餵養的話,保守來說孩子在9個月以後,從生理角度已經可以不再需要任何夜奶了(凌晨5點左右的晨奶除外)。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孩子盡量早點斷掉夜奶,在保護牙齒的角度肯定是更好的。當然,如果你和孩子都特別享受夜間哺乳的樂趣,你也確保在孩子用過輔食之後你有很仔細地給寶寶刷牙,那就按你們的意願來吧。



孩子地包天是怎麼產生的?該怎麼辦?




地包天也可能來自於遺傳,但不良的哺乳姿勢也會導致孩子地包天,不能讓孩子躺著吃奶,要採用坐式或者站立姿勢,奶嘴放在嘴正前方稍下位置。由於不良哺乳姿勢等而引起下頜功能性過度前伸造成下頜前突和前牙反牙合,但其下頜形態和大小基本正常,下頜可後退至前牙對刃關係,可稱之為假性下頜前突。




一般來說,寶寶的大多數牙齒畸形要等換完牙,也就是恆牙長齊以後再做矯正,而「

地包天」不能等換完牙後再治,需在2-5歲左右完成,最佳治療年齡在4歲左右

。這時寶寶的恆牙還沒有萌出,乳牙的牙根也沒有吸收,治療時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戴活動矯治器、改正口腔不良習慣等簡單方法矯治,3-6個月即可完成矯治。如不及早矯治,日久可能發展成真性下頜前突。


窩溝封閉是幹嘛?有必要做嗎?






口腔中「牙」上面有很多窩溝,這些窩溝凹凸不平,像磨盤一樣,把食物充分嚼碎。但這些部位裂隙比較深,容易積聚致齲的細菌,而且不易清除掉,一旦細菌侵入,就能逐漸損壞整個牙齒。而「窩溝封閉」就是給牙齒塗上一層黏結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





簡單說,就是給牙齒穿一件保護衣。




一般來說孩子喜歡吃甜食,並且刷牙不仔細,牙齒里很容易滋生細菌。剛萌出的牙也不夠堅硬結實,一旦牙齒有了齲壞是不能自行修復的。

所以提前做好預防,除了刷牙,做窩溝封閉也是有必要的。但做了窩溝封閉,也不能保證就不會蛀牙,只是能減少一些齲齒的概率。




做窩溝封閉的最佳年齡在3-4歲,6-7歲,11-13歲。

這是因為分別對應孩子乳磨牙,第一恆磨牙,第二恆磨牙出全了後做。因為磨牙通常是患齲齒概率最高,最不易清潔,卻也是出牙過程中最慢的部位。



分享幾個六六護牙小訣竅門:


01:

母乳期沒有刻意給喝水

,添加輔食後,每次進食完,都會再喂一些白開水,其目的是清洗口腔和牙齒。




02:

一歲後盡量喝奶換掉奶瓶

,這樣做可以避免出現牙齒反咬合、頜骨發育異常以及對顳下頜關節產生不良影響。寶寶的餐具專人專用,嚴禁與大人合用同一套進食餐具,防止成人的口腔細菌傳給他。




03:

刷牙繪本是比較有效的引導方式,用好了事半功倍。

《小熊寶寶》《小豬佩琦》《噼里啪啦》系列這類有培養孩子生活習慣的繪本里都有關於刷牙,還有《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等出名繪本,都可以給孩子讀讀。我的經驗是用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來引導是很有效的。




另外昨天《為了孩子的顏值,請家長幫孩子刷牙到學齡前》中,我們強調了要家長幫孩子刷,有朋友提到一個問題:刷牙繪本里都是自己刷的,我該怎麼解釋呢?我想我們讓孩子看繪本是為了讓她接受刷牙這件事情,不再恐懼抵抗。而其他的細節方面,

比如家長補刷,就需要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將家長幫忙這個事情融入進去

~考驗大家讀繪本功力的時候到啦。




04 :

六六一歲後,我準備了一堆牙刷和幾管牙膏,但卻並沒有堅持每天給六六擦牙刷牙,而是要求她盡量練習漱口。雖然買的牙膏都說自己可食用,但我還是認為盡量減少誤吞最好。等到兩歲左右,她有非常大的興趣和我一起刷牙,並且會正確漱口,基本不會誤吞牙膏了,刷牙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看到很多孩子強迫刷牙各種反抗的故事和照片,

個人覺得只要睡前堅持漱口,少吃甜食多喝清水,兩歲左右自然而然學會刷牙可能更好些




05:

昨天我在文里提到過正確的刷牙方式是平躺著,有不少朋友關心小朋友平躺著會不會吞咽牙膏,這個我想會擔心的大多數是2歲以下孩子的家長。所以也是需要家長和小朋友溝通好的。並且

平時在選擇牙膏的時候要選擇可吞咽的,並且用量一定要控制好,三歲前的孩子薄薄一層就好




護牙是一輩子的事情,在童年打好基礎,良好的口腔習慣需要靠家長來引導。現在開始都來得及,《羋月傳》里的小羋月,一笑真真是把心都暖化了,如果一笑一口黑牙,想必可愛也是會大打折扣的。




End

羅羅有話說:


關於很多人紛紛問到的牙刷推薦,我之前給大家推薦過電動牙刷,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有朋友跟我反饋白光有些刺眼,我反饋給品牌方之後,他們不肯改。雖然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但是我還是希望能找到更好的產品,別著急,羅羅一直在找更完善的產品,等我好消息吧~




還有就是每個醫生的個人觀點都有差別,不一定都和權威機構完全一樣,但也是我們可以參考的,臨床經驗有時候也很重要。而且每個寶寶的牙齒情況千差萬別,更重要的不是權威機構或者別人家的牙醫如何說,而是建議定期進行牙科檢查,聽醫生當面檢查後的建議。



今天上午十點,《愛看屋點讀筆套裝+補充裝,6個月到7歲都適合的雙語啟蒙好工具》補團,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拓展閱讀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 夏天寶寶能不能光腳?日本百年鞋廠居然建議0-10歲不穿鞋!


    推薦理由:

    從小聽大人們說寒從腳下起,那現在當了媽媽的我們,該不該讓孩子光腳走路?0-10歲的腳部發育期,咱們當家長的可別做錯了!




  • 開空調本沒錯,錯的是沒有給寶寶合理使用


    推薦理由:

    炎熱的夏天,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給孩子降溫,那就不要把開空調視作洪水猛獸,我們要學會的是讓科技產品更好的服務於我們,而不是一味的抵制。





  • W坐真的會讓孩子o型腿嗎?正確的坐姿長啥樣


    推薦理由:

    坐姿中,我們要注意的細節還真不少,但千萬別注意錯地方了。




現在加「六媽羅羅」訂閱號(

liumaluoluo

),回復以下

關鍵字

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創精選文章啦~



回復:【

三層半

】三層半搭配法,媽媽們不可錯過的秋冬穿衣秘笈


回復:【

專註力

八招幫孩子重建專註力!


回復:【

T2

】不要再抱怨孩子T2的可怕了,那是你沒看到他成長的精彩


回復:【

紫藥水

】紫藥水、碘酒不能用,孩子意外受傷了咱們怎麼辦?


回復:【

剪指甲

】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復:【

夜醒

】頻繁夜醒、夜奶難斷,娃的睡眠大問題,怎麼破?!


回復:【

想像力

】孫儷唱出的寶貝日常,別再用淘氣抹殺他們的想像力了!


回復:【

教養

】教養,就是讓別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回復:【

頭三年

】對寶寶至關重要的頭三年,你做對了嗎?


回復:【

規則

】破壞規則的人總在佔便宜,為什麼還要教孩子守規矩?


回復:【

格局

】跟錢和學歷無關,決定孩子走向的是你的格局!


回復:【

咳嗽

】久咳怎麼應對,三招幫你緩解孩子不適


回復:【

動物咬傷

】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復:【

打人

】家有壞寶?如何面對和解決孩子愛打人的煩心事



回復:【

羅羅

】從公務員到淘寶客服是種什麼體驗


回復:【

媽媽

】因為是媽媽,慫點又何妨


回復:【

】香港最值得買的葯


回復:【

日本書包

】我去日本買了個神器書包。。。


回復:【

一腳蹬

】在現場|我最喜歡的那款鞋,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


回復:【

喝水

】喂水,育兒中的超級誤區,你是否也中招了?


回復:【

內向

】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亂貼標籤的大人!


回復:【

耳屎

】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掏耳朵?


回復:【

魚刺

】寶寶被魚刺卡喉的處理辦法


回復:【

】如何為寶寶選一雙合適的好鞋


二十個童鞋最熱品牌實穿分析


寶寶鞋碼怎麼選?附最全各國童鞋尺碼對照表


回復:【

雪地靴

】今年冬天,如何給娃挑雙毛茸茸的雪地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3歲寶寶突然抽搐暈倒,竟然吃了每家每戶都有的東西,母親後悔
護士媽媽倒了一杯水,給寶寶喝,立馬止瀉~秒殺瀉立停!
古代的怡紅院,沒想到是這個樣子的,看完啊寶寶臉都紅了!
寶寶鉛元素中毒?這幾大中毒來源你身邊也有

TAG:寶寶 |

您可能感興趣

親測有效——讓寶寶愛上刷牙的絕招!
中醫搓法教你美容養顏、補腎強身、趕走失眠!親測有效~
寶寶哄睡難?教你讓寶寶自主入睡的方法,親測有效
親測!治療腳氣最有效的方法
本年度最火的小眾護膚!親測有效!請收藏!
防藍光、護眼的手機貼膜,這個我們親測有效
護膚界的換季救星!親測好用的小眾護膚一定要擁有!
每日精選 | 冰冰親測!對於控油、去黑頭、防痘痘,這樣做最有效!
超好用的護膚小偏方!親測有用!
寶寶第一顆牙就要刷!這個刷牙方法親測有效,媽媽一定要知道
總是爆痘的皮膚該怎麼拯救?女生戰「痘」全攻略,親測有效!
包文靖張韶涵教你拯救「小黃牙」,親測有效!
有效護眼防藍光,這個貼膜拯救低頭族的眼睛!親測有效
超良心測評:干皮、油皮親測哪瓶粉底最適合你!
視頻親測#對付寶寶的頑固性便秘,立竿見影!
專家親測的防癌食譜,更年期女性最管用!3種食物越吃越長壽!
孕期囤貨清單 寶媽親測一些必備和沒用的寶貝
親測:百雀羚、無限極、本草相宜、片仔癀等國產護膚品的使用效果!
用「畫面感」和孩子溝通吧!親測有效,叛逆小孩秒變乖寶寶!
血液換「新」能治帕金森?小白鼠已親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