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門也能上清華,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呢

寒門也能上清華,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妙招呢

今年高考過後,有一個話題就頻繁在教育圈被討論:

「現在的狀元都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因為這番話被稱為「耿直boy」;媒體也趁機拋出一個扎心的話題:階層在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個問題常爸也一直在思考。

昨天忽然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講出來與大家分享。

1

1999年,河北吳橋縣龐庄村一戶農民家庭迎來了新的生命,是個男孩。

他承載了這個家庭太多的希望,所以母親給他取名——龐眾望。

一出生,命運就給龐眾望「設定」了一條艱難的路:

父親患有精神分裂,總是被用人單位嫌棄,不能外出打工;

母親因疾病自幼失去行走的能力,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當其他孩子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他已經學會做飯、燒水、打掃房間,照顧他深愛的媽媽。

他的家,用「家徒四壁」形容並不為過:

(從左往右為:龐眾望、媽媽、姥姥、姥爺)

雖然條件艱難,媽媽給的愛卻一點都不少。

龐眾望7歲的時候,不幸再次降臨,他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

村子裡的人們勸媽媽:放棄吧,家裡已然如此艱難。

媽媽堅決不同意。她求人幫忙推著輪椅,一村一鄉挨門挨戶地去借錢。

村裡的人們擦著眼淚,為她湊了上給兒子治病的錢。

小眾望要去外地做手術了,媽媽去不了。

臨走前,媽媽把小眾望緊緊摟在懷裡,嘴裡念念地祈禱上蒼,希望給多難的兒子多一點福佑。

住院的幾天里,媽媽想著孩子在手術室生死未卜,整晚整晚合不上眼,唯有流淚祈禱,祈禱時腦海里都是兒子在病床上的呻吟聲……

好消息終於傳來,手術很成功!

媽媽哭了,滿心歡喜與幸福。

村裡的人都說,媽媽給了龐眾望第二次生命。

看病的錢是借來的。雖然鄉親們都說不急還,但是媽媽說,誰家也不富裕,一定要把錢還給鄉親們,有多少就先還多少。

大病初癒的龐眾望看著媽媽起早貪黑做針線活,收入寥寥,於是每天一放學就跑出去撿廢品。

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個製作表演道具的地方有許多碎鐵片,無比興奮。鐵片很鋒利,割得手傷痕纍纍,他怕媽媽發現,就等天黑後再回家。雖然很疼,但他心裡很甜,終於能為媽媽分擔苦難了。

(媽媽喜歡龐眾望給她讀書,他就常讀給媽媽聽)

初二,母親再次住院。那段時間,除了每天悉心照顧,他還要加倍努力學習。

龐眾望也許是班上最盼望考試的學生,因為媽媽最希望他有學問有知識,每當他捧回成績單,就能給生病的媽媽最驕傲幸福的安慰。

在龐眾望一貧如洗的家中,最醒目的就是那一面牆的獎狀。

高中住校時,他把學習與生活經歷用日記寫下來,把考試成績訂起來,把獎狀攢起來,回家給媽媽看。因為他知道,這些才是媽媽最關心的。

班主任李瑩說,這位從農村來的孩子特別愛笑,很陽光也很開朗,跟其他孩子看不出任何區別。

今年高考發榜,這個陽光開朗的孩子,考了684分,是理科裸分。

龐眾望參加了清華大學的「自強計劃」,通過一系列的審核和筆試面試,最終獲得了60分的降分錄取政策,與原本的成績相加,總分744。如無意外,上清華已無懸念。

龐眾望說,面試的時候,考官問了三個問題,其中一個是:「從錢偉長、錢鍾書等卓越人物那裡,你覺得最值得學習的品質是什麼,並給出理由。」

「我感覺挺有話說,發揮得也不錯。」他說。

高中期間,學校免了龐眾望三年的學費,近年來,也不斷有公益組織和其他機構資助。所以生活雖苦,都熬了過來。

他很感恩。暑假後,他找了兩份家教,希望掙夠大學學費,養活自己,照顧家人。

龐眾望在日記里寫,「既然苦難選擇了你,當你無法逃離時,你可以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

2

常爸看了這個故事,非常感動,也衷心感謝清華大學的「自強計劃」,不絕寒門學子上升之路。

之前有不少人在公眾號留言,希望常爸能說說對「階層固化」、「寒門難出貴子」的看法。今天就借這個機會說一說。

我的老家在福建一個教育資源並不豐富的城市,父母是個體戶,沒上過大學,靠做一些小生意維持我和妹妹的生活和學業,收入經常起伏不定。

在我十歲以前,我們一家四口就擠在十幾平米的一個房間里。家徒四壁算不上,溫飽也不成問題,但與「富貴」二字也完全不沾邊。

在那個南方小城,夏天的悶熱程度比北京要甚得多。到高中畢業那年,班裡同學中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了空調,我們家還是捨不得買。高三備考時,電扇在旁邊開足馬力嗡嗡作響的聲音,到現在還猶在耳邊。

有很多人問我,你是如何申請上耶魯的,小時候父母對你的教育有著怎樣的影響?

回想起小時候的教育,常爸有三件事記憶猶新。

第一件是媽媽每天睡覺前都要給我講故事。

這件事從我三四歲起,一直堅持到小學二三年級的樣子,睡前必讀(中午如果睡午覺,也要讀),從洗漱上床,一直講到睡著為止。

其實那個年代並沒有多少故事書好講,無非就是西遊記啊,成語故事啊,也有安徒生的醜小鴨、美人魚等等,絕大部分故事都是翻來覆去地講。

我還記得,等到大一點的時候,讀到後來,如果我媽有一個小細節講漏了,我就「倏」地一下坐起來,大聲說:「媽,你講錯了!應該是*&%%……#@……」

我媽無奈,只得重新講,重新哄睡。

就這樣,每次講故事,少則二三十分鐘,多則四五十分鐘。年少時不懂,沒覺得講故事是件辛苦的事,自己做了爸爸,每天給小小常講故事才發現,一連講半小時的故事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要堅持幾年下來是多麼不容易。

第二件事就是每周修改作文。

每次學校留了作文作業,我媽都要求寫完以後必給她看,而且她會提出很多修改意見,什麼結構不妥啦,某一個細節描寫地不到位、她讀完沒有感同身受啦,等等。有些時候要整篇文章推倒重寫!我必須要改到她覺得還不錯為止。

所以小學的每周周末都要有一天的時間來寫作文和改作文。看著其他小朋友們周末都在外面玩得很high,心裡實在是羨慕。

但正是這樣嚴格的要求,讓我成為了班裡的筆杆子,參加市裡的作文大賽,也獲了獎。一輩子的文字功底,其實都是在小學的時候打下的基礎。

第三件事就是家裡雖然不寬裕,但買書的錢從來都有求必應。

可能是受我媽講故事的影響,我從小很愛看書,看得也很雜。印象里家裡各種刊物定了有二三十種之多。什麼《兒童文學》啊,《少年文藝》啊,也有通俗一點的《故事會》等等。

那時候大人並沒有太多空閑陪孩子,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這些書度過的。

那時考試考好了,爸爸就帶著我去書店,讓我自己選書當獎勵。家裡經濟再困難,但只要我選上的書,再貴也支持,寧可節衣縮食,也不在買書上計較。

看書看到入迷處,吃飯時看,睡前看,上廁所也看。

小學低年級時,當時家裡並無抽水馬桶,上大號要到街對面的一個公共廁所,走路得五分鐘。我竟練就了一個本事:從家走到公共廁所的路上,我也能拿著書邊走邊看!好在當時車少,否則早不知被撞死幾回了。

時隔多年想來,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卻懂得在他們的能力範圍內,用家裡經濟能負擔的手段——讀書、買書、監督學習,最大程度地拓展我的視野,呵護和滿足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儘管再往後,他們的學識已經不足以對我形成指導,但這些早期的努力已經足夠讓我順利愛上閱讀、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向更高更遠處前行。

這一切,都造就了今天的我。

雖出身於一個不富裕的家庭,成長在一個(當時)教育資源並不豐富的小城,憑著早年父母培養出來的大量閱讀的習慣及由此造就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我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申請上了耶魯,後來進了高盛,成為了年薪百萬的「金融金領」,完成了很多人眼裡的階層躍遷。

反觀小時候身邊那些家境比我好很多的朋友,由於家長在小學時候疏於管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大後學業未見起色,事業也乏善可陳,現在就經常在朋友圈轉發「寒門難再出貴子」、「階層固化」之類的文章。

3

我一直很執著地反對著「寒門難再出貴子」的說法,並不是完全基於自己的經歷,因為我離真正的「寒門」還有些距離,也不敢自稱「貴子」。

大家都在嚷嚷教育資源不平等的今天,我卻覺得,有了互聯網,各種信息渠道非常發達,從獲取資源的角度來說,環境反而比從前公平得多。

我小時候,買書的唯一途徑就是市裡那個小小的新華書店;訂刊物的唯一途徑,就是去郵局排隊。

還記得高中第一次有機會去福州這樣的省會城市,走進那裡的書城,簡直是心花怒放,幸福得要暈倒!回來給家裡彙報,激動得都結巴了:你們知道嗎,福州那個XX書城盡然有有有三三三層!!!

那時候小城市的資源和大城市完全無法匹敵,就從一個書籍數量與質量上,就能差出十倍之遠!

因為要找更好的書籍資源,我高三時,就成了噹噹網的第一批用戶。那時候沒有網上支付,買個書還要跑到郵局匯款,把書號寫明了。可即使如此,也還是無比興奮:有這麼多在本市找不到的書可以買了!

現在,互聯網迭代創新發展到今天,其便利之處已經極大地惠及到每個人——

只要動動手指,國內國外、各種語言的海量書籍送到家;

創業時代,各路達人、各種平台層出不窮,手把手、一對一網課資源任你挑;

就連世界大牛的演講,頂級名校的公開課,都不再是象牙塔的藏品;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和美國精英私校的孩子聽一樣的課、讀一樣的書。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我們並不像龐眾望那麼「家徒四壁」,做到上面這些並不難;如果天天嚷嚷著「寒門難出貴子」,抱怨著「階層固化」,卻不去想著最大化利用在線教育帶來的福音更好地陪伴和引導孩子,「寒門難出貴子」恐怕就是自我實現預言了!

4

說到「階層固化」,在我看來,固化的恐怕不是以經濟條件來衡量的所謂「階層」,而是我們自己的懶惰,止步不前的心境,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缺失

在龐眾望的故事裡,媒體披露給我們的信息固然有限,但我至少看到了以下幾點令人感動的東西在閃閃發光:

一是母親縱然身體殘疾,卻給了龐眾望深沉無邊的愛;

二是家境艱難,母親雖癱瘓在床,卻仍然辛勤做針線、努力還債,龐眾望身上自強不息的精神,顯然受到母親的正面影響;

三是母親對龐眾望學業的關注。對於一個學識不高的媽媽來說,對學習成績的重視,就是對孩子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的生命態度的期許。

所以,看起來,龐眾望的家境在經濟上算是處在社會的底層,但是他得到的精神和人格上的滋養,卻不輸於任何一個精英階層的孩子!

反觀我們身邊的一些家庭:

為人父母,自己卻還是個巨嬰;

不懂得怎樣學習,也完全不理解為何不考試升學卻還要終身學習;

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自己做事情卻從來都做不到「堅持」、不懂得「責任」。殊不知,以身作則,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此這般,自己的生活為何總是停滯在不甚滿意的狀態,已經有了些許答案。此時不想著努力改變,卻只顧大談「階層固化」,對我們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空談有何意義呢?

5

當然,從社會學和宏觀統計角度來看,受政策、制度、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影響,近年來我國的階層流動可能確實存在整體放緩的趨勢,這樣的社會現象的確不容迴避。

前段時間,關於范雨素現象,我們發表文章(舊文複習:范雨素為女買書千斤,你還只顧著談什麼「階級固化」?),大家的評論很熱烈,一個很典型的觀點就是:

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對社會問題的發聲、討論和研究,可以給執政者或學界提供建言、出謀劃策,促進社會進步,難道閉口不言才是踏實肯干?

若你是研究社會學的學者,去和當政者講「階層固化」,講「寒門難出貴子」,出謀劃策,以期解決農村赤貧家庭的教育問題和「貧困代際傳遞」問題,我敬你是個有大愛之人。

若你是高考狀元,講「階層固化」,我敬你在獲得成功之時仍不忘底層勞動人民,願意為其發聲,引起社會重視。

但若你是對自己所處社會地位不滿,或者希望將自己的子女教育問題都歸結到「階層固化」,那我勸你省省力氣。

站在個體的角度,天天叫嚷著「階層固化」、「寒門難出貴子」,既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又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還有可能耽誤下一代的發展。

如此,常爸覺得,與其花時間空談,還不如從龐眾望帶來的感動中,汲取多一些奮進的動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所以,看到龐眾望的故事,再想到「寒門還能不能出貴子」的問題,常爸的答案很明確,那就是——自強奮鬥精神若不息,寒門上升之路必不絕!(常青藤爸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Q文化傳播 的精彩文章:

超級奶爸與簡叔的第一次……臣妾羞死了!
小小說:回家的路有多遠
美女作家竟這樣評價張書勇!電影《拯救脫軌少女》到底咋刺激

TAG:阿Q文化傳播 |

您可能感興趣

發電新招妙妙妙
出實招硬招妙招改善教育生態
夏天睡不好怎麼辦?幾招妙招交給你!
聰明!無限流量網卡的奇招妙用
紅棗好吃難挑選?學會這幾招妙招,保准紅棗個個優質香甜!
褲子經常抽絲起球怎麼辦?學會這招妙招,輕鬆解決起球的困擾!
4招妙方,春季護膚全搞惦!
買房遇「夾中間」的戶型怎麼辦?三招妙招搞定這個問題!
白髮如何變黑?教你幾招妙方!
家裡的蚝油該怎麼保存?簡單教你幾招妙招,學到就是賺到!
土豆絲切不細?學會這招妙招,輕鬆將土豆絲切的又細又長!
小米是又要拓寬業務了,熱映電影巧妙安排廣告,網友:這招妙
楊梅別用清水沖洗,學會這招妙招蟲卵自動跑出來,人人都喜歡!
3招妙計,教你如何「最快插隊」免費坐直升機
按住肚臍不動,一招妙用無窮的長命大法
有的菜越洗越臟?教你7招妙招洗菜,病從口入,一定要牢記!
郭廣昌沒能留住他,還被他要去一招妙計
喜歡養花的朋友,教你幾招妙招,小藥片養花,開花艷麗花期長
安東尼和雷霆分道揚鑣,老鷹這一招妙手回春玩出細節
新房除甲醛最後幾招妙招,快速除甲醛,開心住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