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半部浙江陶瓷史:龍泉青瓷 翠色美景

半部浙江陶瓷史:龍泉青瓷 翠色美景

『中國陶瓷考古之父』陳萬里曾經說過:『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龍泉窯是中國瓷業史上最後形成的一個青瓷名窯,其文化內涵豐富,生產規模極為壯觀,是南北兩大瓷業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範,是官民瓷業相互關聯、相互激蕩的結果,是中國青瓷工藝發展的歷史總成。

明永樂 龍泉窯刻纏枝花卉紋梅瓶

瓶圓唇,直口,短頸,溜肩,腹部向內斜收,脛部外撇,圈足,平底。釉面呈豆青色,頸部刻一圈纏枝花卉,肩部刻一圈藤葉紋,腹部飾纏枝花卉紋。腹部足端澀胎,胎與釉面相接澀胎處呈火石紅,全身及器底施釉。

龍泉窯經過五代、北宋早期的不斷發展,至北宋中期即已初具規模,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這種淡青釉瓷器,胎質較細,器型規整端巧,胎壁厚薄均勻,底部旋修光滑,圈足高而規整,釉面光潔,透著淡淡的青色,釉層稍薄。產品除碗、盤、壺、瓶、罐等日用品外,尚有專供隨葬的冥器多管瓶及長頸盤口壺等。碗、盤類器壁內外常常施以繁縟的刻劃花草並間以篦狀器刻劃而成的點線或弧線紋。紋飾題材有蕉葉、卷草、蓮瓣、雲紋、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以線勾圖,十分生動。

明洪武-永樂 龍泉窯剔刻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撇口,細頸中央收束,垂腹,圈足微外撇,平底。釉面呈翠綠色,通體施釉,足端刮釉。頸部刻蕉葉紋,頸部下端裝飾弦紋及回紋一周,接纏枝牡丹紋於腹部,脛部有蓮瓣紋,圈足外壁有回紋一周。墊燒處有火石紅。

玉壺春瓶修復件

明永樂 龍泉窯刻纏枝花卉碗

盤圓唇,敞口,深腹,圈足,平底。釉面呈豆青色,質地瑩潤。通體施釉,底部刮釉一圈,露胎處呈火石紅。腹部內壁外壁分別刻劃纏枝蓮紋,底部內壁刻劃蓮花紋,圈足外壁刻劃回紋。胎青白色。

明成化 龍泉窯刻纏枝蓮花寶相花紋盤

北宋覆滅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又受戰火影響,其制瓷技術傳入南方。由於熟練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術以及燒成氣氛的控制,釉色純正,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頂峰。這時期龍泉窯的品種除日用瓷外,新增陳設瓷、文房等,如瓶、爐、尊、塑像等,其他尚有祭器及冥器,並且仿造銅器、玉器等,如鬲、鼎、觚、琮之類的器型大量出現,品種式樣可謂應有盡有。

元代龍泉已是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元政府先後在廣州、泉州、杭州、慶元、上海、澉浦(今海鹽)、溫州設立市舶司,浙江佔四處。隨著社會的穩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元代龍泉窯創燒出了許多適應當時社會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的器物種類,特別是海外市場的開拓及貿易繁盛,使產品供不應求,龍泉窯產區不斷擴大,數量大增。除了大量外銷至亞非歐各地,元代龍泉也為宮廷燒造用瓷。《元史》祭器篇有「中統以來,雜金宋祭器而用之,至治初,始造新器於江浙行省,其舊器悉置幾閣」,在當時青瓷生產以龍泉最負盛名。

南宋 龍泉窯露胎刻「紹興」花口盤 盤心露胎刻「紹興」銘款

南宋 龍泉窯鬲式爐

元代龍泉窯風格從南宋的雅向元代的俗、從南宋的釉裝飾向元代的胎裝飾、從南宋的厚釉乳濁釉向元的薄釉透明釉發展。產品種類繁多,紋飾題材廣泛,山間花卉、水中游魚、神界八仙等應有盡有。裝飾手法如貼花、刻劃、印花等,為加強觀賞性,甚至把中斷八百餘年的點褐彩、紅斑技術也恢復使用。裝燒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變革,一些器物由於胎體厚重,特別是大型盤類開始採用器物外底托燒的裝燒方式,多數器物匣缽單件裝燒,有一些採用砂圈疊燒,內底出現一圈呈醬黃色的露胎澀圈,大型器物內套燒小型器物。窯具有柱形、餅形、缽形等多種樣式。

南宋 龍泉窯青瓷粉青渣斗 麗水南宋墓葬出土

元-明早期 龍泉窯刻海水模印四魚紋大洗

明代早期的龍泉窯生產,與同時期的景德鎮青花瓷器的器物種類、造型和裝飾等方面,均相類同。青瓷胎體仍十分厚重,胎呈灰白或灰色,大部分器物只施一次釉,釉層較薄,少數厚釉者,釉色深、有玉質感,釉色多數呈青綠或豆青色,黃釉比較少見。明代中期謂「化治以後,質粗色惡」。題材豐富多樣,以纏枝蓮紋為最多,以及植物花果紋樣和吉祥語「清香美酒」、「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

元 龍泉窯浮雕纏枝牡丹三足爐

除了生產日用陶瓷器外,明代龍泉窯仍然為宮廷燒制器物。據《大明會典》卷一百九十四載,洪武二十六年,「行移饒處等府燒造」,在楓洞岩窯址就出土了明代洪武和永樂兩朝的官器。明洪武官器有大型刻花大墩碗、菱口盤、折沿盤、五爪龍紋盤、高圈足碗和刻花執壺、梅瓶、玉壺春等,明永樂官器有墩碗、斗笠碗、洗、五爪龍紋盤、高足杯、卧足盅、梅瓶、玉壺春、執壺等,基本都有刻花裝飾。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憲宗帝即位,下詔:「上即帝位……以明年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江西饒州府、浙江處州府,見差內官在彼燒造瓷器,詔書到日,除已燒完者,照數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業,差委官員即便回京,違者罪之。」由此可見,明成化以前龍泉窯仍在燒造宮廷用瓷,這是文獻最後一次所見龍泉窯為皇家燒造瓷器。

南宋-元 龍泉窯七弦紋盤口瓶

元-明早期 龍泉窯剔刻纏枝蓮獅紋大罐

欲知曉更多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搜索「中國收藏」並下載《中國收藏》雜誌App。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來自戰鬥民族的溫柔——俄羅斯皇室工藝「法貝熱」
民國書法圈裡的「文人范兒」,真真是字如其人啊
來自大明朝的紅綠彩瓷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浙江麗水青瓷博物館藏龍泉窯青瓷
青瓷的記憶——浙江龍泉窯青瓷博物館歷史陳列(下)
龍泉窯和龍泉青瓷
瓶安是福——千峰翠色 龍泉青瓷
瓷顏茶語——龍泉青瓷 翠美千年
朱嘉盛:淺談龍泉青瓷
六朝青瓷:中國陶瓷史,一部青瓷史!
龍泉青瓷晶瑩如玉
土與火的藝術|連紫華德化白瓷及陳愛明龍泉青瓷印象
瑞典東亞博物館藏龍泉青瓷
清澈如水,釉美似玉——青瓷一峰龍泉窯
捩翠融青瑞色新——青瓷珍品欣賞
龍泉青瓷——中國傳統制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北京:「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亮相故宮
青瓷之王——青瓷蓮花尊
一杯青茶,一段瓷史 南宋青瓷
六朝青瓷之東晉青瓷作品賞析
宋代湖田窯影青瓷的工藝特色
六朝青瓷的文化特徵和三國西晉青瓷賞析
專家認定哥窯在浙江龍泉 依據是龍泉黑胎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