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運動研究所教授建議:這輩子該學的5種運動

運動研究所教授建議:這輩子該學的5種運動

文:林韋萱

運動研究所教授建議:這輩子該學的5種運動

姜義村,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專長在休閑治療。由於有深厚的學理背景,他在幫兒女選擇運動才藝上也很有策略。比方說,兩個孩子是跆拳道選手,但也同時學習體操來強化身體協調、姿勢控制與柔軟度,以輔助跆拳道的表現。另外,許多花式滑冰選手都會學習芭蕾或其他舞蹈,有助於滑冰時的藝術表現。

身為一個運動專業領域的教授,他建議有五類型的運動,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他的孩子也每一類運動都至少會一種。

  1. 身體自覺類:像是體操、舞蹈、各類武術等。姜義村說,學體操可以提高身體自覺度,也提升對身體重心的控制,就算摔倒也不容易受傷。控制身體重心的本事,一輩子都用的到,尤其到了年長,還有預防跌倒以及減緩跌倒後傷害的效果。

  2. 防身類:像是國術、跆拳道、柔道、西洋劍、空手道、巴西柔術等。重點是在培養孩子對外界情勢的判斷力,遇緊急狀況也能冷靜。姜義村打趣說:「不見得會打贏,但至少遇到壞人跑得比較快」。而在所有防身類運動中,他更偏好跆拳道,因為道館密集,加上有明確的分級制度,讓孩子有清楚的目標可以一步步邁進。

  3. 耐力鍛煉:像是慢跑、馬拉松、自行車等。這類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對身體的肌肉、關節也提供較好的保護。不過姜義村建議發育期間的孩子進行耐力型運動時要避免過度訓練與運動傷害預防,以免影響發育。

    但他也說明,沒有什麼是小朋友不能做的運動,只是訓練的份量要拿捏好。例如,想練耐力的小孩,可以參加距離短、以趣味性為主的「小鐵人」;高中或是剛入門者,也可以參加一半距離的「半程鐵人」。

  4. 水上運動:游泳、衝浪、風帆、輕艇等等,其中游泳是各項水上運動的底子。姜義村說,台灣應該善用我們的資源並發展海洋文化;加上水有療愈的功效,可以讓情緒獲得抒發;而且游泳是可以持續一輩子的運動。在荷蘭人人都會游泳,畢業考除了要測驗一般泳術,還要穿著服裝游泳,目的是模擬落水情形,讓孩子有辦法在水中求生。

  5. 團隊運動:例如籃球、棒球、足球等都算這類。現在家長小孩生得少,如果可以借著運動培養孩子的溝通、合作、解決問題與領導統御的能力,也是一舉數得。

(諮詢: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姜義村)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搶救無性婚姻:8個秘訣,乾柴生烈火
腸病毒流行,不只是洗手,更要「搓」死它
孩子給公婆帶而不黏我,怎麼辦?
要不要讓孩子戒掉吃毯子的習慣?
腸病毒到底要隔離多久?

TAG:親子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勵建安教授的運動傳奇
教授的七條建議助你成為學霸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堅持規律運動是促進心理康復的一種「靈藥」
大學教授鄙視日本動漫,不承認動漫為藝術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胡俠教授:機器學習的可解釋性與自動機器學習
洪蘭教授:激活孩子大腦的三個有效方法,運動、閱讀和遊戲
《X戰警》的X教授成為現實?科學家已實現黑進大腦來控制身體運動
運動學教授:經常做這些運動,很容易傷關節!很多人不知
國際運動機能專家Guido教授,幫你解決運動損傷疼痛!
李小龍:郭英德教授學術研究管窺 | 【學術動態】
孩子究竟需要怎樣的藝術教?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這樣說
陳少峰教授談文化產業的五個驅動力
李玫瑾教授:教育任性孩子,家長必須學會4個「不要」
日本藥學院教授教學生製造搖頭丸
濰坊學院老教授國學研究交流基地掛牌
藝術學院教授作品中的現代人體寫實油畫,嫵媚動人!
武漢大學李振教授課題組Chem:摩擦發光材料研究進展
關文發教授的學術人生
哈佛心理學教授:如何培養一個自信優秀的孩子
日本教授的蘇聯文學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