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浮躁的社會,心靜體松地練太極吧!
練太極貴在靜心,這是太極拳習練者的共識,也是太極拳習練者追求的目標。
在這方面先師們教誨很多。如「動中求靜」、「以靜御動」、「身雖動心貴靜」、「先在心後在身」、「神舒體靜,刻刻在心」等,都說明心靜對練好太極拳是何等重要。
但不少初學者在練拳時往往找不到心靜的感覺,因而進步不快。筆者認為,解決如何心靜、如何放鬆問題至關重要。
練太極的首要前提
太極拳之動作具有攻防含意,但太極拳較其他拳術的不同之處在於,太極拳講求意動勢隨,精、氣、形、神融為一體,只有心靜才能把思想高度集中在拳理拳法上,不斷提高拳技水平。
古人云:「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太極拳是內家拳,在練拳時,要求在鬆柔的基礎上,做到形正、氣順、意靜。能靜才能松而不懈,能松才能氣沉丹田,氣貼脊背,上虛下實。放鬆而人靜,習拳者只有做到凝心靜氣,摒棄雜念,精神內守,動中處靜,靜中寓動,手、眼、身、法、步;精、氣、意、力、神才能協調一致,方能體悟太極丹田功的意境。
人靜必鬆柔,太極拳之要求鬆柔入手,日久才能積柔成鋼,剛而復柔。有心求柔,無意成鋼,方圓相生,剛柔相濟。需知柔中之鋼才是真鋼,柔中之快才是真快,至柔才能至鋼,至柔才能至快,因此說,心靜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前提。
心靜是練好太極拳的必備條件
太極拳運動要求「汗而不喘,動而不累」,練習拳架必須全身放鬆,意境神凝,虛領頂勁。
如用拙力則處於緊張狀態,肌肉持續收縮,壓迫血管,增加血流阻力,抑制血液流量,機體容易疲勞。只有放鬆,才能使血液正常流通,減低肌肉收縮壓力;只有放鬆,才能心靜。心靜能防疾祛病,強身健體,有助於調節神經,通暢血脈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平衡陰陽;心靜有助於引導吐納,呼吸深長,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器官功能。
心靜還能排除心理障礙,忘卻憂思,沒有得與失的顧慮,沒有名和利的困惑,有助於保持樂觀情緒;心靜還能緩解緊張,振奮精神,永葆心理青春。拳諺說:「心靜才能養精,精足而氣充,氣充而神沛」。詩云:「靜則生陰動生陽,陰陽結合氣血暢,堅持不懈勤鍛煉,不是神仙壽也長」。
保持心靜的3個小妙招
第一,自我調節思想
人靜,心靜才能體松,體松也才便於心靜。兩者互為其根,互相作用,相輔相成,是辯證關係。如果練拳時邊練邊說話,不僅會使動作紊亂,內氣外散(「內練一口氣」),而且身體也很難放鬆,既達不到養生目的,也不利於技擊。
因此,練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從預備式開始,就要摒棄一切雜念,物我兩忘,將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鎮定、沉著,專心致志,靜心演練。練拳時動作要輕靈,輕起輕落,慢起慢落,點起點落。真正做到聽之至細,動之至微,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不求靜而自靜。
第二,用意識引導行動
《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統綱。前輩講:「沒有意,只有形,就是體操。」因此,行拳中一切動作都應由意念支配。通過拳架(套路)的外在形式,循序漸進、工整規範地把拳理、拳法的「意識」表現出來,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勢隨神移,以意領先,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樣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韌帶才可得到徹底放鬆和舒展。
意念貫穿每個套路、每個動作,意念不息,動作不止。心靜與用意引導是辨證關係:只有心靜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導動作;反之,用意念引導動作,能進一步做到心靜。
第三,用太極樁功來調整意念,靜養靈根氣養神
人身是一個太極。太極樁是根據太極拳運動遵循自然界的規律采宇宙之靈氣,聚萬物之精華,道法自然身心兼修。人生的存在,在於精充氣足神全,人要祛病在於養內修身扶正祛邪。太極樁法的修鍊是培養精氣神的法寶,太極樁法的動作要求松、活、靜、自然。
習練者要保持四松:即身松、骨松、意念松、視野松,同時做到三調:即調息、調心、調形。息調心自安,要用意念吐納把呼吸調整到深勻細長的程度,要將精神高度入靜放鬆,排除雜念,形正氣順,氣順神寧,身體鬆弛,促進經絡暢通。若每天堅持15分鐘,天長日久就會自然形成意念力,善養生者靜謹守,精氣神合修身心。
…………………… END ……………………


※重磅 終於找到太極拳膝蓋問題的核心
※周易與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中的太極
※王戰軍太極弟子韓飛龍不負眾望,以太極戰法KO歐洲冠軍
※太極拳頸練之「上帝視角」
※這座千年豪宅形似太極 其有一設計到現代還在使用!
TAG:太極 |
※別讓自己的心太累,用陽光心態面對生活
※學瑜伽體式,讓你放鬆身心,微笑面對生活!
※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面對那些不友好,怎麼調節心態面對?
※面對心臟和心血管疾病,吃對食物或許更能保護心臟!
※靜心佛語:要積極面對生活
※這些潮流走心的句子,你只能以最好姿態面對你的野心
※浮島式航母體積太大,需要太多軍艦保護,面對導彈飽和打擊也沒招!
※裴秀智現身機場,笑容滿面對粉絲比心,暖心偶像!
※台灣又發地震,面對地震,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孩子
※面對肌膚衰老,心態決定你的命運
※雙子在面對自己的愛人,他們會變得有耐心又體貼
※面對社會的壓力,該不該整容?
※面對男人冷漠無情的時候,女人心死想哭是怎樣體驗?網友:心累!
※嘎瑪仁波切:勇於面對自我的缺失,才能設身處地體會眾生的痛
※面對事情的心態
※面對冷漠的婆婆,怎樣觀察她隱秘的小心思!
※做人,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
※漫畫:抑鬱和焦慮的生活,需要我們勇敢面對!
※面對孩子撒潑打滾,越縱容越難教?打一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