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性教育沒什麼難以啟齒

性教育沒什麼難以啟齒

墨竹/文

今年五月份,台灣作家林奕含在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兩個月後自殺,書中講述了少女房思琪13歲起被老師誘姦最後瘋掉的故事。

小說措辭優美,如泣如訴,讀完感到溺水般無力、深深的絕望以及難以言說的惶恐。 拋開作品本身的文學性和爭議性,書中很多片段描寫,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就是性教育的長期缺失。

思琪被誘姦之後,書里有這麼一段描寫: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思琪試圖向母親求助時,母親的反應如下: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種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

「誰?」

「不認識。」

「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思琪不說話了,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文中母親的作法極具代表性, 但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小說中的房思琪瘋了,現實中的林奕含自殺了。

小說還有一句話,能看到這本書的人有多幸運,他們不必接觸,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林奕含以生命為代價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背面,房思琪式的強暴每天都在發生,如果沒有遇到也許僅僅是因為幸運,畢竟我們的成長環境極其相似。

從小到大,父母老師對性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十幾歲的孩子從AV片里接受性啟蒙,無痛人流和性病治療廣告滿天飛,很多女孩子從小被猥褻以為自己做了錯事不敢聲張,直到成年後才知道當初發生了什麼,強姦案的告發率極其低,官方公布的數據只是冰山一角,無知、恐懼和羞恥心掩蓋了無數罪行。

轉到自己身上,我曾一度以為只要碰到男生的手就會懷孕,還有同班女生月經初潮嚇的以為得了重病,躲在衛生間放聲大哭。

可以說我在teenage階段積累的一點點性知識都來自於《白鹿原》一類的文學作品,其中的性描寫就算露骨也不太直白,更不全面,從教育的角度看顯然是差太多。

到現在這一情況也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前陣子終於出版的未成年人性教育書籍被家長投訴取締了,這些家長應該以70後、80後為主,無一例外地經歷過性教育的空白和困惑,但依然不能接受和孩子談性。

這點我本人也感同身受,和性有關的一類詞語我都很難說出口,和彤兒講司馬遷時,彤兒要求我解釋什麼是宮刑,我就覺得異常困難。

看到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中,告訴兩個不到5歲的兒子衛生巾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和尿不濕很像又不一樣時,我居然感到非常尷尬,怎麼母親可以和兒子說這些?

但也是一種啟發,性教育原本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教孩子感知天地萬物及其運轉規律一樣,帶著他們認識性器官、性行為、生命的誕生,等等。

出於對性教育的迷茫,我在選擇童書時,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相關繪本,不同繪本的側重點不同,不妨多買幾本,孩子閱讀後自然會將其中的內容融會貫通。

鑒於房思琪式事件的普遍性,我很早就有莫名的焦慮感,在彤兒兩歲時就買了學會保護自己的一系列書,有三本:《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摸我》、《我不和你走》。這三本書比較溫和,屬於提高孩子安全意識的,內容簡單易接受。

在別人的推薦下,我還買了一本《蝌蚪小威向前沖》,這本書以輕鬆詼諧的風格講述了精子小威苦練游泳,摩拳擦掌終於打敗了3億個競爭對手,得到了卵子。講到最後,我告訴彤兒,你就是那個游泳冠軍呀,她聽了特別開心。

彤兒五歲後對身體結構開始好奇,會問我一些問題,比如,媽媽你的身體為什麼和我的不一樣?男孩女孩的區別在哪裡?

由於自己講解的既不全面也不科學,加之尺度和輕重程度也把握不好,我又去網上搜尋,找到了一套繪本《東方兒童性教育繪本》,包括三本書:《我的弟弟出生了》、《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我寶貴的身體》,這幾本書比較全面地講解了胎兒的孕育出生過程,男孩女孩身體結構、成長發育的不同以及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書中的畫面比較直觀詳盡,有些圖在成人眼裡尺度還是比較大的,裡面的知識對於學齡階段的孩子基本夠了。不誇張地說,這套書甚至解答了直到高中階段還困惑我的一些問題。

我把書拿回家後,不識字的彤兒饒有興緻地翻了起來,看到寶寶的頭從媽媽的兩腿中間出來的那頁非常驚訝,問我: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出生的嗎?那個讓小孩子出生的部位到底是什麼?

我又感到頭皮發麻,然後故作平靜地告訴告訴她,那個讓小孩子出生的部位叫做陰道。

彤兒點頭表示知道,接著就翻下一頁了,我不由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真是多慮了,孩子根本不會想那麼多,他們的內心本來清澈單純,我們總是以成人的擔憂賦予性教育不應有的色彩。

當然,我不會寄希望於講幾本書,孩子就能學會認識和保護自己的身體,但這樣做至少比今後讓他們自己摸索走一些彎路要理性的多。

除了書本以外,家長的觀念和態度對於性教育非常重要。性教育不像教孩子生字、運算、英語那樣有標準化材料和教學模式。針對其中的一些內容,不同的專家甚至會給出截然相反的意見。

作為家長,我們不但要學會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還應當在不斷摸索、思考和總結的過程中,選擇自己和孩子都比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同樣,性教育的內容也應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斷地延伸和拓展,但無論如何,家長應擔負起啟蒙者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墨的微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墨墨的微時光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有「未來」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為什麼我看了那麼多育兒書,教育方式還是難以改變?
除了愛與教育,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生命
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的教育,更是教會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反思|保護孩子,不要只剩性教育和安全教育了
教育孩子不能掉以輕心,這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
新科技不斷助力教育行業,體感教育的未來更看重什麼?
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答:自然教育為什麼不教孩子學習
教育孩子是為了什麼?
教師群體如今已集體爆發「教育困難症」?什麼是「教育困難症」?
教育的變與不變——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為什麼不會變?如何擁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養出這樣的孩子,你都做了什麼?能力教育和性格教育到底哪個重要?
什麼是錯誤的教育?
性教育的一個誤區,比不教育更可怕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需要智慧,吼罵教育常犯錯誤,引慣性叱責的孩子不聽活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你也有「慣性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