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下腰痛 (low backpain,LBP)又稱下背痛、腰背痛,是以腰部疼痛為特徵的一組癥狀群或癥狀綜合征,可為急性或慢性。很多局部及系統性疾病均可出現腰痛,但臨床上多見的是脊椎退行性變及急、慢性損傷所引起的腰痛,是骨科及康復門診遇到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據統計,80%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曾有過腰痛的困擾。近年來,更有患者增多的趨勢。這可能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有關,例如運動減少、某種姿勢維持時間過長以及缺乏腰部保健知識等。由於造成腰部疼痛的原因比較複雜,患病後應及早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康復原則

急性期的下腰痛康復和其他外傷一樣,遵照 RICE原則。

(1) R (Rest安靜):疼痛時,安靜是第一選擇,停止運動,平卧休息,非常重要。

(2) I (Icing冷卻):主要有腰部冰袋和儀器冷卻2種,應用專用儀器噴出氣體,使腰部的表面溫度降低到 20℃左右,約1h後恢復到正常體溫,可根據情況反覆數次。

(3) C (Compression壓迫):為了減輕疼痛,應用腰圍局部固定制動,急性期應保持適當舒適體位休息。

(4) E (EDB硬膜外封閉):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以忍受時,可應用硬膜外封閉緩解疼痛。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慢性下腰痛的康復原則

遵循個體化原則:因人制宜,因病而異。

掌握循序漸進原則:注意量的漸進,注意質 (方法)的漸進,掌握適宜的訓練頻度。

動靜結合原則:進行適度休息 (包括局部休息),進行適宜運動。

系統性和經常性原則:腰背痛多為慢性病,故需長期堅持運動康復才能收到效果。

康復方法

藥物

藥物治療是控制疼痛的第一步。藥物種類繁多,且每種藥物都有各自的利弊平衡。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非甾體類抗炎葯、撲熱息痛、骨骼鬆弛劑可中度緩解急性腰痛。阿片樣物質、曲馬多、苯二氮噁類、加巴噴丁(用於神性神經痛)可有效緩解疼痛;相反,系統性應用皮質類固醇則無效。

卧床休息

急性腰痛患者疼痛較劇烈時,可指導患者短時間卧床休息,一般以2-3天為宜。不主張長期卧床。嚴格的卧床休息不僅對腰痛的恢復無積極治療作用,而且會使患者產生過多的心理負擔等問題而耽誤功能恢復,造成慢性腰痛。

腰圍制動

佩戴腰圍可以限制腰椎的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運動,以保證損傷組織充分休息。但腰圍不應該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腰背部肌力下降和關節活動度降低,從而引起肌肉廢用性萎縮,對腰圍產生依賴性。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牽引治療

牽引可以緩解腰背部肌肉痙攣,使椎間隙增寬,減輕對神經根的機械刺激,使疼痛緩解或消失,是治療椎間盤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方法。

根據牽引重量和牽引的持續時間將腰椎牽引分為慢速牽引和快速牽引。

1、慢速牽引:慢速牽引包括很多方法,如自體牽引也稱重力牽引、骨盆牽引、雙下肢皮牽引等。

2、快速牽引:源於中醫「人工拉壓複位」和「旋轉複位法」,將斜扳和旋轉手法與機械傳動的快速水平牽引相結合的牽引方法稱為多方位牽引或三維牽引。

物理因子治療

物理因子治療在腰痛的保守治療中是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對緩解各類疼痛,改善患部微循環,消除水腫,減輕肌肉及軟組織痙攣、促進腰部及肢體功能的恢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高頻電療、低中頻電療、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光療、蠟療、脈衝磁場治療等。

針灸推拿

針灸取效的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穴位,一般的方法是根據病變部位循經取穴,常用穴位有阿是穴、腎俞穴、志室穴、委中穴、承山穴等,針刺時可產生「酸」、「麻」、「脹」等針感,這些針感信息經脊髓上行傳入,在腦的各級水平上激活了與內源性痛覺調製系統有關的結構和中樞神經遞質系統,從而產生鎮痛效應。

推拿治療腰痛歷史悠久。按中醫理論,推拿療法具有行氣活血、化淤消腫、疏經通絡、解痙止痛、滑利關節、調整臟腑功能等作用;用現代醫學觀點來解釋,推拿療法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和內臟功能;修復創傷組織,整骨複位;重建軟組織與脊柱力學平衡;松解痙攣的組織;改善肌肉功能狀態,消除肌肉疲勞等功效。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運動療法

腰背痛的治療性運動可分為以下3種:

①伸展運動,通過伸肌收縮作用使背伸展成弓形,可強化椎旁肌力量。

②鬆動運動,通過運動改善脊柱整體活動性即背部漸進性地作屈曲運動。

③等長屈曲運動,指仰卧位時作肌肉收縮但不產生背部的可見運動,可以強化腹肌對腰部的保護作用。

下腰痛的康復治療

通過上述運動,可以達到改善關節活動範圍,使患者能更有效地在無痛範圍內運動;增強有關肌肉的力量,使脊柱的穩定性增高;改善患者的全身姿勢,預防和矯正脊柱畸形。

功能康復

這在最近很流行,已被作為住院患者3到5周的強化訓練或是體能引導為主的門診患者的長期訓練計劃。這種方法的理論主要源自運動醫學,它更多地關注功能而非疼痛。事實上,功能殘疾的恢復遠比疼痛減輕更為重要。

脊柱核心穩定性訓練

訓練目的是增強脊柱局部穩定肌肌力,改善腰椎穩定性。核心肌的訓練有助於運動過程中維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弧度,改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增強背部肌耐力,糾正腰部的力學失衡,減輕腰痛癥狀,同時,能有效防止腰痛的複發。

自我干預

國外對於如何增強患者自我干預方面做了大量臨床與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背部護理教育。

背部護理教育的根本所在,是認為背痛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只要給予少量的教育,使患者輕度地改變其不良的軀體力學狀況,進行少量的運動,稍微改變其日常活動與環境,就可使患者成為背痛的主宰者。

參考文獻

1、岳壽偉.腰痛的康復治療.康復醫學/勵建安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334-335

2、白躍宏.下腰痛的康復.中國矯形外科雜誌,2005.2,13(3):227-231

3、郭鐵成,陳勇,岳翔.患者自我干預在腰背痛康復中的作用.中國康復,2005.12,20(6):369-370

4、陳宇.腰痛的康復治療.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8(4):221-223

5、仇瑤琴,李樹貞,成鵬,趙傑.運動療法在下腰痛康復中的應用.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03,18(1):55-57

本文系微信公眾平台「康復匯」原創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康複信息請關注公眾號康復匯:kangfuhuiy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復匯 的精彩文章:

膝關節疼痛到底是什麼原因?
動作模式和運動鏈理念在運動康復中的應用
兒童言語障礙及治療
心臟瓣膜置換術後的康復治療措施
20個有效緩解疼痛的靜態拉伸動作,連醫生都收藏了!

TAG:康復匯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預防和治療腰痛—下
帶下病的艾灸治療
中醫治療頸肩肌痛
「久傷腫痛型」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
肩胛骨骨折的康復治療
頸源性頭痛與治療
通過多年的艾灸,治療好了腰疼、老腿寒、正在治療頸椎病和後背疼
穴位經絡祛百病:跗陽穴治療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穴位經絡祛百病:委陽穴治療腰脊強痛、下肢攣痛
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康復治療法
痛風的中醫治療
痛風的癥狀及治療
頸肩腰腿痛的共同治療點
膝蓋周圍疼痛的原因及治療
治療喉嚨痛的食療方
治療胃痛的天然療法
曲垣穴:治療肩胛疼痛
脊髓損傷後疼痛治療的「三板斧」
犬胸腰椎間盤疾病的中西結合治療
心肌梗死康復治療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