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

原文:[麻醬]:脂麻磨為稀糊,入鹽少許,以冷清茶攪之,則漸稠,香潤可口,或以拌海參,夏日之饌也。拌碎蝦亦佳。

淸 袁枚 夏曾傅《隨園食單補證》小菜單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今咱聊芝麻醬,《隨園食單補證》小菜單載麻醬是脂麻磨為稀糊脂麻即芝麻,胡麻科草本植物脂麻的種子,又稱胡麻、油麻、巨勝子、芝麻。因能榨油,油為脂,故名脂麻,芝麻雖小雖有油水,古代縣令為七品,後多指職位不大的官,古時民間有稱縣令為「七品芝麻官」的說法,我真由衷的佩服中國老祖宗的想像力,為什麼不說七品高粱官,七品穀子官呢,芝麻是形容縣令官小,只有芝麻大,但油水不少,民間有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這是流傳很廣的一句話,意思是清廉的地方官員做上三年,收入也會有十萬銀兩之巨,更何況是貪官呢。就拿袁枚來說,乾隆四年進士,乾隆七年外放江南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乾隆十四年辭官僅做了七年知縣,就買下這若大的隨園,當然這裡面有事,是隋家人拍馬屁半賣半送的,也證明七品知縣還是很有油水的嗎!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芝麻原產非洲,後傳入印度,並不是中原的產物,相傳是西漢張騫通西域時引進中國的最早稱胡麻。到了五代十國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他是入塞的羯族人,在襄國(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後,史稱後趙明帝,石勒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或者是寫文章,一律不準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因芝麻能榨油,把胡麻就叫「脂麻了」。但現經科學考證,芝麻原產中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也是芝麻的故鄉。芝麻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打下種子備用;種子有黑色和白色、淡黃色的不同。芝麻是人類重要的油料作物。現印度已成為世界第一芝麻生產大國,佔世界栽培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國芝麻生產也盛,佔世界栽培面積的13.5%。芝麻主要分為白芝麻、黑芝麻兩種。白芝麻作為榨油用。中國的小磨麻油,被視為烹調油的珍品。芝麻分黑、白兩種,以前者為優。《醫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陰,補胃,利大小腸,緩肝,明目,涼血,解熱毒。赤褐者交心腎。」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現常見的還有芝麻仁,芝麻去皮後就是稱芝麻仁,芝麻外面有一層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體吸收到營養,所以整粒的芝麻應加工後再吃。將芝麻放入自身重2倍的清水中浸泡約30—40分鐘,撈出瀝水後放入乾淨的布袋內,紮好口,攤放在桌面上,剛小木棍反覆拍打,力度要適中,拍打要均勻,直到芝麻外殼脫落即止,放入清水中洗去外殼,就能得到白凈的芝麻仁。過去芝麻去皮都是須人工的,包括蓮子去皮,我在剛參加工作時還干過,現在都是進現成的,順便說一下,芝麻分黑、白兩種,芝麻仁多用白麻去皮,但黑芝麻仁也是白仁。現市場有黑色的麻仁那準是假的,不光黑麻仁是假的,黑芝麻假的也不少,將買來的黑芝麻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會兒,如果清水的顏色變成黑紅色,說明你買來的芝麻不是純天然的,是經過染色後產品。也可把芝麻放在指腹間進行碾壓,如果手指被染色,說明是假冒產品,用手抓一把黑芝麻,觀察其色澤,如果色澤均勻黑的嚇人,說明黑芝麻可能被無良商家染色。因為在自然界中的黑芝麻色澤是不均一的。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芝麻在中醫還是一味葯食同源之品,味甘,平。入肺、脾二經補肝腎,潤五臟。治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燥結,病後虛羸,鬚髮早白,婦人乳少。《神家本草經》記載:「芝麻,補心臟,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強身」。據現代營養學分析,芝麻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其蛋白質含量多於肉類,其中氨基酸含量十分豐富,含鈣量為牛奶的2倍,還含有維生素A、D及豐富的B族維生素。芝麻含脂肪更為豐富,高達54%,還有較多的卵磷脂,可防止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本草經疏》:"胡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益脾胃,補肝腎之佳谷也。金刃傷血,則瘀而作痛,甘平益血潤燥,故療金瘡止痛也。"《本草求真》:"胡麻,本屬潤品,故書載能填精益髓。又屬味甘,故書載能補血,暖脾,耐飢。凡因血枯而見二便艱澀,鬚髮不烏,風濕內乘發為瘡疥,並小兒痘疹變黑歸腎,見有燥象者,宜以甘緩滑利之味以投。"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芝麻,是一種油料作物,被稱為八股之冠。「取油以白者為勝,服食以黑者為良」。 芝麻香而不膩,經過加工榨出的油叫「香油」或濃郁的芳香,我國人民自古以來都喜歡食用。芝麻也可加工成「芝麻醬」,芝麻榨取的油稱為麻油、胡麻油、小磨麻油,香油可以調製各種美味佳肴與可口食品,特點是氣味醇香,生用熱用皆可。芝麻磨糊末榨油之前就是芝麻醬,芝麻醬也叫麻醬,根據所採用的芝麻的顏色,可分為白芝麻醬和黑芝麻醬。芝麻醬是群眾非常喜愛的香味調味品。食用以白芝麻醬為佳,滋補益氣的以黑芝麻醬為佳。芝麻醬入口綿,到口光,嚼後香,吃後還想再吃,回味悠長。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製作芝麻醬並不複雜:先把芝麻晒乾揚凈,清水淘洗,待芝麻吸足水分後,瀝水,攤在席上晾乾。然後倒入鍋爐內炒成半干,用木槌輕輕打搓去皮,將皮簸出。把脫皮芝麻倒入鍋內用文火烘炒,一直炒到用手指能捏碎即可。最後把炒酥的芝麻放在石磨中磨成稀糊狀,芝麻醬製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稱於世。但中國自古就有芝麻醬做假之風,純的芝麻醬基乎沒有,現在市場上能買到都是二八醬,所謂二八醬,就是兩成芝麻八成花生的配比而成,良鄉有個老侯燒餅,他們家特好吃,後來一打聽,首先是手藝好,他家燒餅是中國烹飪大師,北京小吃大家馮懷申教的,而且有自已的配方,最重要的是侯爺,為了這燒餅自己買了一盤機器,自己收芝麻自己磨芝麻醬,所以無論別人怎麼摹仿,也做不了。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對北京人來說,芝麻醬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吃食。涮羊肉的小料要放芝麻醬,做燒餅要放芝麻醬,夏天要吃芝麻醬涼麵,拌冷盤也要放芝麻醬.芝麻醬雖不貴,也不起眼,但卻是北京人居家過日子必需的調味品。過去供應緊張的時候,芝麻醬和粉絲、白糖一樣,是要憑「副食本」每戶每月定量供應的。當時,家裡的大人經常打發孩子拿著小碗去副食店裡,打上三毛五毛的芝麻醬。在回家的路上,小孩子總是禁不住芝麻醬香味的誘惑,偷偷地順著小碗舔上一口。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北京人有個特產叫麵茶。過去麵茶是用糜子面摻小米麵熬制而成,現在大多是用小米麵製成。過去麵茶講究用筷子淋兩層麻醬,先盛半碗,然後用筷子淋一層麻醬,再添半碗,再在浮頭兒上淋一層麻醬。這麵茶本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但是淋上用純植物油調成的芝麻醬汁,再撒上碾碎的熟芝麻鹽,便綿香不絕。老北京人喝麵茶也有講究,正宗的吃法式不用勺兒的,而是拿起碗,一邊轉著碗直接喝,得貼著碗邊兒轉著圈兒的吸溜著喝。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香又是麵茶香。這種感覺,這種味道,太棒了!另外像窩頭夾臭豆腐,芝麻醬蘸白糖也是一種特別老北京的吃法。過去物質匱乏,像芝麻醬這種吃食都是定量的,在暄騰的饅頭片上抹上麻醬白糖,就是童年最高級的漢堡包。吃上一次芝麻醬蘸白糖絕對是奢侈的享受! 這味道絕對顛覆你想像,回味無窮,老北京人都好這口兒。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北京人家常拌菜,大多喜歡放點芝麻醬來提味。無論是拍黃瓜、拍小蘿蔔,還是蒸茄子泥、焯菠菜,只要在菜上澆上點調好的芝麻醬,味道立馬不一樣。調芝麻醬也是有技巧的。在把芝麻醬從瓶子里取出之前,先要用小勺在瓶子裡面攪幾下,然後盛出要用的芝麻醬,再加入一些冷水。要少量、多次放水,否則不容易調勻。千萬記住,只能用冷水,不能用溫水。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麻醬火燒、麻醬花捲、麻醬餅等主食中用的麻醬,是用植物油調稀的。烙芝麻醬糖餅好吃的訣竅就是:麻醬多放!紅糖多擱!烙好的餅焦而不皮,甜而不膩,香而不俗。薄薄的香酥餅皮,吃一張餅不叫事兒!做麻醬火燒,要在麻醬內摻些花椒鹽。將麵糰揪成面片後,抹上麻醬,再將面片捲成長條,然後一個個揪成面劑,放在案上,逐個捏成圓形,使收口包攏、醬汁不外露。然後放案上用小擀麵杖擀成小燒餅。擀完後,再沾上芝麻仁,稍醒一下,再放入烤爐里,用微火烤成金黃色即成。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北京的芝麻燒餅,外皮酥脆,內層分明,最多能有十幾層,吃上一口能感覺到濃厚的芝麻及麻醬的香味。燒餅裡面加上醬牛肉、醬羊肉、肘子肉等,鮮嫩的肉汁融化在燒餅里,誰能不饞!簡直是最大的享受。與涮火鍋、羊肉湯相搭配,味道也不錯。糖火燒又能當主食,又能做點心。北京大順齋製作的糖火燒最為有名。糖火燒吃著香,就是靠麻醬和紅糖。糖火燒要用大量的麻醬、油和紅糖和成糖醬,在面片上抹上糖醬,揪成小劑,摁扁後碼入烤盤,放入烤爐烤熟。糖火燒香甜味厚,麵粉里加入紅糖、芝麻醬、桂花等配料,香甜味厚,綿軟不粘,老北京人喜歡吃這一口兒。剛出爐的火燒外焦里嫩,帶著紅糖桂花和芝麻醬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北京有道名菜叫乾隆白菜,雖然名字「高大上」,食物卻十分接地氣兒。就是把大白菜掰成小塊,芝麻醬里和上白糖、醋,淋在白菜上就成了。又好吃又敗火,還是是京城老字號——都一處的名菜呢!此外芝麻醬拌豇豆、芝麻醬拌茄泥、芝麻醬拍黃瓜、芝麻醬拌拌涼粉/撥魚兒、芝麻醬拌菠菜,芝麻醬油麥菜,數不勝數。這伏天北京人愛吃面。麵條煮好從鍋里撈出,放入冷水中泡涼,芝麻醬加鹽加水調好,再把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倒人醬油內。吃麵條的時候,澆上芝麻醬汁、花椒醬油汁和米醋,講究的人家最後放點青蒜、小水蘿蔔絲、黃瓜絲當面碼。要是圖省事,直接在面里放上一截黃瓜就算齊活。北京傳統的美味涮羊肉也離不開麻醬。涮羊肉的小料中大多有腐乳、鹵蝦油、辣椒油、腌韭菜花、醬油、香油、醋、蔥花等十多道調料,雖然每家的製作方法不同,但麻醬都是主角。北京人愛芝麻醬愛到了骨子裡,芝麻醬是百搭的配料,無論搭配什麼蔬菜都很好吃!就連早點的流食里,豆泡湯、炸豆腐、豆面丸子湯、羊雜湯,也愛放芝麻醬,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隨園食單用麻醬能做什麼菜呢,《隨園食單補證》小菜單載:麻醬拌海參,是夏日之饌也。麻醬海參,喝,這可是真高大上了,這麻醬不光出現在家常菜中,也能上高檔酒店大雅之堂,不過在北京也有一道麻醬海參,與隨園麻醬海參不同,是燒菜用麻醬勾芡,這菜是老北京「八大春」之一的同春園,我老恩師高國祿的特色菜,北京的同行們都知道高師傅的麻醬海參燒得好,而且味道醇厚、色澤明亮,汁掛得上,那是一絕,只有恰倒好處,汁才能裹得均勻,否則就會稀里嘩啦。具體製法是海參沖洗乾淨,下入開水鍋內汆燙撈出控干水分。炒鍋上火,倒入熟豬油30克,下入蔥段、薑片煸香成金黃色,下入雞清湯、鹽、味精、料酒、醬油、白糖和海參,小火煨?。挑出蔥、姜放入麻醬並不停晃動,使麻醬均勻的裹在海參上,淋入明油,出鍋盛在盤中即可。海參沖洗乾淨,下入開水鍋內汆燙撈出控干水分。炒鍋上火,倒入熟豬油30克,下入蔥段、薑片煸香成金黃色,下入雞清湯、鹽、味精、料酒、醬油、白糖和海參,小火煨?。挑出蔥、姜放入麻醬並不停晃動,使麻醬均勻的裹在海參上,淋入明油,出鍋盛在盤中即可。海參味濃,麻醬味香,別有風味。現製做隨園菜麻醬拌海參,麻醬拌海參是將漲發海參煮熟,片成大薄片,芝麻醬加入鹽少許,以冷清茶攪之,注意要用茶水調之,調時慢慢放水,調成稀稠適合,用以拌海參,加入煮熟切碎蝦仁亦佳,盛於葉形盤中央,海參借味麻醬香潤可口,此菜風味獨特,乃夏日之佳饌也。

麻醬海參,夏日人間美味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路,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蜂鳥網 的精彩文章:

不僅內容豐富,雷鳥人工智慧同樣驚艷
一周器材新聞回顧:A7SII外太空4K樣片公布 D850官方高調承認開發
安徽黃山持續高溫天氣 白鷺水中嬉戲覓食

TAG:蜂鳥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北京旗人夏天愛吃的麻醬麵
老北京旗人夏天愛吃的芝麻醬麵
每日美食推薦:麻醬菠菜
大熱天的,北京旗人喜歡來碗麻醬麵
北京人的夏天,為什麼離不開芝麻醬?
北京 | 北京人一年四季的命,都是麻醬給的。
芝麻醬原是個「窮人樂」?北京人用它「蘸世界」,外地朋友卻崩潰
老北京最純正的美味,這道「北京爆肚」蘸上麻醬,簡直京味兒十足
55歲阿姨教你秘制芝麻醬,火鍋炒菜做麵條都十分美味
山東集市的小吃攤,3元一斤的「果凍」,大人小孩都蘸麻醬蒜末吃
番茄醬、芝麻醬、花生醬,美味健康的自製醬學做起來
輔食日誌 自製黑芝麻醬
每天一勺芝麻醬,勝過昂貴深海魚!
適合夏天的寶寶美食 黃磊麻醬拌面的做法 健康美味 簡單好吃
每日推薦〡涼拌牛肉 麻醬豇豆 麻辣洋芋
「養生廚房」今日菜品——《老北京麻醬涼麵》
美食推薦:麻醬拌餛飩,涼拌手撕麵筋,椒鹽香菇,熗鍋腐竹
適合夏天的寶寶美食 特色黃磊麻醬拌面的做法 健康美味 簡單好吃
山東老牌小吃加麻醬2元一份,小孩子都愛吃,會做的人越來越少!
美食推薦:芝麻醬拌茄子,胡蘿蔔肉丸,巧廚豬手,酒香板栗燜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