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怎樣的一種感情?——近期知乎問答整理
尼采說過令婚姻不幸福的不是缺少愛情,而是友誼,你們這麼看?
尼采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友誼是婚姻幸福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意思是說,沒有友誼,婚姻一定不幸福。但有了友誼,婚姻也不一定幸福。因為,婚姻中出了友誼,還有性。性不和諧,也很難幸福。
尼采雖然是哲學大師,但他在感情上卻是失敗大師。最後成了瘋子,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在感情上受挫。他愛上了他的女學生,而這個女學生,並不愛他。所以,尼采談愛情、婚姻的觀點,不專業,他根本沒有經歷過婚姻。
愛情,是人類眾多情感中,最神奇、最偉大的一種情感。可以說,愛情融合了親情、友情的精華,並派生了很多種其它情感。
愛情、友情、親情的共通之處,是都包含了「愛」。但這個愛的內理,又是不同的。愛情是靠生理上的荷爾蒙驅動的,友情是靠物質利益或精神利益(情感)驅動的,親情是靠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人倫道德驅動的。
性慾之愛 吸引=愛情
利益之愛 互助=友情
人倫之愛 血緣=親情
婚姻是愛情發展的結果,但維繫婚姻,則需要友情,需要雙方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其中,最特殊的地方,是這種互助中包含了性愛互助。可我們一般定義的友情中,並不能包含性。
兩個人走入婚姻殿堂,組建家庭,使得本來沒有血液關係的兩個人,在法律和道德的干預下,初戀的狂熱隨著時間褪去,愛情開始往親情轉變。生兒育女之後,父母以子女為紐帶,搭建了血緣關係,更加鞏固了親情。
當然,愛情、友情、親情不會互相排斥,他們可以並行不悖、相互促進。只能說,在某兩個人的關係中,哪種情感佔主導,起支配作用。
怎麼看待和男生發生關係不帶套?
小朋友,根據你的年齡,應該可以這樣叫你。既然是回答問題,我就不拐彎抹角了。
未婚之前,發生性關係,一定要戴套,一定要戴套,一定要戴套!
因為,不戴套,你可能懷孕。不要相信什麼體外射精,精液在男人感覺射之前,已經有小部分流出。何況,有幾個男人能做到在最爽的時候冷靜地抽出來呢?
也因為,戴套,可以大大減小對方身上攜帶的病毒侵入你身體的概率。誰能確定對方就沒有攜帶病毒呢?
戴套,是一種尊重,一種禮儀,一種關愛。
為什麼部分人認為未滿18歲就開始化妝的女性是風塵女?
一定的年齡做一定的事,這是成年人說教套路。不過,為何會形成這個習俗成見呢?那是因為,人生每個階段的主要目的還是有些不一樣。
未成年的女子,重在成長,特別是內在的成長。
成年後的女子,重在塑造,特別是外在的塑造。
化妝,屬於外在的塑造。成年後進行,是社交的需要,禮儀的需要,是吸引別人目光的需要。
習俗成見初生的時候,以目的為導向。習俗成見養成之後,則以道德為考量。
但我想告訴你: 去他媽的習俗成見,想什麼時候化妝就什麼時候化妝!
戀童和LGBT有沒有本質區別,如果有,在哪裡?
LGBT指: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同性戀者、跨性別者。他們的行為主體權利對等,相互喜歡是他們的自由,發生關係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
但戀童者則有很大不同。
有戀童癖的一般是成年人,而行為對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沒有理性的判斷決策能力,還處於被長輩監護的階段。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發生關係,其中很大可能夾雜欺騙、誘惑。未成年人的權利得不到保護。
我說的不一定正確,答案開源,各位可以在留言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臨近結婚,我卻恐婚與野蠻女友結婚
※女人,千萬不要和等級不同的男人做這種事
※人這一生,自己愛誰、誰愛自己——能不能早點知道?
TAG:小潘談情說愛 |
※回答知乎問題:英語好的人是怎樣背單詞的?
※知乎熱榜:當一對情侶無話可說的時候,該怎麼做?
※知乎答問:水滸中柴進是怎樣一個人?
※知乎高贊:找個心理諮詢師談戀愛是怎樣一種體驗?
※知乎高贊回答:抑鬱症好了是一種什麼體驗?
※知乎高贊:戀人間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
※這些知乎問題夠你笑上一整天
※知乎高贊:突然不愛了是一種什麼體驗?
※人是怎樣廢掉的?知乎「一個字一萬贊」的回答扎心了
※「什麼時候你真的很心疼一隻貓?」知乎點贊最高的五個答案!
※潘粵明在知乎上關注了一個問答,原來他很在意這方面的問題!
※知乎高票問答:那些當初和不喜歡的人結婚的男女,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偏居一隅」的知乎,現在怎麼樣了?
※知乎上有個話題:哪一刻,你覺得生活很難?
※打擊低俗內容任重道遠,為何說知乎是一個可研究的正面樣本?
※知乎「變」局:麵包有了,愛情還在嗎
※知乎的回答規範有那些
※知乎答問:到底,怎麼樣才能算是正經的中國人
※知乎答問:水滸好漢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可以稱為好漢?
※戒不掉的知乎「癮」,這背後藏著哪些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