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化人的茶歷史——普洱壓茶的傳承由來下

文化人的茶歷史——普洱壓茶的傳承由來下

學普洱、品普洱、貯存普洱,關注薇公號「只見普洱」。郭子劍,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淘寶「只見普洱」掌門人,每周開通你問我答欄目為你解惑,更有老茶相送!

緊壓,成就普洱茶之美。因應各類茶菁特色與地方需求,將茶菁經過蒸壓成形,展現團茶的高貴、餅茶的圓滿、沱茶的秀麗、磚茶的粗獷。

緊 茶

只見普洱

與沱茶起源相同,由團茶演變而來。因團茶中心過厚而緊壓,原先銷至西藏的團茶因長途跋涉時常產生髮霉現象。佛海茶廠於民國元年至六年(1912年-1917年)將團茶改為帶把的心臟型,取名寶焰牌緊茶。

寶焰牌緊茶全為手工團揉精製,每個凈重238克,7個為一筒,每個緊茶之間留有空隙,使水分能繼續散發而不導致霉變。1967年改為長方形磚茶後停止生產。

後因十世班禪的重視,下關茶廠於1 986年恢復生產心臟型緊茶至今,規格為250克。使用原料較為粗老,三至八級鋪面,九、十級為里茶。市場亦稱之女兒茶(沱)、香菇頭、蘑菇頭、牛心沱。生茶、渥堆熟茶兩種都有生產。

磚 茶

只見普洱

屬緊茶類,1967年心臟型緊茶改為長方形磚片,採用機器壓制,每片重250克,規格為14厘米X9厘米X 2.5厘米,使用中茶牌商標。20世紀70年代以後,以昆明茶廠7581磚茶為市場主流,使用茶菁較為粗老,與緊茶配方接近;勐海茶廠7562、下關茶廠7563等也較為少量生產,茶菁級數較為細嫩,類似餅茶。三者都是屬於渥堆熟茶。

方 磚

只見普洱

市場主要見到的小方磚規格為100克與250克,都是獨立包裝,以勐海茶廠為主,生產時間應推至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勐海茶廠是否就有生產小方磚,還待考證商標有「八中茶」、「孔雀之鄉」等,最著名茶品為92方磚。

下關茶廠依《廠志》記載,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生產方茶,重量125克。然因銷往內蒙、新疆等地,在市場上極少見2000年以後,重新大量生產100克小方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只見普洱 的精彩文章:

文化人的茶歷史——普洱壓茶的傳承由來上
老人飲茶4禁忌,家人要注意
普洱茶的功效獨特在哪裡?
普洱茶到底是養胃還是傷胃?讓你的普洱茶喝出健康
普洱茶餅撬不動千萬別用錘,讓專業的來教你

TAG:只見普洱 |

您可能感興趣

普洱茶和香港的歷史淵源
文玩核桃把玩傳承下來的歷史原因
「狗」的歷史和文化
吃在李庄,文化和歷史沉澱下的特色美食
贊皇歷史文化河流的傳說——泜水悲歌
茶歷史 | 原來在古代「茶官」這麼多
細說普洱茶歷史
國父傳承的歷史沉澱與現代人文的熱情包容
滿蒙文化的承接,滿—蒙語言關係的歷史演進
贊皇歷史文化傳說——野湖泉的傳說
春節的歷史文化
來一場櫻花、文化、歷史、自然、童趣、美食兼備的親子之旅
木造像,中國歷史上最直抵人心的藝術
降服鰲拜的傳統武技 原來有這樣的歷史淵源
漫畫:古代朝鮮的傳說與歷史|文史宴
歷史上藏茶的六大品種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文藝的皇帝,字畫雙絕,連造的園林都美傳千古
珍貴的老照片的蒙古族人歷史上的生活
泗水始祖文化片區:歷史文化遺迹在這裡活起來
歷史上的陳獨秀,令人佩服的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