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嚴搏非:我們都曾作為末代的書店同人掙扎過

嚴搏非:我們都曾作為末代的書店同人掙扎過

誠品書店台北敦化南路店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台北仁愛敦南圓環開幕。

圖 誠品官網

末代的書店同人

文| 嚴搏非

(學者)

第一次聽說誠品書店,大約是十七八年前,好像是一位台灣的出版人對我們說起的。那時,季風書園在上海陝西南路的總店剛開不久,各地來拜訪的出版人絡繹不絕。這位出版人先是說起在台灣過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想找一家書店躲清靜,結果,只有「7-11」里還有幾本雜誌可以翻。「現在好了,」這位出版人接著說,「誠品現在開了24小時的書店,過年躲清靜就再不用去『7-11』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誠品書店,在那位台灣出版人頗為讚歎的描述中,一種新型的、代表著時尚的文化生活的書店,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台灣誠品書店

一種新型的、代表著時尚的文化生活的書店,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誠品的老闆吳清友1950年出生於台南一個小漁村,出生時便有先天性心臟病。少時家裡貧寒,在台北工專畢業後,他當過中學老師,在皮包工廠打過工,後來進入專營餐旅廚房設備的公司做銷售,成為成功商人,三十幾歲在房地產生意上賺到第一桶金。上世紀80年代末,經歷過商海沉浮,又經受了一場嚴重的開胸手術之後,為了表達對社會的善意,他決心以最大的敬意來構築一家書店,將原本美麗、素樸的圖書放到不亞於五星級賓館的奢華空間。他選用價格不菲的店面設計和裝飾,來陪襯那些偉大但仍然樸素的圖書。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台北市開張,1999年開創24小時不打烊的營運模式,但是到2012年,書店才真正轉虧為盈。

誠品書店創始人、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1950~2017)

說實話,當時聽完這些介紹,我並沒有留下什麼美感,只覺得這是一個突然富裕起來的社會中某些個人的報復性自贖。當時,我已經見過北美一些大型連鎖書店,比如巴諾、鮑德斯那樣,明亮、現代,空氣中還隱隱地有著咖啡的香味。但是巴諾和鮑德斯預示的,是消費社會來臨之後的新商業模式,儘管這也是上世紀60年代的狂飆之後,從嬉皮到雅皮的「美麗新世界」的幻象,但總不比誠品那麼誇張;它指向大眾消費的那一面雖然庸俗,卻還依舊讓你有某種親切感。而對於我們這一代大陸獨立書店的創辦人而言,誠品與我們的距離就更遠了。上世紀90年代的書店於我們而言,還是爭取表達空間的一部分,更遑論獨立出版;但在台灣,誠品所帶動的,則是自由實現之後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儘管其中也蘊含著對知識的敬意及審美的進步。我們面臨的狀況如此不同,因此常常難以真正相互理解。

吳清友傳記 《誠品時光》

林靜宜 著

天下文化(台灣)

2017年7月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鄧小平南巡,推進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台灣商人蜂擁而至,這才讓我們認識到這個分離了半個世紀的小共同體,意識到它的文化與我們是何等不同。對照我們青年時代曾經的鬥爭歲月,我們在台灣的同齡人是在「仁義禮智信」的校訓中長大的,柔軟的台灣國語中,滲透著與我們少年時信奉的鬥爭哲學相對立的「溫良恭儉讓」。雖然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十足的世俗理性,沒有超越性的信仰,他們的社會禮儀多半也失去了實質性的內涵;但他們還剩下的那點儒家的「溫良恭儉讓」,卻是被我們在革命大潮中徹底掃蕩過的。時至今日,當大陸的某些書店也日益奢華、日益遠離書店樸素的本質時,誠品隱藏在骨子裡的「溫良恭儉讓」氣息,依然是躲在無可挑剔的光滑外表背後與大陸書店的最大區別。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大陸的獨立書店成為隱性地引導知識和精神啟蒙的一部分。它做不到無視歷史進程中正在降臨的巨大是非,而僅僅成為消費景觀的共謀,抑或,成為國家資本修飾社會滄桑的化妝品。他們也曾期待成為塑造現代精神的城市空間,但這期待本身就容易招致敵意。所有這一切,都不僅意味著我們與誠品在實踐上的距離,還意味著我們在精神上所面對的全然不同的世界,以及,由此而來的各自精神的巨大差異。

上海季風書園

由嚴搏非創始的獨立書店

2017年4月,季風書園宣布將於2018年1月31日關閉

2017年7月18日晚,誠品的創辦人吳清友因病去世了。這位在誠品創辦以後連續虧損15年仍在堅持的人,竟才67歲。雖然,我多年前的敬意隨著誠品近幾年以書店的名義介入大陸地產的過程已慢慢淡去,但我們對岸的這位同代書人啊,卻很可能是有著與我們共同命運的同齡人。在古滕堡革命之後的最終歲月里,我們都曾作為末代的書店同人在這個時代掙扎過、堅守過,為了「老理想和舊觀念」的再生。在吳清友而言,他的「一書一世界」,甚至,已然圓滿。

刊於《財新周刊》2017年第30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文化 的精彩文章:

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
如何說服獅子放下叼在嘴裡的羔羊?
不只詩與遠方,還有苟且
社交攝影:一個新物種的進化姿態
楊健:人是萬物的尺度,誰是他的尺度?

TAG:財新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同年代的書店店主,他們照顧顧客的方式有何不同?
當我們在書店買書的時候,其實在買什麼
真正的讀書的人都來這幾家書店
那些我逛過的書店
書店情懷就像穿著內褲一樣,不是逢人就要跟人證明的
十條笑話:年輕人不要老是上網,搞對象你就去書店,那裡都幫你們分好類了
繼無人便利店之後,馬雲又開無人書店,你們怎麼看?
當人們說一家書店好逛,有多少是因為書?
自從去書店工作,我就失去了對書的愛好
你以為去書店的都是什麼人 續
蔦屋書店設計師來到中國,他們說:「要尊重顧客,不要把他們當傻子!」
新華書店那麼多人只看不買,為何書店也不會倒閉?內行人說出真相
「我希望每個做書店的人,都能有好報應。」〡深夜故事回顧
沒有咖啡的書店不是好的手作空間,在這裡,你會忘掉時間的概念
我們都是文化人兒,朝陽群眾愛逛的實體書店
佳作書局 朱帥:靠夢想和情懷開書店,我覺得有點扯
書店的貓咪老闆,每天都是一副兇相,卻吸引來不少客人
挪用婚房首付,他們造了個誰都不看好的書店。這對桃園結義的小夫妻,連汪涵都羨慕得不行
地標級書店,這些書店讓你去了不想走!讀書人的理想國
新華書店有很多「蹭書」的人,為什麼還不會倒閉?說了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