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府為什麼有十殿閻王?

地府為什麼有十殿閻王?

微信公眾號「有鬼」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冥府為什麼不設十九個副閻王」。文中說冥府之所以不搞一正九副,而採用十殿閻王扁平化管理,是因為各司其職,冥府的公務員制度建設非常高效云云。

各路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轉發,這說的是事實嗎?

十殿閻王是哪十殿閻王?《西遊記》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中寫:「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這和《玉曆鈔傳》中的略有不同,《玉曆鈔傳》中所記十殿閻王為:「秦廣王蔣、楚江王歷、宋帝王佘、五官王呂、閻羅王天子包、卞城王畢、泰山王董、都市王黃、平等王陸、轉輪王薛。」最後一個字為姓氏,除此之外,《西遊記》中「初江王」後者為「楚江王」、《西遊記》中「忤官王」後者為「五官王」,都是同音不同字。此外,《西遊記》第三回也與後文真假美猴王故事時的排序不同,在那一回中,卞城王排在四殿、忤官王排在九殿。

閻羅是梵文Yamaraja的意譯,「閻魔羅闍」的簡稱,意譯為平等王,或譯為縛,即捆縛罪人。古印度傳說閻羅王是毗沙國的一個國王,他生性好戰,而維陀始生王統治的國家與之連年交戰,最終,毗沙國國王被維陀始生王打敗,他帶著十八個部下索性到了地獄,於是,他就成了閻羅王,而他的十八個部下則成為十八層地獄裡的判官。

在《梨俱吠陀》中,耶摩神居住在天界的樂土,人死後的靈魂都要到那裡去見耶摩神。耶摩神有兩個使者,它們是兩條狗。這兩個使者經常在人間界巡遊,當用嗅覺發現有人快死的時候,就把他的靈魂引到天界。耶摩神就是閻王的最初來源。

不論是毗沙國國王的傳說還是《梨俱吠陀》,我們發現在最早的印度神話中,閻羅王只有一個人,十八層地獄也沒有分十八個閻王,可是為什麼後來冒出來個十殿閻王呢?

我們看這十殿閻王的名字,秦廣王,生前是三國時期的秣陵尉,姓蔣名歆,字子文,三國時期的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人。「十殿閻羅」里的第五殿閻羅王天子包,被認為是北宋時的大臣包拯,雖然楚江王歷等人具體指的是誰尚待考證,但我們從中國人與印度宗教的奇妙組合中就能看出點端倪,佛教傳到中國後被漢化了。

在漢化的過程中,有一位道教神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就是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在道教中,太乙真人掌管地府,他化身是十殿閻王,之所以是十殿,是因為每一殿負責一方,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為四面八方,加上下成為十方,每個閻王分工明確,才有了十殿閻王的分身。

太白金星是顆星,太乙真人其實也是顆星,非它,就是在北半球指明方向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北極星。《史記·天官書》:「中官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漢武帝在長安東南郊設太一壇,以五常為輔。《禮記》亦載有太一天帝。道教尊為天皇太乙,加以祀奉。陶景弘之真靈位業圖第一神階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號令群真人。《楚辭》中有東皇太一,這是《九歌》中最高天神,也是東夷先祖崇拜的天神,有說為洪荒時代妖族首領。至於他是不是就是殷商的成湯,則尚待進一步考證。

太乙以一為太極生二目(主、客目),二目生主客大小客與計神共八將。以太乙八將所乘十六神之方位關係定出格局。可占內外祝福。又臨四時之分野,可占水旱疾疫。再推三基五福大小游二限,可預測古今治亂。其作為術數文化中的重要一員,太乙在道教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絕非我們在《封神演義》中看到的配角而已。

在佛教中,地府還有一位高級神祇存在。那就是孫悟空大鬧閻羅殿之後,十殿閻王去找的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

地藏王菩薩在《西遊記》中是配角的配角,走過場的龍套,但是作者的生花妙筆把這樣一位龍套都讓大家記住,實在不得不佩服作者文筆之高妙。

這倒也不是通過閻王,而是通過他的坐騎諦聽。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兩隻撞臉的猴子跑到地藏王菩薩處討個公道。連觀音都沒轍,這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居然能認出,可見他絕非凡物,只是它不敢說而已。

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故為白犬。相傳唐開元末年,古新羅王子金喬覺削髮為僧,白犬一路相伴。貞元十年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眾人方知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白犬也被尊為神犬,人們相信它具有「坐地聽八百,卧耳聽三千」的能力。

後來諦聽成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現在,世間唯一留存的諦聽神像,就存於地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它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而其形象也大為改觀,集眾瑞象而成為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各有各的寓意,獨角表公斷力,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

這世上終究沒有諦聽這樣的神獸,如果有的話,它也許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等待著我們去傾聽我們內心的善與惡,如果你明白了的罪與罰,當你面對閻王與地獄時,就會多一份坦然,少一份恐懼。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悅讀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部全面介紹珠峰歷史作品《珠峰簡史》「不簡單」

TAG:新華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李白和杜甫有什麼關係?
宋朝皇帝姓「趙」,那為什麼宋朝還會有「柴郡主」?
魏忠賢為什麼鬥不過崇禎皇帝?
夏侯惇沒有什麼戰功,為何在魏國地位很高?
宋朝的官帽為什麼有兩根翅膀?
徐徐道來話北京︱歷代帝王廟裡為什麼沒有秦始皇?
為什麼十七歲的崇禎能夠扳倒魏忠賢?
劉備為什麼讓趙雲執掌內務?趙云為什麼最合適?
李展飛——《我們為什麼要留有餘地?》
託孤大臣司馬懿家族取代了魏,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取代劉禪?終於有答案了
京兆尹為什麼那麼難做?
魏忠賢為什麼一直被醜化?
佛教四大菩薩的坐騎是什麼?各有什麼含義?
慈禧陵墓為什麼會被孫殿英找到的呢?
宋朝為什麼總是那麼慫?
為什麼謝杏芳那麼招罵?
賈璉為什麼不喜歡王熙鳳?
探秘秦始皇陵地宮裡的陪葬品,除了有會飛的金雁還有什麼?
為什麼寫王陽明?
曹操、劉備各有一句諺語傳世,那麼孫權留下了什麼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