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應系統化治理老千股

香港應系統化治理老千股

編者按

關注不了「大公館」的新朋友,您請抓緊移步 「大公館2013"(新的公眾號:DGG-668)馬上保持同步關注。而,因為「你懂的」的原因,舊朋友您一旦取消了對「大公館」本號的關注,就不可以回來再關注了喲,因此,您的關注,也是一種難得的信息特權了喲。

大公館2013(新公眾號:DGG-668)會在次日清晨發布,內容基本與舊大公館的保持一致,但或有一點點的改變(多數情況下,會多一點視頻)。那裡,是我們的新館,那裡,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與大家繼續保持同步交流。謝謝關注!

本文作者蘇培科,為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慣以粵語落筆行文。為保留原文原汁原味,本編未做轉譯。

文:蘇培科

上周香港市場老千股的大規模閃崩,讓境內外投資者和輿論高度關注,究其原因似乎並無定論,乍眼一看很多股票跌幅超過90%,讓人心驚肉跳,暫不論價格變化,但上市公司市值和股東財富瞬間蒸發,如此波動相信每一個股票市場都不想看到的。好在港股市場細價股、老千股大都是個別機構在興風作浪,而普通中小投資者一般是遠離這些公司的。

香港投資者普遍喜歡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好公司和藍籌股,很多人都不敢參與細價股和老千股,這正與內地投資者風格截然相反,內地投資者不太看重上市公司的質素,只關注這隻股票有沒有莊家和資金炒作,耳熟能詳的好公司和藍籌股往往未必會被投資者喜歡。

於是中港兩個市場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風格,而且兩個市場的投資者和輿論經常用對方市場做警示,例如喜歡炒作、市盈率高企的A股市場擔心A股港股化;而香港的投資者和一些輿論卻擔心港股A股化,畢竟中資企業占港股市值近六成、交投量高達近七成,香港市場的投資目標已內地化,若再加上「滬港通」、「深港通」,香港市場的內涵和投資者隊伍也在發生變化,而A股在外界的標籤又是不規範、投機炒作、高估值,香港人擔憂港股A股化,其實是擔心A股的壞毛病輸入港股。

不過,在內地投資者看來,作為自由港的香港市場雖然有令人羨慕的市場化制度規則和全球投資者參與,但近幾年隨著內地的快速發展和內地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香港的跳板和窗口作用愈來愈弱。

境外投資者開始直接參与內地市場,而不再繞道香港曲線參與人民幣資產,這樣一來,香港市場的估值水平、市場活躍度和上市吸引力都大幅下降,從而令香港市場估值愈來愈低。

除了騰訊(00700)等耳熟能詳的好公司之外,大部分公司到香港上市之後長期以低估值運行,交易活躍度異常低迷,而且很多新公司IPO後迅速跌破招股價,這與A股買彩票式的次新股行情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反思究竟是A股泡沫太嚴重,還是港股出了問題。另一則是以萬達為代表的港股上市公司紛紛私有化或把主要業務分拆A股上市,這又讓人反思低市盈率和低估值究竟是不是好事?

送給1969、1981、1993年出生的他

「雞」會屬於那些一直不缺機會的人

港股估值低屬病態

香港市場的低估值和低市盈率,其實未必是健康的表現,恰恰是一個估值萎靡、市場失靈和不活躍的病態表現,並非一個估值健康的市場。一個新興市場與一個病入膏肓、大勢已去的市場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如果簡單套用比較邏輯,讓A股估值港股化,對中國資本市場和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則是一場災難。

其實,股市有些泡沫並不可怕,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往往有併購低市盈率的衝動,逐漸通過外延式增長的方式,既降低市盈率,也擴大上市公司的整體規模,有些公司運氣好會併購到增長潛力比較好的資產,從而為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奠定新基礎。

近年香港市場似乎沒有多少泡沫,但也沒有活力和想像力,這是香港上市公司大規模逃離的原因之一,最主要是香港的二級市場估值與大陸一級市場估值差不多,成為資本願意花成本去幫助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回歸A股的主要原因。顯然,適當的高市盈率和高估值未必就是災難,如果把握得好,反而是優勢和機會。

港深創業板可結合

表面上看,似乎香港投資者不喜歡炒小盤股,原因除了香港創業板市場不盡如人意,沒法炒作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千股橫行,讓投資者對細價股產生了恐懼和厭惡情緒。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香港的各類實業都被幾家集團寡頭壟斷,小企業很難有出頭之日,中小企業缺乏想像力,而且香港的房屋租金高企,小企業難以生存和創業,於是就自然形成了香港的市場生態。另外,香港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群體,投資重點主要配置在藍籌股。

因此,當務之急要儘快改善香港的市場環境,對老千股的胡作非為和沒有任何實質的殼公司要儘快啟動退市制度,如果市場里的好公司不斷增多之後,投資者不再擔憂被空殼財技玩家玩弄,即使買錯時機,也能通過時間來換空間。

同時,應該加快改革和與內地市場的融合步伐,盯好離岸市場的機會,有效補充內地市場的金融服務和國際化,讓兩地市場消除對彼此的偏見,協同發展才是唯一出路。否則香港市場很難有潛在的優質IPO資源,畢竟體量有限,缺乏內生能力,如果繼續萎靡下去,大量內地企業撤離香港市場,則香港市場自然會被邊緣化。

香港創業板最好的出路其實是與深圳創業板合并融合,結合彼此優勢來共同打造。一旦兩地創業板市場形成合力,則很有可能將會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兩地都將受益,也為深港一體化找到有效支點。這樣一來香港市場解決了潛在優質上市公司的來源問題,內地創業板則解決了體制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問題,同時逼內地監管體制改革,應該說皆大歡喜。(蘇培科/解經論財)

版權聲明: 「大公館除發布原創市場投研報告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社會時政類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LJZ2228微信聯繫。謝謝!

改變命運,人生處處有轉雞。

送給1969、1981、1993年出生的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公館 的精彩文章:

「每條大魚都會相遇」
成都治霾下狠手,能否換來一片藍天?
重慶直飛紐約,很可能是個轉折點
大音頻時代即將到來,全產業鏈梳理

TAG:大公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港媒:珍惜香港廉潔制度 勿將廉署政治化
厲害了!香港媒體報道永川鄉賢評理堂
香港基因化驗-唐氏綜合症
香港技術創新管理和支撐機構的 治理結構及啟示
英軍侵佔香港
久圖文化與香港大公文化集團共同發力中國文化藝術產業
香港舉辦「江蘇文化嘉年華」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美食齊聚
香港故宮動土 西九文化區初具雛形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與香港西九文化區達成戰略合作
中銀香港利用區塊鏈處理地產估值
呂錦明:樓市非理性走勢掣肘香港經濟競爭力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西九文化區動土開建
新春體驗香港茶文化
香港大學用「串聯雙特異抗體」治療艾滋病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香港已奠定國際體育盛世之都和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地位
香港建築物
藏匿於香港舊街區里,愈久彌香的老香港味道
香港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兩機構共建區塊鏈研究所
香港文化廟會洋溢內地年味
藝術人生——訪香港中華慈善藝術家聯會主席蔡清風先生